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两代人的“职场纵贯线”【转自51JOB】

[复制链接]
stephen_sun 发表于 2009-8-1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代人的“职场纵贯线”




                                     关于求职途径:关系是唯一不变的求职途径

        父母一辈的人,大多通过“顶替”,“分配”这样的方式踏上工作岗位。“有关系”在那时是唯一可以依重的东西,没有关系,“顶替”的名额会被占用;没有关系可能分配进偏僻地远离父母的边缘城镇工作。这样一干便是一辈子,那个年头不兴自己找工作,就算个人有这样的胆量,却也没有这样的工作供给。所有单位的岗位都是一个坑一个点,不对社会开放招聘。一毕业,个人大可以省却了找工作这件麻烦事,但另一件麻烦事是可以看到自己退休时的样子,而这在父母的时代这样没有什么不好。
        现在的求职途径算是五花八门,找工作更像是谈恋爱找对象,双方都有权选择,干与不干并非完全单位说了算。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招聘会、熟人推荐等等方式找到一份工作,然而万事都有副作用,选择越多,负累也越多。同样,企业招聘也变得更加“挑剔”,对于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比较,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关系”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熟人介绍能更快地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样有关系至少能获得面试的机会,成功拿到offer的机率也高出许多。当然如果没有关系,需要个人更多的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

                                            关于工作忠诚度:忠于单位走向忠于职业

        父母一辈的人很少有辞职不干这样的事,因为辞职之后下一份工作不知在哪里,除非横下一条心去当“个体户”,这在当年可是惊天的大事。因此那个时代,进入一家单位便是完全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奉献给了单位。还记得母亲曾经在单位里与小姐妹们比工龄,当时名列第三,她回来后颇为骄傲,因为在一家单位的工龄越长,代表着对单位贡献也越大。当时对于员工最常见的表扬就是“某某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单位生产第一线……”
        这样的句子现在听来仿佛是天方夜谭,如今能在一家公司做上十年以上的算是“稀有动物”,何况是几十年?除非我们做的是符合个人兴趣的那份职业。现在的职场人更加忠诚于自己的兴趣,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当公司的发展与个人的职业发展相差太远时,跳槽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然而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只有当心中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在众多诱惑中选择好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于工作机会:“华山一条路”到“条条大道通罗马”

        三十多年前,如果孩子的理想是去好莱坞当大明星,父母肯定会狠瞪一眼:“做什么白日梦呢!老老实实念好书,考上大学,就会有一份好工作。”似乎当时的每一位年轻人都只有一条路,念书—上大学—有份好工作。至于学习三毛边打工边游撒哈拉,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与己无关。
        三十年后,我们却发现其实我们不用再走那条父母已走过的路。考大学变的不再是那么重要,只要你有特长,发展演艺事业说不定可以让父母当上星爸、星妈;打几份工,在淘宝上开个小店,然后把余下的时间安排给自己发呆也不再是大逆不道的事;边留学边打工,或者去大洋那边看看一直想看的风景,变得是很正常的选择,不知不觉中我们可以感到其实出路有很多。似乎应证了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走哪条路。

                                              关于人际关系:同事越来越难处

        妈妈前几天偶遇年轻时一起工作的同事,两个人拥抱许久,热泪盈眶,真可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对于三十年前的人和事,惊叹她们竟然还如此记忆犹新。而现在的职场,同事是什么?同事是见面点头微笑,背后戳你一刀;同事是表面合力做事,背后抢你功劳;同事是走过路过当作没有看到过……或许我形容得太阴暗了,稍微和谐点的同事关系莫非就是上班一起抽烟下班一起吃饭,总之,就如眼前浮云,说散就散,别说30年以后再见了,就是3年以后再见,就早已是路人甲乙丙丁。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人情世故早已淡薄,不是因为我们太无情,只是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除了你自己,还有谁可信?   
        人际关系甚至已经成为大家在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了。社会越发达,我们就越孤单。当同事仅仅是同事,当人走茶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你不能说这是错的,只是我们在对抗中学会了自我保护。

