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九月伊始
题记:残荷零星弋湖畔,彩云淡阳舒心缓。风飘萧索天微凉,新季已替旧时节。
人类未来之命运,取决于其过去与当下的信念与作为。
烟花、流水、浮云,这些代表短暂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寂寥空落的,是愈抓不住愈向往的景。我隐没在人群中,穿着不出彩的衣服,戴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闪着一双洁净光芒的空洞双眼,默然把自己当成了陌生人。上苍给了我一双眼睛,我要尽可能地去多看——看别人想看却不能看的东西,看别人常看却没看到的东西。而相机镜头,不过是人们视野的延伸或放大,是那些让人们感动的瞬间得以思想化的工具。我喜欢和擅长用我的双眼去记录青春飞扬、流星舞动。为此我对拍照显得淡漠。
北半球又将入秋。人们总把春天描述为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反之,秋却是凋零肃杀的一片冷然世界。悲观者认为生命的荼靡凡人无法左右,只能哀伤地悼念一个轮回的结束,是否圆满都不得而知。乐观者或许想说,季节变换、生命更替,那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花开花落几春风,云卷云舒任逍遥,我们该欣然接受的。我想我是后知后觉的,当下时节总没有太多感慨,当其溜走了,开始怀念。便开始踮起脚尖,祈望下一春的莅临。憧憬着:“日光倾城涤荡心间,暖阳沐浴润万物;草长莺飞好时候,山花烂漫遍地开。”我要用感官去贴近自然的奇迹,以“天容万物、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去生存。
傲然独立的另类,许是一种微疼的孤寂,因着能彼此理解的人甚少。尽管早勘破殊途同归的最后命运,仍旧执迷不悔地去追逐亦幻亦真的一个梦。“年轻人搜集材料,预备造一座桥通到月亮上,或者也许在地球上造一座宫殿和庙宇,而最后那中年人决定用这些材料造一件木屋。”梦想的另一种情况,年龄递增的我们变得世故而守不住最初的梦想,凄凉的无可奈何。为何有这些问题?可用为何拜佛来替代和回答。“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我们拜佛,拜的不是那些竖立着的泥土胚子,而是拜我们心中的“佛”——自己的梦想。持续暗示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实现志向,证明“求人不如求己”的真理。
尾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9-4 18:4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