作者:卓勇良 (原贴在浙江省发改所网站)
《1》强化杭州和宁波市的市领导县的体制
杭州市经济实力较强,萧山和余杭改区之后发展明显加速,全市处于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的全流域之中,建议实行市管理县的体制,同时建议把省直接对杭州市下辖县(市)的财政管理权限,下放给杭州市管理。增强杭州大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活力,强化杭州市对于全流域的统筹协调能力。
宁波市已实行市领导县(市)的体制,考虑到宁波经济实力较强,以及国际大宗散货运输枢纽港的重要地位,现行体制不宜变动,并需要有所强化。
建议把杭州和宁波两市的下辖市均改为区,形成与上海同样的体制。依法向杭州市下放行政管理权限,使之具有更大的自主权。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让杭州和宁波市具有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浙江发展。
《2》扩大部分设区市市区的行政区划
这一调整的目的,是扩大设区市发展空间,增强其发展活力。当前重点是扩大温州市和绍兴市的市区范围。同时建议把义乌市升格为设区市,并争取扩大义乌市的行政区划。
《3》嘉兴等6个设区市不再管理所辖县(市)
把现嘉兴、湖州、绍兴、台州以及金华和温州市的部分县市,共计约30个县市,依法调整为省直接管理。
《4》衢州、丽水和舟山仍实行现行体制
衢州和丽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山区面积较大,生态保护任务较重,人力资本提升要求较高,建议仍保持现省财政直接对县(市)、同时两市管理下辖县(市)其他事项的体制。舟山具有海域整体管理的要求,暂以保持现行体制为宜。
《5》扩大强镇权限
让全省的多数强镇具有相当于县(市)一级的行政权限,个别强镇待时机成熟争取升格为县级市。
改革以后,全省行政区划由四个半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两个特大市;第二层次是10个设区市;第三层次是约30个省直接管理的县级市;第四个层次是丽水、衢州和舟山市下辖的14个县(市);半个层次是强镇。全省形成了都市化和生态保护两大鲜明类型的行政区划,即市为都市化区域,县为生态保护区域。统一使用市县概念,不再使用县(市)概念。
按上述建议改革之后,省直接管理的县和县以上行政区划,初步计算约42个(不包括衢州、丽水和舟山市下辖的14个县(市)),管理跨度控制在比较合适的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