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现代人要防节日心理病

[复制链接]
zhouyu520 发表于 2007-1-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年来临,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甚至愁的得了“恐惧症”。心理学上,把这种佳节来临引发的心理压力,统称为“佳节恐惧症”。患上“佳节恐惧症”的人,有轻重之分。病情严重者甚至睡不着、吃不下,情绪低落,莫名痛哭等等。“佳节恐惧症”属于周年性病症,一般都是一年里的某一个佳节会发生。病症通常会在佳节来临前的二至三个星期前出现,以中年女性居多。导致人们害怕佳节来临的几大原因

  ●经济压力

  每个人都希望过一个像样的佳节,准备礼品赠送亲戚朋友,为家里的孩子购置新衣,林林总总的花费,加起来是一笔可观的数目。许多父母在佳节来临前,看着荷包大出血,会感觉经济压力颇大。

  ●亲情关系

  在外工作的儿女回乡看望老人是人之常情,可夫妻两人该去看望谁的父母也常常让人大伤脑筋;于离异家庭的夫妻和子女来,节日更会增加不少烦恼。父母想看看孩子,子女想看看父母,处理起来都挺难。

  ●形单影只

  单身、离婚、独居或离乡背井的游子们,是最害怕喜庆佳节的一群。孤身一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有家人陪伴身边,最容易引起悲伤的情绪。

  ●攀比心理

  假期老同学、老朋友们聚会原本是很开心的事。但生活中的很多新内容却会成为朋友交往的阻力。自己或配偶下岗失业所引起的自卑;子女没考上大学所引起的愧疚;退休离岗所引起的失落等,都会令人产生心理压力。

  提防五种“节日心理病”来袭

  节日心理失调症

  假期对于一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工作的人群而言,会有一种失落感。尤其是一些在外企、私企工作的白领,突然闲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节日心理综合征”或“节日心理失调症”。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象物,会使人们面宽松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面这种心理失调症,人们应该学会自我调适,通过旅游、听音乐、读书等休闲方式,给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个真正的假。

  上班恐惧症

  假期闲惯了,上班前也会出现不适应,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上班恐惧症”。

  与节日心理失调症正好相反,有人在假期中暂时告别繁忙的工作,身心充分放松,然而假期过完,上班后却显得烦躁不安,无心工作,甚至失眠、胃口不佳。这是因为习惯了轻松状态,一旦转入紧张的工作,会表现出不适应。有这种情况的人,应该从心理上接受上班这一事实,做好自我调适,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节日思乡抑郁症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春节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很多人因为工作、身体甚至车票的原因回不了家。由此而在节日期间看到别人家庭团圆或者自己放假又无所事事时,会感觉被抛弃,产生失落感,尤其是思念亲人的一种低落的情绪会引发“隐性抑郁症”。

  而在节假日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首先要接受现实,此次不能回家并不代表以后都不能回家,以后还是有时间弥补。为让自己的情绪注意力转移,在春节的长假里外出旅游、听听音乐、找同事、朋友聊天都是很好的调节方式,也可以给家里人打电话了解家里的情况使自己安心。

  旅游精神综合征

  有些人外出旅游时,会出现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症状;有些人会因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而突然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心理学上将之称为“旅游精神综合征”。

  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外出旅游时身心过度疲劳,所处环境不适应。因此,出游者应注意外出时的自我保护与调适,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注意及时休息,及时补充体能;易失眠者应该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充分利用旅馆的条件多洗热水澡;长时间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在车厢里或甲板上来回走动,活动筋骨、做深呼吸。另外,出游时可随身带些镇定药。

  过于放纵心理病

  暴饮、暴食、暴玩等放纵行为,常常促使人们不顾健康、透支体力。在节日期间大吃大喝、过量饮酒、日夜搓麻将等,不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还会使人因过度疲劳而发生虚脱、昏倒等现象。这样,将会使本应喜庆的节日气氛蒙上阴影,不但影响当事人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全家人的过节心情。因此,假期应努力克服上述放纵心理,在酒桌上尽量做到应酬适度,在饮食中要特别注意荤素搭配,外出游玩时注意适当休息。

  调整节日心理的几项建议

  1、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节日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上班族建议上班族要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补充睡眠,合理饮食,也可以想想节后的工作安排和今年自己的工作目标。上班后,一旦出现某些症状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一般来,一两周后就可以恢复。

  老人建议应注意休息,儿女要多关爱。专家建议,老年人要在儿女们上班前尽快调整到平日的作息时间,如果入睡困难,可适当服用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恢复因节日中断的晨练、户外散步等活动;要调整心态,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和平日里的老伙伴聚聚、聊聊。

  孩子建议应及时收心,休闲读书相结合。专家建议,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包括休闲和学习在内的完整的节日计划,内容要丰富健康,做到适可而止。孩子们应该考虑寒假作业是否完成,心中要有下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家长要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饮食,让他们读些课外书,带孩子去趟书店。

  2、适当变换环境,使心理宁静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假期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听听音乐、读本好书……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可以使人们的应激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的模式中慢慢放松下来。出游应注意外出时的自我保护与调适,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以免使自己过于紧张;注意及时休息,及时补充体能;易失眠者应该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健睡品。于年老体弱者,最好不要做远距离的长途旅行。

  心理减压有四法

  当人们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不妨采用以下一些方法为自己减压

  1、记住克服紧张的四大要素笑、放松、下垂和静思。

  开心一笑可使你眼睛发亮。深呼吸可使你放松。让双肩下垂,并让大脑处于静思状态。

  2、只考虑现在要做的事情。

  “杞人忧天”是人们常容易掉入的一种心理误区。有许多人喜欢为那些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担心。结果让自己为那些发生概率极小,且担心也无济于事的“可能性”忧心忡忡。因此,要学会经常提醒自己我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将注意力只放在如何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3、学会释放压力。

  人处在紧张状态时,往往容易“掉进去”,被紧张状态所左右。这时应主动提醒自己放松,将自己所感到的紧张情绪先收住5秒钟,然后通过深呼吸将其逐渐从体内释放出去。

  4、引导性放松。

  有空时,可以将眼睛闭上,让自己的脑海里生成一些容易使人放松的景象,如绵延的山脉、夏日的海滩、辽阔的草原或幽静的公园等,想象自己置身于这些能使人放松的环境中。

稿源: 中国宁波网综合  编辑: 王丽旻  
空子 发表于 2007-1-1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社会,生活条件好了,连病的名目也多起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4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