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但又很小。大是因为丰富多彩,小是再大世界,也需要一个支点,作为心灵的寄托!于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心灵的寄托!
对,通过“孔子的眼泪”得到心灵的救赎,找到心灵的寄托,这与其说是一种无奈,不如说现实的悲哀。
但,孔子从不流泪,孔子铿锵有力、孔子身段鲜明,孔子面对世道沦丧,直面斥责:“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2560年,对于人类来说很长、但对于宇宙来说,或许只是瞬间。但,即使是这种恢宏的瞬间,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是一种缠绵、悲壮交互变换的时空概念。
2560年,儒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他们切切实实地把其踩在脚底,却一直又在内心里对之始终仰望。
然而兴衰并非人定,孔子和他的后辈们并不能低档历史的洪流,儒学的发展、道学的产生和分裂,式微已成必然,从孔子、曾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再到后来的韩愈、二程、张载、朱熹、陆九渊乃至王阳明,也包括现在所谓“新儒学”的追随者们,他们谁都没有成功过。
或许“孔子的眼泪”只能成为一部分人廖以寄托的心理的余绪罢了。
因此,“孔子的眼泪”只是皇帝的新衣,徘徊于我们的自知或不自知之间。就像无知的基督徒永远不懂得:上帝已经死了,基督还在,虽然还在,但也四分五裂!
以上纯粹瞎说,如有雷同,那是别人抄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