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浅析我国渔区民歌的类型与功能

[复制链接]
成根 发表于 2007-2-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汪成凤]
      民间诗歌(下称“民歌”)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韵文作品,民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欣赏、自我娱乐的文化工具。民歌是民间文学中产生最早、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一种文学形式;“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毛诗诂训传》),最早的歌、谣分称见于“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园有桃》)。
      我国民歌蕴藏丰富,按产生与流传的地区,文学史上有“楚歌”、“蔡讴”、“吴斂”、“越吟”等名称。从《诗经》的《国风》、到历代搜集的歌集,数量繁多;至今仍流传的传统歌谣与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
      渔歌渔谣是我国渔区民歌(下称“渔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凝炼、音韵和谐、风格清新,是渔区群众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进行斗争的重要工具。
      一、我国渔歌的分类
      按民歌的内容与作用,我国渔区民歌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时政歌、情歌、儿歌六类。
      1、劳动歌  在民歌中,劳动歌最早产生;它是劳动者血汗搅着泪珠的结晶与升华。古称“劝力之歌”(《淮南子•道应训》)的劳动号子(亦称“哨子”)、鲁迅先生称其为“杭育杭育派”,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强烈的节奏感与浓郁的生活气息。
      “哎上来哟,哎使劲拽呀,把篷撑呀;乘上风呀,快下网呀;多捞鱼呀,好换粮呀;全家老少,饱肚肠呀!哎上来呀,哎上来呀!”我国渔民整网、晒网、抬船、拉船、起锚、摇橹、撑篷、撒网、收网、捞鱼、装仓时,都有不同的渔家号子相伴;它以原始劳动的节奏、韵律,给自然的呼声填上实词,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东海渔民开船时唱起《起锚号子》:“一拉金来(嗨唷),二拉银来(嗨唷),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捕鱼人(嗨嗨唷)!”黄海渔民在《拽篷号子》中唱道:“拉起篷来上天河(哎嗨哟),龙王老子来迎接(哎嗨哟);俊男俏女咱不要(哎嗨哟),只要鱼虾满船驮(哎嗨哟)!”节奏鲜明急促、顿挫有力,给人以雄壮的集体力量和劳动创造世界的有力感染。
      数千年来,渔家号子伴随渔区民众创造人类战胜自然的奇迹、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如今,虽然机械取代集体劳动、以号子歌唱的方式已逐渐消失,渔家号子却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2、仪式歌  用于节日、礼俗、祭祀等仪式上的民间歌谣称为仪式歌,有社会仪式歌、家庭仪式歌两类。我国渔区仪式歌的价值,一是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二是反映渔区的风俗习惯。
      大连长海渔民在出海前唱起《出海敬酒歌》:“打鱼郎啊离开乡,举碗敬酒请喝光:一杯酒啊敬龙王,让俺打鱼装满舱;二杯酒啊敬娘娘,给俺施灯不迷航;三杯酒啊敬大船,船行千里人平安;四杯酒啊敬风王,顺风相送莫掀浪;五杯酒敬赶鱼郎,赶来鱼虾驱妖忙;六杯酒啊敬爹娘,儿子祝你身板壮;七杯酒啊敬贤妻,在家织网莫哭泣;八杯酒啊敬妹妹,哥不在家陪嫂睡;九杯酒啊敬亲戚,常来常往多接济;十杯酒啊敬邻居,互祝平安皆欢喜!杯杯米酒喝肚里,爆竹声中扬帆去。”
      湘北洞庭湖区渔民在打鱼时默唱《洞庭鱼米乡》:“肥的来、瘦的走,鲶鲤鲫鳜样样有,大鱼小鱼快上手;嫩的来、老的走,鳡鲮鳅鲇样样有,肥鱼嫩鱼快上手;冰块化、鱼儿游,鲤鲭鳙鳊齐出头,大鱼小鱼出洞口!”这种默念祝词(或咒语)的风习,正是古老祭歌的原始遗风,不禁使人们自然地联想起远古时期、腊祭巫傩中的祝辞咒语。
      3、生活歌  “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渔区民歌中的生活歌,所唱的是渔区民众的日常生活。江西余干县康山前村民一出鄱阳湖,即唱《东风一吹郎船开》:“东风(个)一吹(也)郎(呃)船开(也),手拿(个)金(咧)壶(喔)把酒(喔)筛;早早(个)去了(也)早(喂)早归(也唉),莫在(个)江(咧)边(罗)冷风(喔)吹。”山东微山湖渔家女织网时唱起《织网谣》:“渔家小妹织鱼网,喜把船舵当绣房;金梭带来几缕霞,巧为湖区织春光。织呀织、织呀织,心花胜似荷花美,织出渔家甜如春。渔家小妹织鱼网,心随湖水轻轻唱;梭儿不停歌不停,线儿长长情意长。织呀织、织呀织,金梭银网当嫁妆,荷花姑娘做新娘。”
      江苏如东渔歌融汇南北、博采众长,以刚柔并济别开生面:高腔高亢豪放、长音连绵,中腔柔和回旋、静中见美。如《十二月鱼鲜》:“万里黄海水连天,我家住在黄海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月月鱼儿离水鲜:正月龙灯鱼来报喜,二月刀鱼正当时。三月黄花鱼儿上了市,红烧清炖随你意。四月鯠鱼大眼疸,五月马鲛正当家。六月条鱼肥又大,老酒拷拷乐哈哈。七金八板九箭头,十月鲻鱼数铁头,十一月带鱼白如银,十二月鲈鱼最闻名。要吃鲜鱼把网开,要吃龙肉自下海;渔民雄心比海大,金银财宝捞回来!”
