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看牛人.《胡言乱语》之三

[复制链接]
看牛人 发表于 2009-2-24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少时,因为心很浅薄,所以我刻意地装扮成深沉;年大时,因为心已够沉重,所以

我生活得很浅薄。生命活着是很累的过程。尤其是人,因为有太多的思想,大多的欲望,所

以活得比任何动物都要累。因此,平常里我浅薄地说、我浅薄地笑、我浅薄地甚至于根本不

去思考。我只想找回自己的自在;我只想找回自己的童趣;我只想让我自然地流出原始的天

性。我喜,我悲,我笑,我哭,皆有心出。我不在乎别人说我是如此浅薄,我只知道生命经

过人生的时间只有一次,我不能不真实些地过。





二, 我很欣赏古龙的一句人生哲言:“轻松地活过现在。”的确如此,人生是每一天的积

累。时时积累起一时片刻的欢乐就有可能注定了人一生的幸福。虽然谁都不能预料未来的岁

月又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过了今日此刻,或喜,或悲,或风顺,或坎坷,亦或生死?但不

管未来结果如何,不管生命的归程终究是从生走向死亡,任何想继续活下去的人都会对未来

寄于美丽,寄于希望。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希望,不再有另一个希望去代替的话,他的生命之

花将会迅速枯萎,他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是一堆行尸走肉。所以说:人生即是希望。








三,多少人为了体面与尊严,以平静而虚伪的面孔小心翼翼的活着。当生命到最后一刻,猛然醒悟,那唯一的一次生命却已在虚荣中不真实的渡过。







四,.......是什么?让你纤细的身腰却藏得住大草原荡气回肠所有的风情;是什么?让你单薄的胸膛奔放着一泻千里荒蛮原始的激情;那一声竭斯底里哟,呐喊到我温柔暗藏的野性,那一嗓天籁苍凉啊,萧然到我多情冷冻的性灵,你那超然世外的眼神呵,攝魂摄魄.可曾似我旷野傲世.清凛凛一声天外,心之共鸣._____听<月亮之上>有感




五,一直以为自己是注定孤独的,很多时候我都只是努力地寻找同类气息的人,然后隔着黑暗对望,守护着相互的寂寞,渴望爱情,却害怕停靠,没有追求,却觉得疲惫.
艳过无声 发表于 2009-2-24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萨顶顶的《万物生》,听了吗?我觉得比《月亮之上》更好听些。
 楼主| 看牛人 发表于 2009-2-2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艳过无声 于 2009-2-24 18:59 发表
萨顶顶的《万物生》,听了吗?我觉得比《月亮之上》更好听些。



我听了,的确很好听,忙把它下载至自己的音乐盒里,却看到音乐盒里已有此歌,我才知道去年下半年也是一位网友推荐我的,后来因为忙,下载后就一直没有去听过,多谢你再次提醒,去感受了一下。

整个旋律透着一种远古缱绻的心声,让我凭添一丝淡淡的惆怅与落寞。有一种情伤后的无奈,无奈后的迷茫,迷茫后的超脱。。。。。。。。

格调与佛乐《心经》相似,配器很到位,一开始出来男声的伴音象倮倮-《水缸里的月亮》里相似。

但此歌旋律趋势太平淡是它不完美之处,另,如果你仔细用心去感受,你会感受到写此首歌的作者有意识地去表现这种风格,就不自然,有些矫情造作了。可我还是喜欢听,就象走在街上的有些美女,那矫揉造作、故作高傲的神态虽然会让你鸡皮疙瘩,但我还是透过车窗去欣赏。

也感慨你的心境之高,一般酒肉气很重的俗人是不喜欢听的。

很希望乡网里的友人都来推荐自己最喜欢听的音乐来与大家分享。

我来推荐我喜欢听的音乐:《日出抚仙湖》《乡间晚风》《故乡的原风景》等

这些都是我听了好几年还没听厌的音乐,哦,还有《秋怨》可是我推荐给许多人来作为手机音乐的铃声。在一次聚会,一友人手机响起,竟有四人同时以为是自己的手机音乐,都拿出来听,引起哄笑。他们都喜欢我看牛人选的音乐,我刻了一盘又一盘,如去年绍兴一位画画的友人乘我车子去花岙岛写生,一路上听了我刻录的音乐,回来后就把我车里六盒音乐全都要了去。

望喜欢音乐的网友大家互动起来,推荐一些好听的音乐吧,这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楼主| 看牛人 发表于 2009-2-2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不是《水缸里的月亮》,是倮倮-《菩提树上的叮当》
寒雨 发表于 2009-2-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听的音乐:《大悲咒》
 楼主| 看牛人 发表于 2009-2-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雨 于 2009-2-24 21:22 发表
我喜欢听的音乐:《大悲咒》



是的,我到现在还没听厌,听此曲已有九个年头了吧,记得第一次友人给我推荐时说:“我刻录了一首音乐你肯定喜欢。”拿来了以后一放,眼泪就下来,后来就成为我打坐时的音乐。我好象写了许多关于听此曲时的句子,找出几首一看:


