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大话宁波各县市区

[复制链接]
ltvt2a5wo 发表于 2006-12-2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里人:灵气  

    宁波人给的总体感觉是"灵气"。毕竟是吃鱼长大的,脑子好使,显得比食肉者灵光。这不,冒出了80多位两院院士,给宁波扛回"院士之乡"的美称,使宁波成为全国院士最多的城市。宁的11个县(市)区中,市中心的海曙、江东、江北,俗称"老三区",是各县(市)区眼里的"城里人"。城里人傍着三江六岸毗邻而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土人情、性格特点没啥大别。由于这里荟萃了各县(市)区的精英。所以,城里人更显得有灵气。  

    城里人的灵气,可用"精明理性,恬淡实惠"来诠释。接待客人不冷不热,不像我故乡那样见客三分亲,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豪爽有加。同事交往不咸不淡,下班之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果你缺钱,不到走投无路时,尽量不要向宁波人借,因为这是宁波人忌讳的。宁波人轻易不肯借钱给人家,也不会轻易向别人开口,最好就是互不搭界。不过,一旦他有事求你,就会提前对你满面春风,小恩小惠哄得你心热络了以后,再对你温柔一刀。所以,假如你发现某人忽然对你甜言蜜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飘起来。当然,如果你古道热肠,拔刀相助,他肯定会知恩图报的。只是他报答了之后,你须尽快抛弃那份施恩与人的成就感,不要再自作多情。因为他可能已在心中扯平了,与你互不相欠。  

     早些年,宁波城里人只对上海人高看一眼,对其他外地人则不以为然。到机关办事,如果你只能说普通话,就得准备一个好性子,听听冷语,受受白眼,坐坐冷板凳。至于到商店买东西,到菜场买菜,说普通话更是自讨没趣。所以,尽管我心里对石骨铁硬的宁波话拒之千里,也不得不鹦鹉学舌,凭着几个简易的单词,从小摊小贩那里抠回几毛钱来。这些年,外地人涌进宁波淘金,街市上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听多了,操着南腔北调的精英也愈来愈多,宁波人不得不对普通话高看一眼。我等这些滥竽们便也跟着沾光,有一种咸鱼翻身的感觉。   

     鄞州人:霸气  

     鄞州区是宁波各县(市)区的龙头老大,也许是老大位置坐久了,便有了一个明显的特征:"霸气"。当然,鄞州是有"霸"的资本的,论各项经济指标,鄞州长期以来一直雄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论企业规模,宁波土生土长的大企业,如雅戈尔、杉杉等,大多出自鄞州。其他县(市)区也向来敬它为老大。据说,领导开会发言,鄞州领导不说,其他县(市)区是不会抢这个头彩的。又据说,每年各县(市)区无论是制定年度指标,还是搞年度    总结,长期居于老二位置的慈溪市,都会削尖脑袋打听鄞州的指标数,然后再往下压压,免得惹恼了老大哥。大概是坐久了老大的位置,鄞州人骨子里便有些张狂。无论是在鄞州的机关里,还是在各乡镇,这种张狂都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企业老板身上,张狂劲更是溢于言表。这种张狂用在谈判桌上,倒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在气势上镇住对方,但用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倒会失去许多机会,也会失去许多朋友。  

     尽管已经成为宁波的市区,但由于做惯了老大的位置,鄞州人显得十分恋栈,不能容忍别人挑战这个霸主地位。前不久发生的一件趣事,就很说明这个问题。12月5日,《宁波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慈溪跨入全国"十强"》消息,副题是"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县第九位"。报道开头说"在最近公布的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慈溪跃居第9位,列宁波各县市首位。"当时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不料过了两日,《宁波日报》头版头条又赫然刊登《鄞州财政收入突破30亿》,副题为"位列中国最发达县(市)区第11位,继续保持浙江省第3位和宁波市首位"。文章开头说"在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全国各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测评中,鄞州区位列中国最发达县(市)区第11位,比上年度提升了1位,并继续保持浙江省第3位和宁波市第1位。"看了这两则报道后,我犯糊涂了:"9"怎么会别"11"还牛?后来问鄞州区的一位领导,他严正声明:"我们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而慈溪的数据是某某部门统计的!"言中之意很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更权威。我这才茅塞顿开。细一打听才知,鄞州区对《宁波日报》第一篇报道很在乎,有点坐不住了,这才有这第二篇正名的报道出笼--难为了《宁波日报》,把这碗水端得这么平!  



