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渔文化的象山解读

[复制链接]
甬象 发表于 2009-1-2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浦特色文化丛

      本文转载于2008年7月8日《宁波日报》

  东门岛妈祖信仰文化以东门岛妈祖信仰活动为核心,包括东门妈祖庙、东门庙、王将军庙、东门城隍庙的常年活动;东门渔家一年一度的“开洋节”、“谢洋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以及渔家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制作技艺等。代表传承人陈瑞春(渔夫号子)。

  石浦老街渔商、渔贸、生活习俗文化以石浦明清中街为主轴,包括石浦城隍庙、关帝庙、江心寺的常年活动;石浦传统的民乐“细什番”、民间舞蹈“百兽灯”等文艺表演活动;渔家生产、生活习俗,渔灯、船模制作技艺、海鲜海产制作记忆等。代表传承人赵汉文(渔民号子)、詹孟福(船模)、郏振祥(郏记鱼丸)等。

  延昌老街妈祖—渔师信仰文化以延昌天妃宫(妈祖庙)和石浦渔师庙活动为核心,包括两庙的活动以及延昌街的传统渔灯舞、马灯舞、细什番演奏等民间活动。代表传承人是龚世财(制灯)、陈永国(细什番)。

  昌国古村明代卫所海防文化以昌国大庙和城隍庙为核心,包括昌国大庙清明会、十月交会活动;昌国抬阁、昌国盾牌舞、镜架山龙灯等民间艺术;皇城沙滩“三月三”海滨民俗节等。

  渔山海岛妈祖—如意信仰文化以渔山岛如意娘娘庙为核心,包括东门岛妈祖庙、台湾台东富岗新村海神庙的妈祖、如意往来省亲迎亲习俗等。渔山娘娘庙如意信仰已有300多年历史,其母庙在渔山岛,已流传至台州的椒江、温岭、三门及台湾台东富岗等渔区,代表传承人徐七寿(渔山)、柯位林(台湾)。
shipulaojie.jpg
vinpoo 发表于 2009-1-2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者几串东西上镜率很高啊!
兔叮咚 发表于 2009-1-2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危言耸听 发表于 2009-1-2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9-1-2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象山的地名里虽然有“山”,却只是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并非名山大川,说“靠山吃山”确有些勉强。倒是所靠的大海,给了那一方百姓以食物、生产和生活,以及具有浓郁海洋特色的文化。

  实际上这里对海的依存不只是“靠”。象山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半岛地形,海域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六倍,拥有600多个岛礁,海岸线长800公里,占浙江省的八分之一,差一点就被海包围了。

  喜欢把自己称作“渔家儿女”的象山人,多在海边长大,祖祖辈辈靠着海,吃着海,耕海牧渔,世代生息中形成的习俗,深深地印在他们的文化形态中。

  象山同乡网曾搞过一次调查:提起象山,你首先想到什么?绝大多数网友的回答是“百里海岸,千年渔乡”,也有回答“海山仙子国,东方不老岛”、“休闲象山,中国百里黄金海岸”的。无论多么神奇的传说,还是漂亮的概述,都无法消减游子心中那最纯朴的烙印。

  “百里海岸,千年渔乡”,即便走得再远,象山人也在感知着、思念着、承载着“渔文化”所带来的光辉。更让他们欣慰的是,日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象山县为“中国渔文化之乡”,并同意在这里建立“中国渔文化研究基地”。

  能成为一种文化“之乡”,想必这里的每个角落定会弥漫着浓郁的文化分子。

  是原生,还是整合的结果?

  2007年11月8日,一项出土令考古界为之一振。在距今5900年至6200年前的“塔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两只商周时期的青铜鱼钩,其形制和倒刺功能,与现代鱼钩相差无几。看来,生活在海边的象山人祖先早已掌握了便捷的垂钓技术,相信那时的人绝不会像今天一样,把钓鱼当作一种休闲娱乐,而是为生存所从事的一项生产劳动。鱼钩的出土,给研究者找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实物资料,被学者称作“中华第一鱼钩”。“塔山文化”遗址距海岸线仅12米,是在“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传统上形成的一支独立文化。

