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生活中有很多不为人注意的角落与角色。可是,只要有一天,你稍稍注意,就会发现许多许多……
上班时必经过那个巷堂。巷堂不深,大约70米,因它的旁边是菜市场,人来人往,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小小的商业街,服装、饰品、理发、早餐、百货……应有尽有。
在巷堂入口的转弯处摆着一个特殊的小摊,没有店铺,没有商品,只有一架陈旧的老式缝纫机和一只堆满各种拉链和线团的纸箱。无论烈日或严寒,上下班,总能看到一个50开外的高个子妇女低头不停得忙着手头上的活儿,缝线口、换拉链、换钮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着妇女精细的手艺和诚恳的品质,小摊生意越来越红火。人们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一些细小的针线活儿不找缝纫店,而专找妇女,尽管这条巷堂里有三家缝纫店铺。
几年来,一切是这么的如出一辙,匆匆忙忙穿过巷堂,视觉划过缝纫机、妇女、商店,向左转就是上班地点。直到有一天,巷堂里出现了另一个女人,三十出头,皮肤黝黑,不长的头发,很随便地用发圈扎成一困,额头上刘海很蓬松,巷堂风大,总是把她的刘海吹得极其凌乱不堪。女人也在这条巷堂摆了一个缝补摊,同样款式的缝纫机,以及装满五色线团的纸箱。只不过她的摊位摆在巷堂中间的一个角落,离那个高个子妇女大约有10米。
女人第一天摆摊,神情很不自然,看起来很羞愧,眼睛不敢正视过往行人。由于过早或其他原因,女人手头好像什么活儿也没接上。像是有意为了让过往行人明白她打算在这设摊做缝补生意,女人低着头不停地在缝纫机上来回缝纫一条破旧的裤子。只是她的纸箱太冷清了,没有预约的修补衣裤,线团是这么的整齐,无处不透露着生手的味道。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的一个礼拜,女人的缝纫机上始终缝纫着同一条她带来的裤子。突然特别同情她。不安的心不由自主地妄自揣测。她一定从来没出来干活过吧;她的家里出现经济危机才出此下策吧;天哪,不会比这更糟糕吧,这修修补补,能赚多少?她的男人干什么去了,这个家竟然落魄到需要她出来养活?
从此,每每经过这个巷堂,视线总是有意在这个女人身上多驻留一秒。不知为什么,原本浮躁不安的心,也渐渐因这个女人而变得平缓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