                                        关于工作激情:总是弄丢的工作激情

        印象中,父亲就没有休过假。每天起早贪黑,心系单位。不计较加班费,不计较领导是不是知道,不计较会不会升职,就这样日复一日地乐此不疲。而我,仅仅踏入职场5年,却渐渐显露出倦怠,身心放佛苍老无比。清晨起床幻想生一场大病,因为可以有理由请假;每天临下班才急急忙忙地赶工作,因为无法再拖;周末总是稍纵即逝,因为迎来的又是5天的灰暗。看看身边的人,聚在一起时抱怨声多过满足声。
        高尔基说:“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当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这就是智者对我们的职场预言。父亲不计较得失却仍激情满满,因为他享受自己的工作。我们患得患失疲劳厌倦,因为我们把工作当成了苦役。“工作激情”很调皮,否则为什么我们总是弄丢它?不奢求我能达到父亲的境界,只好不断默念“工作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的咒语,在职场上寻找着我的工作激情。

                                           关于假期:真的是越多越开心吗?

        和现代职场不同,老爸老妈上班那会,很少见他们休息。虽说爸妈单位会有周日休息、春节的三天假期,但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假期,爸妈都不舍得休息,而是申请值班。和爸妈一样的人在当时的年代并不少见。他们以集体为荣、以任劳任怨为荣,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以单位为家,而无暇顾及家庭的人更是当时职场标榜的优秀人才。
    现代职场白领们享受着双休日,还有各种国家规定的节假日,而且就算你想加班,公司也不会让你加。看上去,如今身在职场的我比爸妈那会儿幸福很多,但事实上,有时候假期比工作更累。出门游玩觉得太累,在家休息觉得浪费,和朋友聚会大受刺激,结算人情债又觉得疲惫,有时想起未完成的“家庭作业”,不免觉得还是上班更好。可真等到假期结束,白领又一个个患上“假期症候群”。看来,假期并不是越多越开心。

                                                 关于消费:攒钱PK透支

        老妈总会打探我有没有存点钱,说我都工作两三年了,应该多少也存了点吧。每次听到老妈这么问,我心里感觉很是羞愧,钱一分也没存下,信用卡上倒还欠了不少。现在的白领,不都是上着今天的班、睡着昨天的觉、用着明天的钱吗?
        我想老妈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当我吞吞吐吐地告诉她,我“月光光”的时候,换来的是老妈一声惊讶,接着是质问我的工资都花到哪去了?以后的每次谈话都会教育我该如何花钱。从老妈的省钱经里让我略知老爸老妈当时是如何计划工资的收支。原来掌管家中财政大权的老妈,每月都会把老爸的工资存起来,然后拿自己的工资做家里的日常开销。想来老妈工资不多,难怪家里的日子一直都过得紧巴巴的。记得小时候,每年不只一次在他们面前哭闹着要买新衣服,结局自然是被狠心的老妈拒绝。
        现在回想正是爸妈的辛勤工作换来微薄工资,经过老妈的精打细算,他们的工资存款才有了积少成多,然后把钱用在刀刃上:供我和哥哥读书。钱是省出来的、先赚钱再消费,这些老一辈人朴实的理财观念,在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再次战胜了老外提倡的超前消费的理财观念。

                                           关于福利:到底是“福”还是“利”?

        现代职场的福利名目繁多:法定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膳食、通讯、交通、节日、体检、教育培训、旅游等相关福利补贴,这是目前主流的福利补贴项目。有些企业的福利待遇可能十个手指头也数不过来。福利的好坏、多少成为衡量一份好工作的标准之一,更成为不少人跳槽的重要因素。人们认为福利带来的首先是利益,且乐此不疲。
        对比上一辈人的职场,他们所拥有的福利却很少,五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社会保险、高温费、住房福利、劳保用品。不过,上一辈人对于工资以外的额外福利,都是抱以很知足的心态,而且不多的福利就能燃起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激起他们对生活更大的幸福感。福利带给人们的首先是幸福感而不是利益,这在现代职场人看来,老一辈人对于辛苦的工作和很少的薪资福利也甘之如饴。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8-11 11:01 编辑 ]
成根 发表于 2009-8-1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虽长,值得一读。
Ailsa 发表于 2009-8-1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人的欲望比早一辈的多多了~
老一代是接受安排的一代,而新一代是创新,吸收新思潮,活自我的一代.有区别是时代使然。
就连70,80和90都有那么大区别了,只能感慨时代变迁太快~

我还是喜欢老一代,虽然物质条件可能没有现在好,但是活得很安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4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