  靠海的象山从唐神龙年间设县,明嘉靖年间海上抗倭,到清顺治年间海禁,再到建国后的渔业合作化、机帆化,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渔轮化,这里自古所经历的大事都与大海紧密相连,都是海洋渔业带有变革性的事件。

  最初是为了填饱肚子,人们面向海洋,捕鱼为食,“吃海”的背后也派生出了丰富的文化形态。从生产、生活到精神层面,积淀越积越厚,但总能找到文化的影子。长期与海打交道,他们学会了制船、织网,掌握了出海归航的时间、观察气候和海上作业的操作方式。与此同时,渔业加工、交易、船舶制造等也相应地发展起来。渔业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人居群落、组织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形成,相伴地也自然形成了渔区风俗、信仰崇拜、劳动禁忌和劳动伴生的号子、歌谣、传说、故事等精神产品。

  象山人似乎没有什么都说得过去,但惟独不能没有大海。从所辖区域的布局就可以看出这一点:18个乡镇街道全部临海。靠海,自然就有与海洋有关的文化:东门海岛妈祖信仰文化,石浦老街渔商、渔贸、生活习俗文化,延昌老街妈祖—渔师信仰文化,昌国古村明代卫所海防文化,渔山海岛妈祖—如意信仰文化。即便是这些有代表性的文化里,还蕴藏着丰富的子文化,还存在着和其他文化的交织。

  当然,要了解,最好的切入点是节庆和习俗。先民们给象山留下的节庆是丰富的:东门渔村开洋节、谢洋节,东门渔村、石浦渔村、延昌渔村的太平节,石浦皇城沙滩三月三海滨踏青民俗节,东门渔村、渔山渔村“妈祖—如意信仰迎亲习俗”等,此外还有:造船习俗、拜龙船习俗、祭小海习俗和各种禁忌等。

  原生的文化俯拾即是,有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讯、渔灯、渔歌、渔曲、渔鼓……据说象山有人在搜集编写《中国渔文化辞典》,仅搜集和渔文化有关的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人、史迹等词条就不下几百条,象山人在对这些原有的文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感到许多是他们独有的,“源”在这里,完全纳入海洋文化便淹没在庞杂的系统中,失去了象山味。是什么深深地影响了象山人的心理和意识形态,参与了象山人精神的塑造和锤炼呢?他们经过苦苦思索,找到了一个精准的概述,那便是渔文化!

  2004年5月19日,象山渔文化研究会成立,吸收69名会员,象山各地的大部分文化人参与其中。同年他们便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宁波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渔文化研讨会”以及渔文化艺术展、渔文化书法大赛等活动。四个春秋过后,他们收获了自己耕种的果实,陆续整理出版了《象山妈祖文化述略》、《中国渔业第一村——象山石浦东门岛》、《象山渔乡民间故事》,以及《中国渔文化论文集》等书籍。

  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杂志,内容包括渔文化的研究成果、渔文化大观、渔文化产业、美食、人物、作品等,现已出版16期,涵盖了渔文化的每个层面。翻阅《渔文化》,一股新风扑面而来,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过去见过或是经历过的事物,原来在渔文化中还都占有一席地位,有些还很重要。“中国渔文化网站”点击量日渐上升。


[ 本帖最后由 甬象 于 2009-1-23 23:21 编辑 ]
shipulaojie1.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9-1-2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浦港,是否具有样板作用?

  “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这首清人陈秉元写石浦的竹枝词,好似一幅笔墨相宜的山水画,形象生动地把古城渔港的意境展现开来,让人引发联想。“住在潮烟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神仙一样的境地,怎么能不产生令人艳羡的文化呢?