      4、时政歌  渔区民歌中的时政歌,是渔民们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时政歌的句数、字数较为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以鲜明性为主要特点。生活气息浓厚、心理刻划细腻的福建福鼎《渔工苦》,是畲歌中的珍品:“钓船打掉工辞退,转来寮(家)里苦哀哀;无奈滩头捡螺子,站在坑头等水退。要去打蛎蛎又无,要去打蚍蚍又瘦;走去滩头抓老蟹,老蟹夹去痛唠唠。掘点跳鱼汗水流,酉时当暗转列寮;拿去喂猫猫不叫,拿给布娘(妻子)娘不笑。转来大小哭嗷嗷,无柴无米难当家;走去东家借无米,烧的清水白白熬。”旧时广东潮州渔区唱的则是《渔民苦》:“渔民苦,渔民苦!十日风,九日雨。寒禽啼空山,冯夷(海神)擂大鼓。薪桂与米珠,谋朝不谋午。衣裳典当尽,衫破无人补。渔民苦,渔民苦!”
      历代统治阶级抵毁这种最具思想锋芒、用形象语言表达愤懑与抗议的“诉苦歌”,清乾隆《大清律例》云:“狂妄之徒因事造言,捏成歌曲沿街唱和。”然而,纵有弥天手,难捂众人口!这正是民间口头文艺的特别之处。新时政歌的主流是颂歌,“财路愈闯愈广、渔谣越换越新”的山东长山岛渔民唱道:“水下海参密麻麻,山上风车呼啦啦,家里游客笑哈哈;长岛风景如仙山(哩),渔歌伴酒乐煞咱(呵)!”
      5、情  歌  在我国民歌中,反映爱情的歌谣不但数量多,艺术上也最为成熟、最为完美。“映山红、开红花,妹把渔哥唱回家;不盼鱼来不盼虾,只盼给妹捎枝花。瞒着嫂子背着妈,闺房偷着照菱花;渔家哥哥你来看,俺脸含羞为的啥?”在美伦美奂的渔区民歌花坛中,情歌更是一朵原汁原味的艺术之花:以其特有的方式袒露胸臆,抒发对情侣的爱慕、表达渔人的情感体验。
      渔区民歌中的情歌有的表示情投意合、决心融为一体:“身穿青衫青锦锦,小哥想娘到如今;是肯是不头要点,给我行船也放心。”“仙叠石顶石叠山,白迭岙内白间红;阿哥讨海妹结网,何时一日结成双。”有的表现坚贞不渝、相爱到底,在《对歌》中姐唱“郎会跟来姐会化,姐化河潭鲤鱼精;河潭本是鲤鱼宿,怕你情郎去不成”。郎对唱“姐会化来郎会变,郎我化作打鱼人;百姓鱼儿都不打,单打你个鲤鱼精!”有的表示山盟海誓、表白永不变心:“渔人最喜鱼水情,女掌舵来男扯蓬,欢欢喜喜在湖中;今朝风大浪滔滔,坐着划子打转身,清汤寡水也同心。”也有表达虽隐讳曲折、却韵味无穷:“摇船过海摇绳断,还有几摇到岸边;板短搭桥难到岸,望妹伸手过来牵。”“家在青山绿水头,朝朝撒网溯江流;郎是桨砧侬是桨,有砧无桨不成舟。”
      6、儿  歌  儿歌古称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除具有增长知识、启发智慧与想象、培养品德等重要意义外,伴随游戏唱诵、重在音节和谐,还起到统一游戏动作之作用。我国儿歌有儿童在游戏场合随口编唱的,也有成人以韵语写成。儿歌的特点是内容浅显、结构单一,句式多样、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念易传;因此,一些讥讽时政与人物、或预言政治变化的时政歌谣,亦以此形式出现、由孩子们传播。
      广东儿歌《鲤鱼娶亲》将娶亲场面表现得风趣形象:“古古古,鲤鱼娶查嬷:龟担灯、鳖拍鼓,蚊子吹“哒嘀”、山蚂擎彩旗,田蟹背布袋、胡蝇做嫁姨,虾姑载囊箱、鲫鱼做新娘,蛤鼓来相贺、蟾蜍来放尿。”无独有偶,浙江儿童在《黄鳝经》中唱道:“念念黄鳝经,黄鳝讨老人(婆)、泥鳅做新人;若还不相信,乌龟去打听。螳螂厨师两把刀,蚱蜢帮忙别别跳;蚂蚁买菜木佬佬,红头苍蝇抬花轿;臭屁虫、放大炮,萤火虫、照擎燎。一抬抬到黄鳝庄,吃的黄年糕,穿的黄棉袄;泥鳅一看往回跑:黄鳝老公我勿要!”
