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神奇龟鳖的吟颂,也是比比皆是。如吕不韦《吕氏春秋》:“水之深则鱼鳖归之,林之盛则飞鸟归之。”西晋陆机、潘尼的《鳖赋》,是专为鳖所作的歌赋,准确、生动地描绘了鳖的解剖形象与外在形态:“穹脊连胁,玄甲四周”;“尾不副首,足不运身”;“缩头于壳内”,“盘跚而雅步”。
在中华文化众多吟龟的诗词中,四言诗《龟虽寿》与三国时期军事领袖、诗人曹操一样名扬千古:“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北齐赵儒宗诗人为一国之君,他在《咏龟》中以灵龟“托梦”为因诱发灵感,把历来传说中如“蓍下伏”、“莲上游”、“负图”、“支床”、“曳尾”等有关灵龟通神意的传说,在梦中活龙活现重演出来,以表达帝王“君权神授”的含意:“有灵堪托梦,无心解自谋,不能蓍下伏,强从莲上游。负图非所异,支床空见留。倘蒙一曳尾,当为屡回头。”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5-26 11:3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