慈溪人:商气  

相对而言,慈溪人似乎不像鄞州人那样在乎名声,行事低调,除了几个当家的要顾及到自己的政绩外,其他慈溪人才不在乎经济指标比鄞州多或少呢,他们注重的既得利益,在乎的是自己荷包里有多少钱。慈溪是个移民社会,是在唐涂宋地上发展起来的。自祖上以来,便是"吃人家谷(从外面买粮吃),住人家屋(拆外地人的旧屋木料盖房)"。资源的严重匮乏,逼得慈溪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当跑街先生。久而久之,熏陶出了慈溪人的共性:"商气",形成全民皆商的浓郁氛围,也造就了"一镇一品"的独特区域经济格局。能在慈溪为官是福。家家户户忙着经商赚钱,哪还有闲心与政府闹别扭!如果真碰上与政府怄气的,千万要当心,要么就是他被逼急了,要么他干脆就是个无赖。"小政府,大社会",让政府的官员乐得清闲,"无为而治"在慈溪得到了验证。所以,一旦哪位干部被安排到慈溪任职,周围的人肯定是称羡不已,仿佛他(她)中了头彩似的。老一代"宁波帮"应该感谢慈溪人。不知是过惯了安逸生活,还是受外埠文化的影响,老一辈"宁波帮"那种坚忍执著、开拓进取美德,在现在的宁波人身上已经很淡了。唯有慈溪却忠实地继承下来。假如你想寻觅昔日宁波人的风采,请到现在的慈溪人身上去找吧!  

不过,慈溪人的"商气",也让一些糟粕发酵起来,最明显的是唯利是图的短视作为频频发生。宁波的假冒伪劣产品,大多是从慈溪滋生出来的。前些年,央视的《焦点访谈》曾曝光了慈溪生产塑料净水桶的黑幕,虽经严厉打击,又死灰复燃,前不久再次被央视狠狠地奚落了一顿,让宁波人颜面尽失。  

余姚人:儒气  

余姚史称"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为中国的古代文明史立下过汗马功劳。河姆渡遗址文化,把中国的文明史往前推进2000年。东汉高士严子陵,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等,都诞生在这块充满灵气的土地上,因而余姚拥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这些彪炳史册的历代名士,为余姚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浓郁的儒气,也让余姚的后代文人辈出,大的如当今快餐文化的大雅余秋雨,小的如宁波各部门俯拾皆是的刀笔吏们。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余姚,古朴的儒气和前卫的商气相容,儒雅之风与精明之举并存。所以,与余姚人打交道要多长个心眼,太文质彬彬会让他小瞧,太豪放粗犷又会令人侧目。最好是刚柔相济,软中带硬,笑里藏刀。  

奉化人:绅气  

关于奉化人的"绅气",有一个素描句十分传神:"赤膊穿长衫"。"穿长衫"在过去是有身份的象征。"赤膊穿长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面子"不要"里子"。所以,与奉化人交往一定要彬彬有礼,不要随意拿人家开涮,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像我这样口无遮拦,出语不逊,若让他们打听到我的真实身份,半夜赶路准会被人扔石头!奉化人嘴巴很甜,也很热情。如果你们在他乡相遇,他也许会一再邀你去观光做客,而一旦你真的践约了,你就会在他的热烈中发现几丝冷气。  

奉化人是轻易不求人的,有了啥难处,他宁愿关在家里咬自己的手指头,也不会轻易向别人低头。这种凛然的风骨,让人钦佩之心油然而生。而一旦他向你开口了,他在心里其实并没有向你低头。你要注意喽,既要想方设法为他分忧解难,又要小心翼翼地维护他的自尊。 豪爽之人也许适应不了这种"绅气"里的酸味。但这种"绅气"却是文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就像是长在文明之路旁的一颗美味果子,每个从野蛮走过来的人,都渴望摘颗尝尝。只是它尚未成熟时,你不要贸然去摘,青果子会让你涩嘴。  

宁海人:硬气  

"台州式的硬气",这是鲁迅先生纪念宁海人柔石时留下的名句。宁海人常常拿它当染料,来为自己的脸上色,同时总忘不了跟上一句"宁海过去属台州府管"--为了沾上鲁迅先生的光,他们可谓脚踏两条船,一只脚踏在过去的台州,一只脚踏在现在的宁波。这不是坏事,这至少说明宁海人是很认可鲁迅先生这句话的。换句话说,宁海人是很推崇祖上传下的这股硬气的。  

与宁海人打交道,你期望值别太高,别指望听到多少恭维话。如果遇到宁海人忽然对你语带恭维时,你要扪心自问一下:我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对于不认可的人,宁海人在骨子里是拒于千里之外的。宁海人的话质朴实在,没有多少粉饰味。他对你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他对你的冷淡也是发自内心的。不太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与宁海人成为朋友。但一旦交上宁海的朋友,那很可能是铁朋友。  

