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走半岛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位次由2002年的第71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65位,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针织名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和省文明县城、省建筑之乡、省教育强县、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003年以来,象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象山实际,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充分发挥象山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半岛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象山县海洋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海域面积5350平方公里,岛屿数居全省首位,海洋旅游资源在华东地区独树一帜。近年来,象山县牢牢抓住海洋经济到来和象山港大桥即将动建的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县富有滨海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一是临港产业蓬勃兴起。船舶制造、海运、钢铁制品、电力能源等环保型临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县船舶制造业实现产值15亿元;海洋运输业总运力达33.9万吨,列全省前茅;投资近百亿元的乌沙山电厂部分已建成投产,一期投资20亿元的中石油海洋工程项目成功落户,一批投资上亿元的临港工业项目年内可建成投产。二是滨海旅游异军突起。2003年以来,象山县深入实施"旅游富民"战略,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松兰山休闲度假区、石浦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旅游观光区)旅游发展格局。拥有松兰山休闲度假区和中国渔村两家AAAA级景区,石浦渔港古城、象山影视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区和旅游配套设施相继建成,2005年全县主要景区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三是现代渔业发展保持领先水平。积极应对渔民转产难、渔村发展难、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渔船报废政策,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加快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和中国水产城建设,搭建加工营销平台,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有效拉长了渔业产业链,2005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四是建筑、针织、特色效益农业等其他传统特色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筑业拥有一级资质以上企业8家,上市企业2家,2005年建筑施工产值达到256亿元,居全省第6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针织、汽配、输变电设备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和谐崛起,尤其是针织产业,全国针织名城地位巩固,8家企业进入全国针织行业50强。坚持农业产业化,积极培育七大龙型产业,农业总产值列全省第2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