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中国是否也应发消费券?

[复制链接]
stephen_sun 发表于 2009-1-1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许鸿德(Hunter Hsu)

就在我撰写本文这天,1月18日,中国台湾地区2326万人都将获得新台币3600 元(近100美元)的消费券,使用期限至2009年9月30日为止。台湾地区政府为此举债837.36亿元新台币,另外还有发放作业、宣传、印制等费用19.18 亿元——只为了刺激消费并提振岛内下滑的经济。无独有偶,去年10月日本业也计划用2万亿日圆(约合200亿美元)作为定额家庭补贴,每个四口之家可以得到6万日圆(约合600美元)的补贴。以“欧元之父”闻名于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更在去年底建议中国政府向每位公民发放100元人民币购物券,并相信这是中国刺激经济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事实上,个别中国地方政府已经在其财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始推动类似方案,广东省东莞市向许多低收入的市民发放现金形式的“千元红包”,成都市政府也推出了类似措施。

当对抗“通货紧缩”成为目前全球多数国家首要任务的时候,各式刺激经济复苏的方案不断推出——作为货币代用品的消费券,到底是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消费券是否适宜在中国大范围推行?

在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之前,我们先从总体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经济衰退难题。根据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市场货币数量可由“MV=PQ”的形式表达。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Q表示一国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数量,P表示总价格(包括劳务)水平。其中的V(货币流通速度)对一般人来说较为抽象。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在流通中不断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从而实现多次周转。其中P与Q由市场机制决定,M与V则可通过货币或财政政策手段引导。在经济衰退过程中,M(货币供应量)由于大量定期化储蓄大为减少,V(货币流通速度)更由于银行吝于放贷以及商业活动萎缩而大幅降低。支持消费券的一方认为此举可以同时增加M(货币供应量)与V(货币流通速度),进而摆脱通缩困境。据蒙代尔计算,如果购物券在三个月之内消费,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差不多1.33万亿元,这相当于中国一个季度GDP的18%。还有观点认为,消费券既能刺激内需又能扶贫济困,可谓一举两得。

自从大萧条与凯恩斯学派兴起之后,政府采用扩张财政手段、在经济衰退时扮演积极角色已成为普遍共识。可惜至今还难以找到完美方案:推动大型公共建设可能造成对民间资金与机会的挤出效应,退减税或其他现金补助形式的缺点,在于可能再次成为储蓄,无法实现增加货币供应及货币流通速度的目的。

消费券设计的初衷是在一定的使用时间内强制推动消费,但在过去实施的经验中也不乏失败的个案。日本曾于1999年支出6194亿日圆实施“地域振兴券”,每人发放两万日圆。最终日本财政部的研究结果发现,56%的受访民众认为消费券“比减税更有拿到钱的感觉”,但因为消费券进行购买或增加购买量的仅占总金额的三分之一,仍有三分之二是没有发放消费券仍会进行的消费——只是持券人改由消费券支付,而将原本用于消费的现金又转为储蓄。该年日本境内因消费券推动的新增消费总额为2025亿日圆,仅占名义GDP的0.04%。有人据此认定日本该次消费券计画无异于失败,但若寄望仅靠消费券就能摆脱日本当时的通缩窘境,实在过于乐观。台湾地区政府这次赶在春节前完成消费券发放作业,也是希望能够在中国农历春节前后的消费高峰将消费券“刺激新增消费”的功能最大化。

把眼光拉回中国,可以发现国内的地方财政制度特色限制了全国统一实施标准化消费券的可能性。但仍不难发现政府刺激特殊消费需求的决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此举确保政府所有减少的财政收入都完全转化到了相关消费。相较于房地产市场,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汽车产业也同样有产业链长、相关从业人员广的特点,但汽车产品的价格结构相对合理,因此出手挽救汽车市场较为一般大众所接受。

其实刺激消费与商业活动还可透过引导消费行为来实现。受到经济衰退伤害最大的就是小型商家,它们不像家乐福、沃尔玛那般资本雄厚,只能在区域内服务当地客户,也很难得到银行及政府疏困。一家大卖场附近可能要倒闭附近50家甚至上百家商店,但上百家商店从业人员的总消费效应却远大于卖场员工。在品质相差不远的前提下,多多照顾你家附近躲着城管的小贩们其实也算是对中国经济伸出一臂之力。
兔兔 发表于 2009-1-1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idea
茉莉清香 发表于 2009-1-1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坏女人有人爱 发表于 2009-1-1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4 13: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