象山人:爽气 我在军营和北方生活多年,养成了直来直去的性子,到了宁波后仍非常留恋那种豪爽的氛围。所以,我特别喜欢去象山,到了象山,我会有到家的感觉。象山是渔民的后代,见识惯了一望无垠的大海和惊涛骇浪的场面,养成了象山人胸襟开阔、敢作敢为的爽气性格。凭着这股豪爽劲,七万象山建筑大军在上海滩叱咤风云,如鱼得水。与象山人打交道,你不必戴假面具,也不必拿腔捏调,装腔作势。这样的人在象山交不到朋友。饮酒于我是件痛苦之事,平时把持得很好。但在象山,我曾两次酩酊大醉--这是我这半辈子来仅有的两次醉酒。不是我贪杯,实在是被那种豪爽的氛围所感染,于酣畅淋漓中被人麻翻的。  

不过,相处久了,我发觉,象山人的豪爽与北方人的豪爽还是有不同。北方人的豪爽中透露出愚忠,而象山人的豪爽中则掺杂着狡黠。北方人答应的事,即使砸锅卖铁也不食言,而象山人会不动声色改变游戏规则。我的一位北方长大的朋友就吃过这方面的亏。他最终得出一条结论:象山人的爽气更体现在酒桌上。  

北仑人:小气  

看到这个词,北仑人也许会血脉贲张。但请你们原谅,我实在找不到比这更合适的词了。不过,这里说的"小气"不同于"吝啬",只是相对于"大气"而言的。因此,准确而言,这里的"小气"实为"小器"。 我曾遭遇过一回北仑人的"小气"。有一年夏天,我去一个宁波市级文明村公干。临走时,村支书当着其他村干部的面,一边往我随带的小包里塞东西,一边口称"一点点小意思!"我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包约二两重的茶叶。夏天的二两茶叶能值几个钱?这下真让我为难了:拒收吧,会以为我嫌少;收下吧,会以为我贪小。众目睽睽之下,我和村支书你推我搡,直把在场的村干部逗得哄堂大笑,窘得我满脸通红。最终,还是拗不过村支书的一番盛情。 记得前些年,在《宁波日报》上见到一篇报道,说是北仑一户农家,二十多年如一日,家中的每一笔收支都一一记在账册上,哪怕是三五分钱的支出也不漏过。据说,这篇报道在北仑反响不小:有的人如获至宝,赶紧转身回家准备了一个本子;有的人不服气,说是这样的例子在村里很多,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则趣事反映了北仑人的一个共性: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如果说得直白点,这就是"小气"。  

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中,这样的"小气"曾被推崇备至。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再一味颂扬这样的"小气"恐非良策。开源与节流应是相辅相成的,痴迷于节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人,往往不擅于开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整天光想着如何省钱的,哪顾得上去想赚钱?如果神州大地让这种"小气"蔚然成风,市场怎能繁荣昌盛?中央的"拉动内需"决策可能要落空。  

过于精细精明,必干不成大事。整天算计着自己得失的人,也必然不能容忍别人赚钱。北仑区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毗邻。前些年,为什么北仑区的招商引资业绩不如开发区、保税区?仅仅是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吗?否,人的观念至关重要。曾有开发商抱怨,说北仑人门槛太精,老怕别人多赚钱。是呵,"水至清则无鱼"哩!  

镇海人:杂气 杂气是什么气?别费那脑子去琢磨,我是瞎掰的。不过,杜撰这个名词,也有几层含义:其一,镇海原与北仑同属一个县,如果说北仑人"小气",镇海人也脱不了干系。因为未分家前,北仑向来受镇海风土人情的浸淫;其二,镇海与老三区近在咫尺,风土人情几被同化;其三,镇海的部属、省属企业众多,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冲淡了镇海的人文习俗。所以,镇海人失去了鲜明的个性,不如其他地方人的脉象那样清晰,显得很杂。哪位高手有兴趣,也来给镇海人搭搭脉?
胡雨 发表于 2006-12-2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好像有人发过的
小黑 发表于 2006-12-2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skyhood 发表于 2006-12-2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山同乡网:人气
丹丹 发表于 2006-12-2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山人爽气~~~
偶不会喝酒
空子 发表于 2006-12-2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已经看见过了,重复贴。K版,咱是否日后对于重复帖做个处理意见?
dongsch 发表于 2007-1-1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这个坛子设计缺完美嘛。一般的坛子,板猪都有删贴的权利,发贴人也有删自己贴的权利,可这儿没有。这样,越来越多的贴子最终会使服务器跑不动而打不开坛子,总板猪的一翻好意也就……
fwu278 发表于 2007-1-2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跑不动吗???那是不是该节约资源啊???
山鹰猎狐 发表于 2009-10-2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爽气
HangKong 发表于 2009-10-3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只看不说,
FENGFENG 发表于 2009-11-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讨厌宁海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1 16: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