  提到渔文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石浦。据文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石浦的海上就有商贾往来,贩卖渔货。唐代航海捕捞已相当发达,宋、元、明成批渔船进出石浦港从事捕捞。上世纪末,石浦又一度成为浙东渔商中心。2002年10月,农业部批复石浦为浙江惟一的国家六个中心渔港之一,2005年由“浙江历史文化名镇”升格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鱼虾蟹等资源丰厚,又因特殊的地理条件,成为天然良港,石浦的人气越聚越高,先是满足生产的需要,后来就是满足生活的需求,最后便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了。造船、捕鱼、烹制、交易、运输,同时,他们也需要歌谣、渔舞、禁忌、祈祷等,渔文化的印记烙在每一个生产环节和生活细节之中。

  来到石浦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音乐家聂耳的雕像,他面朝大海,凝神专著地在拉小提琴。他与石浦的结缘,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电影艺术大师蔡楚生率领孟君谋、王人美、聂耳、金炎等30余人,到石浦拍摄电影《渔光曲》。选中石浦,是因为他们看好石浦浓重的渔区文化。那时拍电影还时兴体验生活,蔡导演要求演员深入到东门岛、火炉头等地渔民的茅棚区,体验渔民的疾苦和出海捕鱼的艰辛,边体验边拍摄,一个多月时间里,在渔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习以为常的景致被收进了镜头。东门岛渔民邵银才也成为我国第一个群众替身演员。翌年《渔光曲》上映后,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创造了连续84天爆满的记录,影片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的影片。

  不知这算不算石浦走向了国际,但今天渔港古城保存完好的几条老街,已开发为景点,卖票接待中外游人参观。沿着高高低低的台阶,穿过一个又一个的拱门,穿梭在明清遗留的老房子间,仿佛让人感到历史就在昨天。打开的窗子里,小贩们正在兜售各种各样的贝壳制品,不时还会有几家百年老店在开门迎客。江心寺、瓮城、关帝庙、宏章绸庄、大皆春药店、栽兴烟庄等景点基本保留着明清时的原貌。石浦境内常年有习俗活动的核心古庙就有80多座。

  影响最大的还是妈祖。1955年,国民党军队退踞台湾时,将石浦镇渔山岛的487人全部带到台湾,安置在与石浦极为相似的台东县富冈新村。临走,虔诚的渔山岛人带走了保佑全岛村民平安的神灵——供奉在渔山岛娘娘庙的如意娘娘。离开家乡的石浦人思乡心切,多年来始终坚持讲石浦话,行石浦习俗,称富冈新村为小石浦。近年来,石浦和富冈新村交往增多,每年的开渔节都有那边的亲人过来参加,民间也举行了“妈祖—如意信仰迎亲习俗”,成为增进两岸血脉联系的纽带。

  如果把石浦比作一颗珍珠,那么它更像是一颗镶嵌在东海之滨的渔文化之“珠”,它的富集性、典型性和历史性,是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在前不久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象山共有四项入选,其中以石浦为代表展现渔文化的便有三项: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象山晒盐技艺。一个海边小镇,坐拥三项“国”字号文化项目,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古老的石板街诉说着逝去的岁月,港湾里的渔船摇荡着传奇故事。对于大海,石浦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古老的习俗有些和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之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两船相遇,素重礼让,大船让小船,顺风让逆风,橹前船让橹后船。

  平日里,我们常会听到人们提醒:吃鱼不能翻身。在石浦,船上的忌讳确有好多,其中就有吃鱼不能翻身之说。为什么不能翻身呢?意讳“翻船”。渔民出海,要和风浪搏斗,风险巨大,“翻船”是头号的忌讳,渔民们最希望的是船只能平稳归来。同样,在船上饭碗、酒杯、羹匙等餐具也不能翻放;筷子不能搁碗上,讳“船搁浅”;吃鱼要先吃鱼头,意为“一帆风顺”;剩饭剩菜丢弃到海里,不能说“倒菜”,要说“过鲜”,忌讳“倒掉”;双脚不许荡船外,意思是免得被拖下水;不许吹口哨,讳“招风引浪”;不许拍手,讳“两手空空”;船到岸时不能说“到了”,讳“船倒了”;船头不撒尿,出网时不许大小便等。初上船者,还真要学点渔区的规矩。
yuchuanchugang.jpg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9-1-2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浦真是个丰富的港湾。

  渔文化,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眼下,渔民们正在休渔,整个象山也在筹备第十一届“中国(象山)开渔节”活动,这项最初由象山渔民提出的保护海洋生态,让大海也有休养生息的动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现在已成惯例,影响越来越大。每年的开渔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生态保护者、渔业工作者、演出团队、游客等都会把象山作为一个保护海洋的平台。

