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用粮票已经十多年了。现在十七八岁以下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粮票。可是它在20年前的很长一段岁月里,却有着和人民币一样的重要性。大概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当时国家粮食供应紧张,全国人民都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职业等由国家统一规定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每个城镇居民家庭都会在每个月凭居民粮食供应本去领取当月的粮票,再凭粮票和钱去粮站购买粮食。
当时的粮票还分为粗粮票和细粮票,细粮票用于购买大米,粗粮票用于购买面粉和玉米,有时候(大约是每年的冬天)还用红薯代替。如果没有粮票,你是买不回粮食的。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票券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找一件东西打开抽屉,偶尔看见里面的存放多年的粮票。瞧见这几张色彩分明的粮票,我的思绪瞬间返回到了贫困的年代。
三十年前,本人读初中,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国家对在校中学生的粮食定量也是优惠的,每月32斤(当时的城镇普通居民每月只有27斤)。在今天这个定量是肯定吃不完的,可是也许是很少吃肉食的缘故(当时买肉也要凭肉票,一般情况下每人每月1斤),饭量相当大,再加上家中弟兄较多,所以每个月粮食总是不够吃。一直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当时父母是怎样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的。只是记得很多时候,饭中会参杂着一些玉米粒或红薯块之类的东西。有时家中甚至米和面都已经完全没有了,只剩下供应的红薯的时候。可离领下个月的粮票还有好几天。这时候每天的饭桌上除了一点炒小菜外,就只有蒸红薯了。
记得那时侯几乎每一年的冬天的一个到两个月,粮站都会供应一些红薯以代替部分粮食,大概是5斤红薯代替1斤粗粮。我们家人口又比较多,每次买回的红薯就是一两百斤。红薯买回家后不能长期存放,过上十来天就会霉烂。当时就只能将红薯切成片,晒干,再打成粉,最后蒸成馒头一样的东西,每顿饭吃一到两个。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基本不吃红薯的。
现在吃饭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粮票也早已经成了文物。但那个年代的生活,却深深刻在了心中。小小的粮票,蕴藏着许多故事,它也随时提醒着我们:吃饭的问题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根本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