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在家谱中发现过去

[复制链接]
海天渔歌 发表于 2008-11-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家谱中发现过去


     □ 邵鹏
     开始认为,经过“文革”浩劫,家谱烧得已经差不多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象山,很多历史悠久和人口繁盛的家族现在都保留有完整或者不完整的家谱,估计民间保存的可能比县档案馆以及文管会保存的还要多些,而当时很多人为保存家谱所冒的风险,现在都已成为美谈。正是因为他们还有着些祖先遗留在血液里的英雄主义,在今天我们才依然能从家谱泛黄的气味中看到些隐约的过去。
     如蒲门杨氏宗谱说,他们祖上不姓杨而是姓张,始祖就是那位与文天祥、陆秀夫齐名的张世杰。张世杰在南宋小皇帝赵昺(传说象山宋皇城地名即由他的墓地而来)跳水死后,依然寻找赵氏后人,结果海上遇到暴风,他不肯上岸,而是悲愤地与天地神道设赌:天若佑宋则虽惊涛而舟不覆,否则宁愿舟覆身殉。但到底是气数已尽,一个浪头之后,张世杰成为大宋皇朝这部历史话剧中的最后一个情节。张氏后人为了躲避元朝迫害,就以母姓为姓,一直到清朝中期才陆续透露一些信息,但已经是云遮雾掩了,真实性如何,到现在就不好断定。但是历史上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赵氏有一支改姓之后躲到武夷山中,直到本世纪初才公开于世。胡适是安微绩溪胡氏家族的名人,其实祖上不姓胡,而是姓李,是唐昭宗的第四十二代。
     晓塘乡杨氏谱记载与元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杨振龙(宁海人)同支,也或许有直接关系,这支杨氏的祖上有人漂到日本琉球,其后人在日本发族,其中一支后姓山口,所以如明星山口百惠等,就可能出于这支杨氏。
     东溪民国励氏家谱保存有励乃骥完整的日记,记载他与蔡元培、马如伦一起到象山避难的准确时间和完整过程,以及到厦门后,为蔡的学生林语堂等盛情接待的情况,这么详尽的记述,在孙治平所编《蔡元培全集》和蔡元培长编都见不到,绝对可以填补蔡元培研究的一大空白。
     象山漩谭谢氏来自天台,南宋宰相谢深甫之后。谢有一个孙女,就是非常有名谢太后谢道清,这位从深闺走来的柔弱女性,因时运不济而只能做一个政治家,护着只有三五岁的孙子———宋恭帝(即赵昺哥哥),苦撑危局,最后无奈地举国降元,“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因此谢氏的这位姑奶奶作为大宋皇朝的终结者,遭到他子民指名道姓的谴责,实际上她是不幸地承受本应该由赵家男人们承受的耻辱。这之前,得到她事先安排的谢氏开始分散避难,漩谭谢氏宗谱记载着他们祖上这段历史和以后几百年流迁的脉络。这些内容在正史中是来不及记载的。
     黄氏在象山分布很广,以晓塘、泗洲头、贤庠最为集中,很多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鄞县的鄞塘,但是晓塘的月楼岙村黄氏家谱记载,这支在象山的黄姓来自绍兴,其始祖是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封地在今上海一带,故上海亦称申),在盛唐有一支迁到鄞塘,后来象山黄姓人口不旺,鄞塘又有子孙回迁祖地。如果这样一算,估计起码宁波的很多黄氏都要认月楼岙为祖地。
     象山历史虽然悠久,但是有记载的、可考的、历史悠久的村落不多,唐代罕有,宋代有一些,明代幸亏有嘉靖县志,能认出208个,大量在清乾隆之后出现;但唐代之前肯定有很多村庄,不过现在能确认的极少,只有泗州头有一个南朝梁代(早于唐百来年)村落可以落实,因为柳氏家谱有明确记载,柳氏始祖为宁海(时象山为其一部分)县令,来到此地处理一件民事纠纷,而后定居发族。这真是凤毛麟角。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有些家族不愿提供家谱或者家谱毁弃,结果是很多东西被湮没,很多历史成为谜团。比如姜炳璋的出生年月88年县志就搞错,南充郑氏家谱有一篇谱序为姜作,他说是年为71岁,估计当时没有看到,因此算晚了30年左右。新桥镇高塘村黄源纬墓很简陋,但是其人有武功大夫爵位,这在清代是武从二品的高官,因此这是个在宦海波涛中肯定出了事故的人,因为看不到家谱,现在还不知道他到底发生过哪些故事。明代榜眼邵景尧,一直不知道生卒,后来从一处资料中发现,登科那年为38岁,因此可推出其生年,但是卒年现在还不知道,如果有家谱应该不算难事。
     当然,要把家谱提供的材料作为绝对客观真实的史料使用是需要认真考证的,但是如果从文化学角度看,这当中保留的很多闻所未闻的资料,都是已经淡去的久远时代的信息,或直接,或间接,或歪曲变形地保存着时代的风貌,因此如果采用分类使用的手段,采用多角度解读,这些几乎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值得保留的。
甬象 发表于 2008-12-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访晓塘月楼岙村
                                              杨 杰 明

                                                 (一)

          唐时石道宋时枫,雅士贤人有遗风。

          黄氏千年兴衰事,一尊石坊道古今。

                (二)

          村上一尊虎头峰,恰似弥勒显真身。

          露胸坦腹抿嘴笑,金光熠熠照小村。
甬象 发表于 2008-12-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楼岙"锺郝遗徽"石坊】属旌表节孝坊,位于后岭乡月楼岙村北路口。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为正方四柱仿木重檐歇山顶石建筑,宽、深为1.56米,全高6.58米。造型独特,工艺精巧。额刻"锺郝遗徽"四字,以古人王司徒妯娌互敬的德行,来比喻庄耀序妻黄氏婆媳的品性。坊内另有"坤德永贞"石碑,是象山县的知名古迹。
月楼村“钟郝遗徽”石亭.jpg
阳光沙滩海浪 发表于 2009-1-1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们同道地的,哈哈,平时我叫你老师,你论辈分叫我叔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9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