  转眼十年过去了,开渔节活动的主题也在不断地深化,从休渔禁渔,到渔文化的研究;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到“善待海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开渔节更是文化的节庆,国内一流的演艺明星来了,国际环球皇后来了,竹根雕和剪纸的大师们也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是直接的参与者。祭海、抬阁、渔灯舞、细什番、妈祖巡游等带有象山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成为一个个亮点。

  时下,当“节庆”遍地开花,大有多如牛毛之势的情况下,中国开渔节却以它特有的魅力和影响力,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中国十大自然生态类节庆”称号。今年还被人民网列为“2008年最受关注地方节庆”第一名。象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洪贤兴告诉我们:“过去总是提‘文艺搭台,经贸唱戏’,文化始终处于配角的位置。现在我们大力推进渔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开发,给文化以应有的地位,近几届开渔节上我们不搞经贸签约,让文化真正唱起了主角。”

  同样是“靠海吃海”,但现在的“吃法”却有所不同。我们采访时,大批的渔船正停泊在港湾里休渔,一排排,一列列,煞是壮观。正好有一艘装饰一新、刚刚下水的游船停靠在岸边。这艘写着“象休渔01”的游船,是由渔船改造而成的,是黄江泳、黄江平兄弟及亲属联合投资400多万元,成立的“石浦海岛休闲渔业有限公司”打造的。问起当初的动因,30出头的黄江泳说:“一次去台州游玩,看到那里有游船,再想到我们石浦还没有,正好是个机会。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都想出来旅游,这种带有参与性的项目一定会受欢迎的。”本来,兄弟俩的电瓶车销售生意就很不错,但他们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马上申请,很快获批。6月20日,改造一新的游船实现了下水首航,50多名游客体验到了出海休闲游的快乐。

  按照过去的“吃海”,“一条鱼就是一条鱼”,现在,产业链扩展、延伸了,“一条鱼相当于十条鱼”。海洋旅游,游客可以观看和体验驾船、捕鱼的乐趣,在船上餐饮游乐。游船的布置也颇费了一番脑筋,各种渔文化的传说、习俗介绍,随处可见,船上还销售象山民间艺人创作的作品。黄江泳自豪地说,他的船还安排了十余名下岗渔民就业。

  大海不仅给予人们食物,它更给予“靠海”的象山人以艺术的灵感。1996年,象山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拥有三位国家级竹根雕大师的象山竹根雕早已闻名中外,常年从事创作的有300多人,如今这项技艺已成为一项产业。由政府扶持兴建的“德和根艺美术馆”已成为象山文化的窗口。张德和大师的根艺作品,注重天趣与人艺的结合,突出神韵和思想内涵,造型生动自然,个性鲜明独特,刀法简约,多次在省、国家、国际性展览中获金奖。他曾五次获“刘开渠根艺奖”金奖,两次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五次获国际性展览金奖,数百件作品被国内外行家、名人、博物馆及艺术馆收藏。探寻德和根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似乎总能感到有大海的滋养。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不用样子、不用画稿,剪出摇荡的渔船和打鱼的场面,这是“中国民间艺术大师”谢才华灵巧的双手剪出的作品,他不仅剪出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更为渔文化的弘扬起到了推动作用。前不久,他随宁波市代表团出访英国,在诺丁汉市进行了现场表演,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誉。上个世纪50年代,象山农民画家高妙兰创作的《大黄鱼丰收》,以其浓郁的生活场景和简洁的创作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此外,《象山渔鼓》、《渔家号子》、《渔灯舞》、《陈老大的心事》等文艺节目还多次获得省市和国家比赛的奖项。

  艺术有时像颗小苗,需要身下的土壤来提供养分,渔文化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千百年来,渔文化始终在滋养着象山的各类艺术之苗。
海上游船.jpg
艺人制作渔灯.jpg
张德和竹根雕作品.jpg
危言耸听 发表于 2009-1-2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踩踩 踩踩踩  踩踩踩  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  踩踩   踩踩   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                  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踩踩踩
       踩踩踩踩踩
小曼 发表于 2009-1-2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npoo 于 2009-1-23 10:22 发表
者几串东西上镜率很高啊!

要露脸找导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10 12: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