      除民间流传的童谣外,渔区儿歌也有不少新创作的。如新儿歌《鳗鱼阿妈哭长江》唱道:“鳗苗苗、寸把长,游到长江遭了殃:条条鱼船把网张,你捕我捞大家抢;卖到外地发大财,吓得鳗苗喊爹娘。长江宽,长江长,鳗鱼阿妈哭长江!”
      二、我国渔歌的功能
      1、社会实用功能  舟山渔场的《船上人马歌》,把昔日大对船人员职务用数字串起:“一字写来抛头锚,头锚抛落船靠牢,锚缉起来心里安,乾隆皇帝游江南。二字写来扳二桨,厨顿一到做鱼羹,鱼羹会做一篮多,西周文王来卜课。三字写来扳三桨,三个大砫船外亢,八十托鱼绳放得长,仁宗皇帝勿认娘。”从抛头锚、扳二桨、扳三桨,一直唱到出袋、出网、撑船等,个个职责分明;流传于浙江嵊泗一带的《张网十字调》则运用数字,依次唱出张网作业的生产内容和操作程序,朗朗上口、好记好传。
      伴随劳动节奏、与劳动行为相结合的渔家号子,不仅具有集中精神、调节呼吸、指挥劳动、鼓舞情绪、解除疲劳等作用,旧时钱塘江“九姓渔民”还用其指挥鸬鹚(鱼鹰)捕鱼;《鱼鹰号子》号子节奏自由、没有歌词,在“喔呵呵、依唷呵呵呵、啊呵呵、喔呵呵呵、喔呵、哎咳”的歌声里,插入“来里里拍游来”、“乌来嗯”、“来拍已划过来过来”等衬词。在号子的呼声中,鱼鹰竟然能在富春江七里垅深潭的巨石缝中、相互协作捕起尾尾十数斤重的大鱼。
      2、寓教于乐功能  通过一首首鲜明生动的渔歌,人们可学到丰富的知识。渔歌中有的教儿童认识数字,如浙江奉化渔区的《死啊直别别》:“一啊两、买鱼鲞,三啊四、买鱼刺,五啊六、买鱼肉,七啊八、买鱼杀,九啊十、买鱼死啊直别别。”有教人们认识鱼类的:“正月带鱼来看灯,二月春只假金龙,三月黄只遍身肉,四月巴浪身无鳞,五月好鱼马鲛鲳,六月沙尖上战场,七月赤棕穿红袄,八月红鱼作新娘,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蛴脚无毛,十一月墨斗收烟幕,十二月龙虾持战刀……”( 广东《南澳鱼名歌》)
      还有对唱的:浙江洞头《对歌》曰:“红目无眉红鳞鳞,尖头身骨黑溜溜;头藏两珠金箍嘴,会吐乌烟入海泅。” “红目红鳞是鲤鱼,腰骨黑黑是泥鳅;头藏两珠黄瓜鱼,会吐乌烟是墨鱼。”舟山渔区有《对鱼》:“什么鱼长、什么鱼短?什么鱼儿嘴最小、什么鱼儿头最大?”“带鱼长、枸鱼短,鲳鱼嘴巴最最小、大黄鱼嘴巴最最大。”“什么鱼扁、什么鱼圆?什么鱼儿喜欢跳、什么鱼儿喜欢飞?”“箬鳎扁、虎头圆,鲻鱼喜欢跳、飞鱼喜欢飞。”“什么鱼肥、什么鱼鲜?什么鱼儿笑哈哈、什么鱼儿最好看?”“鲥鱼肥、鳓鱼鲜,虾蟾张口笑哈哈、小黄鱼长得最好看。”
      3、宣泄补偿功能  “一条渔网撒上天,我有山歌万万千;南湖唱到北湖去,回来还唱二三年。”渔民讲想讲的事、抒想抒的情,以求情感的满足、心理的平衡。太湖渔民唱道:“春二三月暖洋洋,只只大船朝北行;潭东窑上借米吃,光福街上当衣裳。”“太湖茫茫跨三州,难容渔家一叶舟;亲爷亲娘眼泪流,我唱山歌解解愁。”
      《南澳鱼名歌》从一月唱到十二月后,继续唱道:“是谁认得天顶星?是谁认得海鱼虾?相伴月华有七星,南辰北斗出秋夜。海底鱼虾真正多,恶霸歹鱼是赖哥!” 富春江渔歌《燥地毛蟹》,痛骂渔霸、奸商“燥地毛蟹实在凶,两只蟹钳毛茸茸;眼睛长在头顶上,横行霸道在路中……”舟山渔歌《黑秤手》用十多个“黑”,把渔行黑老板的黑心揭露得淋漓尽致:“黑风黑水黑沙滩,黑天黑地黑老板;黑船黑网黑风帆,捕来黑鱼赚铜板;铜板赚得万达万,买田砌屋做棺材;一长恶脸像黑炭,黑袖伸出黑手掌;十指拍拍算盘板,黑秤称出黑机关……。”
      4、教化规范功能  渔歌贬恶颂善、揭露暴政,流传于钱塘江水系的《富春江谣》,系明朝正德九年(1514)韩邦奇所作。时任浙江按察司佥事的韩邦奇因此被正德皇帝削职为民。他在严州(今建德)目睹宦官王堂等人搜刮民财、强征鱼产茶叶,曰:“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至仁,此地独何辜?鱼兮不出别县,茶兮不生别都。富阳山,何日颓?富阳江,何日枯?山颓茶亦死,江枯鱼亦无。山不颓,江不枯,吾民何以苏!”
