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原产于我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区,野生于山野阴湿的石隙岩缝处,因其叶和鳞茎(球根)酷似大蒜,故得名“石蒜”。名花君子兰、水仙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但从植物分类学上看,它们同属于以石蒜命名的石蒜科植物。有人戏称,石蒜是君子兰和水仙的“科长”,那是一点也没错的。
石蒜有个有趣的生理现象,花开不见叶。叶是在花谢后,10月上旬迅速地从地下鳞茎抽出,破土而生,形如细带,颜色深绿,青翠诱人,经冬不凋,生机勃勃,翌年5月,叶方枯萎,进入越夏的休眠期。初秋,花茎突然从山地间冒出,继而竞放绚丽的花朵,花形优美而奇特,花开时花被裂片皱褶反卷成弧形,在花瓣中心喷泉似地向周围迸射出7条长长的花丝,好似节日夜空中的烟花,令人称奇叫绝。
石蒜花虽然奇艳无比,但在云台山区却鲜为人知,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若摹拟自然景色,把它成丛布置于草地边缘稀疏林下,点缀在岩石缝间或配植于多年生混合花境中,就可构成风趣别致的秋色佳景。
石蒜药用部位是鳞茎,含有石蒜碱、加兰他敏、多花水仙碱等10多种生物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石蒜味辛、甘,性温,有毒,主敷毒肿,治疗疮疖。必须注意的是,石蒜鳞茎内含有一定的毒素,不可随意内服。正因为如此,石蒜鳞茎砸碎加水可作土农药,能杀棉蚜虫、地老虎、灭蝇蛆等。云台山野还产一种与石蒜同类的草本植物夏水仙,地方土名“老和尚头”。花姿端庄整齐,色泽淡雅,芳香清幽,也颇引人注目。
[ 本帖最后由 淡紫的傍晚 于 2009-8-6 21: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