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普通话学习引起误会的故事(ZT)

[复制链接]
cnpolo 发表于 2008-11-2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一次我买苹果 卖苹果的是两个人 我问 这是什么苹果 其中一人答“硬球” 我自言自语 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又来一买苹果的 问 这是什么苹果 另一人答 “迎秋” 我恍然大悟 原来说“硬球”的不知是哪的人 不说普通话 害的我直纳闷 我说苹果哪有叫“硬球”的
2.北京的公共汽车上,一外地人向售票员伸出十元钱的票子就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不理;外地人再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按住火,仍然不理;如此反复,售票员终于勃然大怒,抻出一张五十元的票子戳到外地人的眼前,大喝一声:“你见过吗!”外地人见状大惊失色,抱头鼠窜,嘴中直说:“北京的售票员怎么这样呀?”
众人不解,一问才知:该外地人要买票,说:“建国门、建国门”!
3.话说一个方言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
"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啦!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 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啦,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了,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这个狗屎有人可能吃到。”

(这个故事有人可能知道。)

“吃不到的也不要着急”

我现在就给你们啦。

4.从前,有一个小官,后来退职靠教书为生,他瞧不起手艺人。一
年端午节,一个学生请他去吃饭。学生家里正请裁缝、木匠两位师
傅干活,这个学生的父亲就请他们三个同桌。那先生想:这两个“赤
脚佬”,沾了我的光,要奚落他们一下。吃饭时,他便说道:“今天东
家请客,我们同坐一桌,大家来点诗文,以助酒兴如何?”两个师傅
回答:“好吧。”
他得意地开口道:“一点起,高、官、客,鸟字旁,鸡、鹅、鸭,无我
先生高官客,尔等怎吃鸡鹅鸭?”
裁缝师傅听了,接着道:“雨字下,霜、雪、露,衣字旁,衫、袄、
裤,我不制缝衫袄裤,先生怎御霜雪露?”
木匠师傅也慢悠悠地接口道:“一撇起,先、生、牛,木字旁,格、
栅、楼,木匠不建格栅楼,何处关你先生牛!”
那退职小官听了,脸红气急,无言可答。
5.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
联。
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
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写完之后,摇头晃脑地把对联念成: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6.暑假,妈妈领着龙龙到农村去看爷爷。爷爷很高兴,关心地问
龙龙:“你读书怎么样?”
龙龙:“读初一啦。”
爷爷想了想说:“好好读吧,初一要读,十五也要读啊,还要天
天读,才能读得好呢。”
7.一日在机场碰到一位同乡,他问起我在国外学什么的,我说:
“溶液化学。”他说:“老兄客气了,哪有容易的化学。”
8.有一个商品推销员去广州出差,到北京后,由于想乘飞机前
往,因怕经理不同意报销,便给经理发了一封电报:“有机可乘,乘
否?”经理接到电报,以为是成交之“机”已到,便立即回电:“可乘就
乘。”
这个推销员出差回来报销旅差费时,经理以不够级别,乘坐飞
机不予报销的规定条款,不同意报销飞机票费。推销员拿出经理回
电,经理口瞪口呆。
故事一:

上海一位检察官去东北出差,在宾馆入住登记时,总台服务员看他身穿制服,就问他:“有家伙什儿没有?”上海客人很奇怪,回答说:“我没有家务事。”服务员说:“谁问你有没有家务事,我是问你有家伙什儿没有?”客人生气了:“我家在上海,在这里有什么家务事?莫名其妙!”
“家伙什儿”在北方话里是“工具、武器”的意思,服务员是问这客人带没带枪支,如果有枪支是要登记的。


故事二:不能沟通造成误会大妈晚上枕斧头睡

杭州下城区有位林大妈,81岁。老伴死得早,一个人孤单单过了好多年。温州黄坦镇有位陈大伯,80岁了,老伴死得早,一个人也孤单单过了好多年。后来有人牵线搭桥,林大妈从杭州搬到温州,和陈大伯登记结婚。
一天半夜,林大妈感觉脚底被什么东西刮来刮去,睁眼一看,陈大伯跪坐床边,手拿把小刀对她的脚底板比比划划。
因为林大妈只会说杭州话,陈大伯只能讲温州话,两人比比划划大半夜,越发扯不清。林大妈坚决以为陈大伯要害她,睡觉时把一把劈柴的斧头放在枕头下面。
后来林大妈拉着陈大伯去当地政府评理,工作人员问完林大妈又问过陈大伯后笑了起来:原来陈大伯是个雕刻工匠,他看林大妈脚底的硬皮都开裂了,心疼老伴,就想帮她修修脚底。因为语言不通,闹了这么大个误会。


故事三:乡村面馆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一个游人路过,因为肚子很饿了就走进一家面馆,说“有什么好吃的,快烧一点,我吃了要赶路。”可这家小面馆由于有特殊原因今天不营业,所以回答说:“咪——”意思是“没有”而这个游客听成了是面,他想“面也行”,就点点头坐在那儿等了。过了好一会儿,不见有动静,就火了,说:“面条,快,怕我不付钱吗?”店里人说“洞国咪——”意思为“和你讲,没有”,一个说:“冬瓜面也可以,为什么不给我去烧?!”一个说:“咪就咪,吵啊咪——”

意思是:没有就是没有,争吵也没有。一个说:“还有炒面,为什么不早说?”。


故事四:骗子一开口就被戳穿原来普通话讲得太差

您的信用卡在××商厦消费××××元,具体情况可拨打电话查询……浙江理工大学刘老师前些天收到了这样一条手机短信。
刘老师开始很担心,按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询问。对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可是他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还把“资金冻结”说成了“资金结冻”,这让刘老师十分起疑。对方又说,你可以打到宁波经侦支队问一下,又给了个号码。
刘老师再打过去,一位自称经侦民警的人让刘老师听从银行的安排,以保证资金安全。此人也和前面那人一样,满口浓重的同一地方口音。
这下刘老师心里有底了:肯定是伙骗子。再打电话一问宁波经侦支队,果然是的。
坏女人有人爱 发表于 2008-11-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4 19: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