      1928年至1931年,南澳讯洲渔运领导人陈戊烈士,教渔民唱《渔家真惨凄》:“想起渔家真惨凄,日夜海上受寒饥。风寒水冷向前去,掠有鱼虾笑咪咪。谁知鱼虾掠上市,依然穷苦赚无钱。”号召“打倒渔霸共劣绅,渔工齐心来支持。一齐赶到红军去,自由平等乐嘻嘻!”在《龙王不管渔家管》中,渔民对以大欺小的不平世道、竟蔑视龙王斗胆唱道:“海里物,真稀奇,大的总把小的欺:大鱼逞凶吃小鱼,小鱼成天吃虾米;可怜小虾无处躲,拱到海底吃紫泥。龙王不管渔家管,打鱼专门挑大的!”
      5、文化娱乐功能  在强度较轻、间歇较长的劳动中,渔家号子音乐变化丰富,结人以优美的旋律感;还即兴编歌、风趣幽默,如见走来一女子就唱道:“一个姑娘十七八(哎嗨哟),追到码头找婆家(哎嗨哟);当年生个胖小子(哎嗨哟),会叫爹来会叫妈(哎嗨哟)!”舟山渔区由《象山阿姆做蒲鞋》改编的《阿毛老婆牵沙蟹》,以儿童的幽默调侃大人:“叽咕嘎、叽咕嘎,阿毛老婆牵沙蟹;牵勒半夜过、还没半淘箩,牵勒五更头、还没三碗头,牵到天亮、还没好卖。”童言无忌,为逗孩子开心、做长辈的学狗学猫都情愿,小孩子唱过头一点并不会计较!
      在贫苦窘迫、极其单调的水上生涯中,渔歌不仅是渔民忠实的伴侣,也成了逗笑取乐、解忧散愁的一帖良剂。湘北渔区的《古怪歌》,唱词一反世态常情,情调诙谐、话语滑稽:“风吹麻石滚上坡,洞庭湖里鸟架窝。枫树尖上鱼撇子,鸬鹚上树把鱼捉。”风趣的《颠倒歌》则唱道:“江里骆驼会下蛋,山上鲤鱼搭成窝;咸鱼下饭淡如水,油煎豆腐骨头多;黄河中心割韭菜,龙门山上捉田螺;捉到田螺比缸大,抱了田螺看外婆;她在摇篮哇哇哭,放下田螺抱外婆。”

       “真诗乃在民间”(明•李梦阳)。我国民间口头文学源远流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强烈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渔区民歌,是十分珍贵的本土文化,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渔歌中蕴涵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时代名曲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的音乐源头均为广东汕尾渔歌,《军港之夜》则直接取材于渔歌。民歌研究不仅是文艺学问题,还涉及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国渔歌的乡土性、群体性、口头性本质,遭受严重挑战。愿所有专业的、业余的民歌爱好者齐心协力,在民间诗歌的汪洋大海里采浪花、拾珍贝,共筑渔区民歌重新辉煌的舞台!      [本文刊于<渔文化>2006年第4期]

[ Last edited by 成根 on 2007-2-13 at 20:33 ]
丹丹 发表于 2007-2-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_^
skyhood 发表于 2007-2-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渔歌。
空子 发表于 2007-2-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些渔歌传统不知道现在哪里还有在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23: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