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丽敏专访]夕照东门岛 退休教师丁爵连

[复制链接]
相爷 发表于 2008-11-3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09月21日 见习记者 郑丽敏 文 记者 蒋曼儒 黄美珍 摄

丁爵连教师

丁爵连教师


     有这样一位退休老教师,不在家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却整天东奔西走,破三轮车骑得咯吱作响,晚上还在灯下整理资料。要是半夜来了灵感,也会从床上一跃而起,开始写文章。因这位“另类”退休教师的执着,东门渔村的历史文化的光华也更加夺目。
     退休不甘寂寞老人开始编书1996年,丁爵连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东门岛,过上了“养花老屋里,悠然闻涛声”的生活,闲来无事,赋诗自娱,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可没多久,他就感觉到失落,难道就这样虚度时光吗?“不行,得在有生之年再做点事。”他暗暗下了决心。于是,他坚决地走出老屋,与几位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一起寻访东门岛上的文物古迹,开始整理海岛史籍。
     1997年3月,丁爵连编出了一本小册子———《话说东门》,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从此,他走上了一条研究海岛渔文化的“不归路”。
     为了挖掘、整理海岛文化,丁爵连的足迹遍及东门以及附近一带的山山水水。为了核实一个小典故,他可以一趟一趟不厌其烦地寻找当事人及其后代。丁爵连印象最深的是搜集“秤锤礁惨遇”资料的过程。八年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华国土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犯下了罹发难数的血腥罪行,“秤锤礁惨遇”就是这些惨无人道的罪恶暴行之一,东门岛人永不忘这一国仇家恨。听说东门王将军庙住着一位叫王麻友老人,是此事件的见证人。为获得确切的资料,丁爵连想方设法打听王麻友的下落。好不容易找到了王麻友的住处,却被告知老人出去与人下棋了。丁爵连在村庄附近转悠了半天,也不见老人的踪影,无功而返。第二次寻访王麻友还是不顺利,老人刚好去石浦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第三次,第四次……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王麻友老人,他不光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诉了丁爵连,还向丁爵连介绍了另外一个在“秤锤礁惨遇”中幸存的92岁老渔民张侯根。经过细致了解和认真整理,丁爵连将一篇完整的《秤锤礁惨遇》呈现在东门百姓和广大读者的面前,文章的故事读来犹如发生在昨天,也给东门人民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为搜集历史资料,他一次次往县档案馆跑,将那些60多斤重的书箱逐个搬出来查找,看到有用的资料就摘录在笔记本里。炎热的夏季,丁爵连的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一边找资料一边擦汗,斑白的头发紧贴着头皮,黄豆大的汗珠不断沁出。毛巾擦湿了,竟可以拧出许多水。为了方便寻找资料,丁爵连决定在丹城立足,倔强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在塔山路海鲜王公司找了一份临时工作。
     夜以继日的劳作,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象山东门岛志略》、《象山妈祖文化述略》、《中国渔业第一村》……相继编撰成书,以仿志书的体例,用详实的资料记载了东门岛的历史与现状,展现了东门人“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勇立潮头、开拓创新”的不平凡历史画卷。“内容丰厚、文字精朴、特色鲜明、可读性强,是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献和乡土教材。”这是业内人士对这些书的评价。
     修复历史古迹挖掘文化底蕴在编书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丁爵连发现岛上有不少历史古迹,它们散落在村庄或山间,没有受到任何保护,有的已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如果失去它们,就会失去一段历史的见证,丁爵连感到惋惜,下定决心要修复历史古迹,使它们重放光芒。
     在东门门头岬角,地势雄奇,其下波涛汹涌。民国四年,任筱和、任筱孚兄弟在东门岛门头买山建造东门灯塔,以利于商渔航行,成为象山早期胜景之一。灯塔起初采用瑞典阿格公司乙炔灯,由于操作不当,灯器烧毁,后来改用汽灯。若干年后,又因为塔内贮藏煤灯,失慎付之一炬。丁爵连深为痛惜,他四处呼吁,发动子女、亲友和岛上居民集资修复东门岛灯塔。满腔热情赢来群众和政府的支持,终于筹到10万资金。
     1998年12月,古老的灯塔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门头山顶,成为石浦港船舶的导航标志。
     东门灯塔的建造者———任筱和、任筱孚兄弟(二难先生),同心同德,辛勤积蓄,建亭筑路,修码头、道头等,所做好事不胜枚举,两人死后合葬于一墓。二难墓坐落在灯塔不远处,为座椅形,方块石砌成,入口处有两尊石狮,林木环抱,约60平方米的墓址气魄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墓面有人物、花草、鸟兽石雕,还有一对石象。整个墓体雕镂精巧、工艺超群,形象逼真,为县内罕见,很有石雕艺术价值,可惜在文革时惨遭破坏。丁爵连又发动乡亲,并带头出资出力,按原样修复二难墓,为墓道复铺石阶、石板,供后人参观、缅怀。
     东门天后宫(妈祖庙)是一座清代古建筑,占地约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穿斗式与台梁式相结合。门楼为五间面,东、西各一间为包檐房,中三间前步设门廊,为卷棚顶,均有雕饰,设山门三洞,每洞为两扇大板门。廊柱粗壮,复盆式柱顶石,高厚古拙。民国时期,天后宫曾被辟为学校,建筑物一度遭到破坏。为保护古建筑、弘扬妈祖文化,丁爵连再次发扬修复东门灯塔的精神,四处集资近20万元,呕心沥血,修复东门天后宫。