徒有才气眉宇斜

一个懒字付年华

此身尽被多情欺

大悲咒里思出家




千言无语一泪流,
人生何故多哀愁?
早知人有七情苦,
不来人间万事休。

在情感上天生自尊又自卑的我,象珊蝴吐舌一样,常会很神经质地缩起自己敏感的“情舌”。以怕嫌人厌,伤了自己脆弱而可怜的自尊。所以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理理自己的情绪,想在孤独中找回万事淡漠~翛然的我,可为什么在深深的佛乐声里,直听到万念俱灰时,才发觉已是清泪涔涔。
                      一声佛乐一声清,

                       孤灯瘦影断肠听。     

                       无爱寂寞有情累,

                       痴迷何日及空明?




                      谁道夫妻百日长

                      人走屋空夜凄凉

                      欲断心孽千丝绊

                      大悲咒里听惆怅


兄弟喜欢此曲,肯定也喜欢〈心经〉音乐,可能你已听过,第一次听到我也心万念俱灰,清泪滴滴,索性让自己无拘无束放声大哭,这是一种释放,性情的悲欢原本很自然,在自我的空间里,尽量不要去压抑。
艳过无声 发表于 2009-2-24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下,我更喜欢《心经》。
第一次听到大悲咒,知道了为什么佛能使人平静淡远;听了心经,知道了为什么佛能普度众生。可能是我不够慈悲,却太痴迷于智慧。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在佛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诸色偶然的结合,如在路上邂逅的美女佳人,擦肩而过的惊艳、欣赏和心在那一刻的悸动,却也仅是这一刻的缘,此刻的缘尽了,便重归陌人。凡事都是因缘使然,漂浮在空中的诸色,不经意间堆成了一个人形,在红尘俗事里,让这无知的人形经历悲欢离合、酸甜苦痛,慢慢便有了感悟,于是就有了灵。顿悟后的灵,嗅到了彼岸的芳香,于是又散尽了这人行,让那些色再漂落入空。若干年后,再堆成另一个新的人形。而顿悟的灵,则度到了彼岸,在无障无碍的彼岸永生。
心经在梵唱中,一句一句慢慢告诉人们什么是大智慧,如那山间灵动的清泉,涤尽尘世所有的污浊,还心已彻底的明净,那彼岸的芳香,才能入到凡人的心里来。
看空一切,就不再有俗事所扰。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百年之后,没有谁再记得这个世上曾有一个你,那又何苦,为了佛给我们设的障碍而让灵饱受痛苦和折磨。这是人给自己的束缚,而不是真正的苦难。
zjdx235 发表于 2009-2-2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冒昧地问下,LZ可是僧人?
艳过无声 发表于 2009-2-2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dx235 于 2009-2-24 23:29 发表
冒昧地问下,LZ可是僧人?

懂佛的人未必是出家人。佛是一种智慧。
老丹 发表于 2009-2-2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邵家表妹了不得。
胡雨 发表于 2009-2-25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表妹不得了
科瑞恩 发表于 2009-2-25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艳过无声 于 2009-2-24 23:31 发表

懂佛的人未必是出家人。佛是一种智慧。

有如此境界者,少也
艳过无声 发表于 2009-2-2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呀,我喧宾夺主了
 楼主| 看牛人 发表于 2009-2-2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艳过无声 于 2009-2-25 09:50 发表
啊呀,我喧宾夺主了



大家喜欢你,你就喧宾夺主吧,这里有你才热闹, 但你一定要多寻些好的音乐给我听呵,那牛哥会不胜感谢你的。音乐可是我的精神粮食,现已经缺乏,很需要。
西楼 发表于 2009-2-25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这么读的话,大家都不懂,调整一下,“无有恐”,后面少了一个字,应该是“无有恐怖”,罣,是“挂”的繁体字。理完以后就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我是不信佛的,不过我妈信佛,家里一堆经书,每每有空就要念,可是好些字,我妈不认识,就算认识的字,读完也不懂什么意思,经常问这个字怎么念,那个字怎么念,有时候还要问我,这是这句经文,什么意思,我很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解释一番。

佛言佛语向来要来高深,在我国,不管是佛教也好,道教也好,都有玄学的成分,也同时也融入儒家的思想,要不然佛教也不会被历代的统治者所利用。

心对于佛家而言,意义十分丰富,保罗万象,其实按照现代话语来说,心对于世界而言,就是整个宇宙,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内心所包含的所有内容,这里的心无挂碍,其实是对照原文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单独拿出来怕是不容易理解。

宗教对于人作用在于保持和维护人们内心的安定,佛家的心经也是如此,给人以一种内心的安定从而减少欲望对人们自身的折磨。

这段经文所传达的含义,和基督教的原罪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佛家所要求人心得状态是“本来无一物”,而基督教教义认为人是有原罪的,所以要不断祷告、不断忏悔来保持心里的空,这样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就相通了。

浅见 浅见~~呵呵

[ 本帖最后由 西楼 于 2009-2-25 23:3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3 12: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