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ttp://www.xsjs.cn/d/8462/45072.shtml
我喜欢写诗,并且是古体诗。可能是得益于儿时在母亲的怀里,时常听她轻哼《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火萤虫夜夜亮,一夜不亮闹炮仗……”;也可能是每当夏夜,躺在天井的躺板上纳凉时,猜父母出给我们猜的谜语:“初看青石头,旋转上高楼,小姐要出门,芭蕉扇遮头。”“虫入凤中飞出鸟,七人头上长仙草。大雨落在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还许是父亲教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还记得:父亲那时还出给我对仗的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蓬疑小雪”,时隔40年,到现在都没能对出来啊!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赋、书画、琴棋。。。。。。哪一项不值得我们学习、陶醉?也就在我念小学第七册的时候,文革的开始,文化书本就被放置一角,每天读《毛选》。可是,读《毛主席诗词》的时候,倒读出了味道来!因为,我字写的好,班主任鲍老师是语文老师,他要我刻蜡纸,翻印《毛主席诗词解释》。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兴趣的任务,因为这,我起码比人家多读、多了解《毛诗》的内涵,尽管里面意义有极左的解释。如“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足足能背上20多首,还都粗知里面的意思。在这同时,我在自己的家乡早期被无辜打成右派的堂房表哥那里,翻到了许多被灰尘覆盖的“文革”之前的师范课本!别说,里面有诗经图注、科技手工,还有唐诗和古文观止呢!我看着不懂处就问他,同龄小朋友与我说:当心,别上封、资、修的当哦!我说:这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书,是“人民”自己的书,怎么说是“封、资、修?”!
在那个时代里,好多书是不能看的。而我的表姐夫家有好多发黄的毛边纸印的古书。如《杨家将》、《三国演义》、《施公案》、《包公案》、《征东》、《征西》、《西游记》,都是他借我看的,尽管好多是破损、蛀虫,但都能小心翼翼的黏贴好再看。最好看的是《石头记》(就是现在的《红楼梦》),这些书里面所有我喜欢的诗、词都摘下来。如《红楼梦》里的“海棠诗会”、“菊花诗社”、“黛玉教香菱写诗”等等,尽管不尽看懂,但还是可以问我们本村的老大学生(打成右派的),他们起初不敢说、或推诿“不懂”,后来看我这么认真地抄到本子里学,就说给我听了。
读高中的时候,正是林彪事件以后,周总理生病,让***出来主持日常工作。那时的教育形势明显改变了:文化课重视得很,数学、语文、外语、化学、物理……每门的考试、测验;高中语文书本里,不仅有毛主席诗词,还有李白的诗、苏东坡的词、辛弃疾的词、龚自珍的诗、鲁迅的诗等等。那真是象读书!我捧着那些古诗词读了还模仿,再让周老师看、指导,可是老师说:这不是你们做的事情。我听了很是迷惑不解,问他:“那是谁的事?”“当然,自有研究的人。”后来,我也没多说,就不了了之。两年高中读毕业后,我直接去乡校当民办老师教初中语文。
75年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杭大教授小分队执教的“首期初中语文教师培训班”学习。其中,一个教古代汉语的吕漠野教授在教“毛主席诗词的艺术形式与主题内容”时,讲到什么古音律:“平、仄、入声”、“平起、仄起的规律”等等,一下把我给吸引住了!于是,我经常有空就跑到他那里请教,他叫我先把毛主席诗词里面的平、仄音注出来;然后,看看其他古代诗词的平仄声加以比较。我真的这么做了,并发现“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五”字与“演”同韵了,“石”字怎么不换仄声、“深”与“红”,“有”与“二”又同韵呢?他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究。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我从来没有学过的东西,他也经常与我讲讲。我还做了一本厚厚的笔记!
短短的一学期学习结束了,可是,我与吕老师的通信没有中断,我经常会问有关诗词方面的知识,他也每次回信辅导。有一次,问到“水调歌头”的词牌问题,在《水浒传》有一阕最后一句“却在芦花滩头”,我以为是:仄仄平平平。他说:形式在必要时可以为主题内容服务,多一字、少一字无大碍。再如:毛主席诗词中多将“鲲鹏”比作正面事物,而有一处:“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显然,这里的“鲲鹏”比作是国民党反动派了?我问他,他却回答:“比喻可以用同一词,比这、比那,好象 ‘如猛虎下山’,也有‘如虎似狼’。”这的确是我茅塞顿开!后来,因为我成家,又调在文化单位工作,可惜就渐渐地没有与吕教授继续联系了。。。。。。
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她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浓缩的艺术精华。在严谨的格律限制下,用极其精练的语言表述内心的思想情感。所以,有人说她是:无声的歌,无形的画。我有空就学一些,学一些,直到97年,才知道,咱县里有个由县政协主办的诗社,名曰“缨溪诗社”,后来我将几首拙作交吴老师等老资格的诗人看,据说还可以,于是由吴国华老师、何元忠老师介绍,进了象山政协“缨溪诗社”,成了一名所谓的社员了。这期间,我经常向他们讨教,学到不少东西,有空也时常写几首诗或词。
下面,我就将几首拙作回顾一下,希望同仁指正了:
浪淘沙.谒雨花台烈士陵园
九七年初秋,趁医治腰疾之机,挈妇将雏,冒雨拜谒雨花台烈士陵园有感而赋。
翠峰岫烟萦,脉脉秋淋。雨花台上仰英灵。一炷心香诚相敬,悲泪盈盈。
恨独夫奸佞,同室操兵。精英为国受极刑。何惧屠刀鲜血腥?烈火真金!
七绝.游明午朝门遗址
秋风古迹黄土湮,衰草明宫废城垣。
洪武残屭今犹在,转眼烟云几百年。
云 南 游
百里滇池秋意浓,乍飘细雨便成冬。
旅途不及添衣袄,捷足龙门烟雾中。
赠冯宗孝因友
蓬莱骚客数冯郎,百折不挠志若钢。
除旧迎新眉展结,梅开时节出华章。
水调歌头.国华兄乔迁
新屋小河畔,独领云水情。闹中取径通幽,山水自相迎。
聊品春茶一盏,漫读辞章数卷,胜于白鸥盟。早期聆蛙鼓,向晚数流萤。
酒初热,约旧友,共金樽。纵然云卷云展,诸事持天真。
户外笙歌起伏,且共清风皓月,心底一明灯。雨后危楼寂,依栏看新晴。
[ 本帖最后由 xiangshan 于 2009-6-11 01:3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