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鑫夫
丹城龙泉井系西门路边的一口小井。因原丹城汽车站建于西门外,这里一度人流不息,路边的龙泉井也因此为不少人所熟知。随着车站搬迁,此路现已冷寂,少人问津。
由于近年徐福热在中日韩多处升温,龙泉井一带系秦徐福在象的登陆地之说得到重视,龙泉井畔的古地名也被多次提及。有拢船境、拢船径、龙船径、龙船津、垄船径等多种说法。本人作为历经四代、世居龙泉井畔一百多年、今已年逾花甲的老居民,认为有必要作一考辨,以正视听。
一、龙泉井畔古系泊船之处相传古时丹城尚为一片汪洋,彭姆村前有里港外港直通东海。今缨溪系象鼻山下最大的溪流,外港应在缨溪入海处,极可能在今小河头一带。里港系丹山另一水道,在今电影院西侧与小井路交汇处,文革前尚存“里港巷口”旧地名。我家世居龙泉井南,我在1989年翻建旧房时,东首墙脚下竟也挖到了海泥。所以东首墙基比西首墙基多挖了一公尺多,当时泥水匠还建议我要打桩固基。龙泉井畔靠近里港,是古代泊船之处无可置疑,而象山话就叫“拢船的地方”。
二、龙泉井何时开掘?龙泉井开掘至今不过几十年时间,本身不是什么古迹。
石井栏上明确刻有“民国甲戍年重建”字样,落款是“里人冯永寿”。我祖父在世时,经常说起冯永寿其人。
说他家中少有田产,且知书识礼。为创邑民用水之便,捐款在道旁掘井置栏。当时我祖父在井边开烟糖酒店,也曾有所捐赠。冯永寿之女冯小香,现已80多岁,尚健在,能独自上街买菜。对其父掘井建栏之事,更是记忆犹新。
三、当时掘井为何以“龙泉”命名?先祖父曾经历掘井全过程,也曾明确告诉过我:此地本为拢船的地方,原有水潭只供洗濯不能饮用,邑民饮水靠丹山井和“方井”(今外国语学校前)。因潭底有泉眼涌水,古时也极可能是水井,只是未识其名,今深掘井置石栏,谐“拢船”为“龙泉”,是相袭添趣。愿井泉如龙泉,实属祈永不干枯之意。挖井置栏时,请冯永寿先生当场题名,字迹端庄大方,众人拍手叫好。署“重建”者,以明此处原有水井,非原有“龙泉井”也。
四、古地名众说不一,根源何在?对于龙泉井畔这一古代拢船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称谓?我认为这都是后人凭空臆造、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的结果。
其一,错把地名当作路名。
拢船境是地名,不是路名。先秦时代,象山只能有地名,不可能有路名。丹城筑城以后,龙泉井畔的这条路可能有路名。但直至解放初,一直沿袭的叫法是“西门街”。我父辈从外地来信,通讯地址一直写“丹城西门街龙泉井”。文革后整顿地名,一度将此路改叫龙泉路,不久旋改作龙泉井路。全都是因井命名,且西门城门已毁,此路难以成街。彭姆村时代,这里有路也只能是拢船路,哪可能有“拢船径”之说!
其二,错把泊船处当港口。
拢船境附近,既非悬崖又无河川,不可能作港口和渡口。但因接近“里港”,西北旁山东南临海,最宜小船靠泊,徐福的“龙船”恐难拢岸。况且徐福是“隐迹象山”,怎么会乘着“龙船”招摇登陆?象山地处偏远,自古以来未闻有“龙舟竞渡”之举,故“龙船径”、“龙船津”之说可以休矣。
其三,以志为据以讹传讹。
“垄船径”之说,确曾录入《象山县志》,某些人坚持此说,以为得理。但我认为,《县志》也是人写的,编志者未必事事亲历,途听道说缺乏考证者比比皆是。龙泉井因路面拓宽而被填平,至今只剩石井栏,不过是近年之事。新编的《象山县志》却说它“久废”,不亦谬乎?我们不能以文非人,但也决不应死抱本本。依我之见,“垄船”之说,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丹城东门有樟木境村,解放以来也一直相袭。后一度改名为庄穆境,系文人求雅,谐“庄穆庙”而成。古代拢船的地方,说成“拢船境”,实在是非常恰当的用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