     相传妈祖姓林,名默,福建莆田县人。随父兄来东门打鱼为生。默娘成年后,不思婚嫁。她能预言人的祸福,故渔船出海,都先问她,每次必有灵应。她乐于助人,每遇狂风暴雨的深夜,为了不让海上的船只驶入迷津,她总是站在高峰上举着火把,为遇难者指引航向。妈祖受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封号越封越多,地位也越来越高。从“神女”到“天后”,妈祖成为海上船只、渔民的最高保护神。民间对妈祖的崇拜反映了滨海、滨水一带居民在水上交通、捕鱼中祈求平安、平等、祥和的东方海洋文化特色。如今由妈祖文化凝结起来的精诚相助的道德观、舍己救人的精神文明仍在东门代代相传。
     丁爵连还积极牵头东门四年一次的“东门渔民谢洋妈祖赛会”。每次热情撰写祭海文,为赛会的成功举办四处奔走,以期形成浙江象山东门岛妈祖文化游览圈,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传承渔区妈祖文化,增强市民的保护海洋意识。
     同时,丁爵连还带头集资修复明初抗倭指挥中心———东门岛城隍庙,筹集款项,购买大炮、筑城墙、铺山路,再现昔日古城墙风采。另外,蔡元培雕像、电影《渔光曲》摄影基地等历史文化古迹的恢复工作也在丁爵连的关注中。
     古迹得了很好的保护,慕名前来参观的络绎不绝。东门灯塔暨任氏二难墓、东门天后宫,东门岛城隍庙等相继被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承民间民俗奏响渔家乐曲丁爵连在编志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民国时的东门海岛锣鼓曾赴上海演出,轰动过上海滩。在天门纪念馆,也保存着东门锣鼓的史料。当时许多报刊竞相报道,称之为“海角大乐队”、“渔家交响乐”,曾盛极一时,但如今却已销声匿迹。
     为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丁爵连又忙活开了。他会同几位行家整理出81节拍的民间古谱,组建了东门岛“渔家船鼓队”,同时添置3艘鼓眼彩船、18只大鼓、16副大顶钹。排练时,丁爵连和演员们在岛上各村和船埠码头巡回表演,征求村民尤其是民间老艺人的意见,并邀请文艺界的专家,对鼓阵立位、擂鼓击点,逐一修正完善。
     2002年石浦举办“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节,东门岛的代表节目———《渔家船鼓》首次出岛表演,一举成功。在历届中国开渔节的开船仪式中,由40余人组成“东门船鼓”,随着“呜呜呜”的螺号声,敲起了乘风破浪、扬帆远征的欢乐鼓点,抑扬顿挫、跌宕起伏,鼓出了勇敢善战的渔民与狂风巨浪拼搏的精神。《渔家船鼓》还在宁波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节闪亮登场。
     2005年,渔家子女又参加了上海旅游节的表演。
     丁爵连还是渔鼓队的义务“管家”,他热心奔走,为渔鼓队争取活动经费,并定期召集队员开会,帮助队员进行财务民主管理,使渔鼓队能一年年坚持下去,并不断发展创新。
     《渔家船鼓》每一次演出前的排练,丁爵连必定到场。这一失传百年的民间文化,通过丁爵连的牵头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光大。
     这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在2006年又被省文化厅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目前他马不停蹄正在编写一本《东门岛志》。
     67岁的人了,看书竟不用戴老花眼镜。为劳逸结合,他还坚持每周一次去东门岛,看望那些凝聚着他心血和全部感情的文物古迹,他每次上山都肩抗一把铁锄,顺便锄去在文物古迹旁长出的杂草,尽管双手几处皲裂的皮肤留下了被野草刺拉的痕迹,但这双手又“书生气”十足。
     “我在看书动笔的过程中,延缓智力衰退;在力所能及的劳作中,增强健康体质;在与群众交往中,增添晚年乐趣。”丁爵连总是那样的开朗乐观,把一脸的阳光带给他周围的人。
空子 发表于 2008-11-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是我的老师。
hudson 发表于 2008-11-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空子 的帖子

空子,名师出高徒!!!
无意 发表于 2008-1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子 于 2008-11-3 15:00 发表
曾经是我的老师。


噶老师傅我是没幸受教了,呵呵,差距,这就是差距
蔡启发 发表于 2009-3-2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东门岛/一派夕照无限好-----鼓掌
stephen_sun 发表于 2009-3-31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先生是我父亲多年的老友,向老先生致敬!
毛毛 发表于 2009-7-2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郑记着!
西瓜大侠 发表于 2009-8-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师表的榜样
海岛人家 发表于 2009-9-4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丁老师!

我是土生土长在那个海岛上,如今离开家乡也有十几年了,门头离我家很近小时候也是经常去玩的,我没有想到丁老师为我们东门岛的文化和古迹如此关心和操心,老当益壮,真的很感激这位老人!向他致敬!!!
跳跳鱼 发表于 2009-12-6 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他老人家身体健康
浪潮 发表于 2009-12-1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老师因操劳曾发脑血管疾病住院,康复后继续为东门岛的文物保护和整理渔文化资料而辛勤工作。向丁老师致敬!
z3949 发表于 2010-5-12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他老人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17: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