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考证
民国《象山县志•金石考•古篆》有如下文字记载:
“宋宝庆《四明志》:蓬莱山西麓蓑衣岩上有古篆数行,不可识。《浙江通志》引《名胜志》:炼丹山西麓蓑衣岩壁,篆书数行,了不可识。今邑人王醒华云:登山遍访不获,如岣嵝碑矣。”
王醒华,清末附生,丹城人,是民国《象山县志》的采访、校刊工作人员。笔者认为,作为生员文人的王醒华,在当时的条件下,未必访遍炼丹山的一角一落,亦许尚有疏漏未涉之处;最则,清末民初,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蓑衣岩或有被毁灭的可能,导致古篆“遍访不获”。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能说志书所记是失实无凭的。
蓬莱山是县治(丹城)城北凤跃山的古称,因“屹如象形”改名“象山”。炼丹山是蓬莱山西麓胜境,誉为仙壤。因有徐福炼丹典故,才被后人命名为“炼丹山”的。蓑衣岩则是一处岩崖巉石,位于炼丹山西腹的蓬莱溪上源石屋山东南侧下的幽壑之中,其形状既像“蓑衣挂谷”又如“奔牛突崖”。
丹城北门清乾隆十九年进士姜炳璋是蓑衣岩古篆的见证人,他写的《蓬莱山九咏•蓑衣岩》古诗,对蓑衣岩和古篆有形象了然的描述:
“群岩似奔犊,巉石挂衣蓑。
中有数行书,不类隶与蝌。
讵缘石鼓文,零落在山阿?
昭谏留题处,到今谁补戈?
何年披蓑翁,画石斫生鼍(音同‘舵’)。
横空势欲攫,截铁散枝柯。
神物不敢觑,况敢云临摹?”
诗中开头二句是写蓑衣岩的形状环境,简约明了。其后观察岩上古篆:既不类隶书,又不似蝌蚪文,也不是石鼓文,是看不懂的文字,令其吃惊叹绝。接着探究是何年何人“画石斫鼍”?最后表达惶惑和崇敬之感,对古篆既视之如“神物”,又不盲目“临摹”。
笔者认为,只有亲历其境者才能写出如此鲜明确切详尽由衷的诗句来。姜炳璋生平最重实事求是,对旧志文献所载的史料或古迹,他都要作周密认真的调查考证和评说。姜炳璋与主纂民国《象山县志》的陈汉章,是象山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合称“象山二章”,他们既是徐福隐象航日说的积极宣传论证家,又是对《灵验记》“陶宏景遗真蓬莱观”提出质疑批驳的反伪求实雄辩者。所以说姜炳璋所作的《蓑衣岩》古诗是值得采信的。
另一位见证人是乾嘉时期的象山名士倪象占。他才识渊博,曾分纂《大清一统志》,被二次选列迎銮(迎侍乾隆南巡),著述《蓬山清话》有弥补乾隆《象山县志》疏漏的功用。倪象占也是肯定徐福隐象航日观点的吹鼓手,有“见泊新罗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遗真只在蓬莱观,能信楼船到祖州”的诗作。他在对蓑衣岩古篆进行考察后,也是迷惑不解,发出“若解蓑衣岩上篆,真名应在应真乡”的感叹之语。
其实,对蓑衣岩古篆持肯定观点的文人墨客尚有很多,不一一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