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溪鳞佳味自可爱

[复制链接]
成根 发表于 2008-7-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李白赞叹“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的安徽省黄山景区泾县,有一种长不盈寸、头若琴首、嘴生龙须、眼若龙目的琴鱼。
   相传古时琴高云游天下寻找练丹之处,千辛万苦寻到这里,选定临溪的石壁洞为练丹洞。七七四十九天大功告成、他喜极而泣,但见仙鹤投书,原来太上老君得知丹成、邀其赴宴庆贺。琴高阅信大喜,在临溪洞口钓了赤鲤两尾喂之仙丹,便骑上变得丈把有余的双鲤飘然而去。起飞时赤鲤不小心舞翻丹炉、掉下了鳞片,溪中小鱼吃了鱼鳞和炉内药渣后,变成“龙头、凤尾、果腹、金身”的琴鱼。
       又有传说:晋朝时赵国名人琴高曾在溪畔狮子山炼丹、每天都把丹渣倒入溪流中,不知丹渣是吸了天地之灵气、还是纳了日月之精华,几日过后竟幻化成一条条小鱼。午夜子时,在小鱼游动的淙淙溪流中,还不时溢出铮铮的琴声,悠扬悦耳、迷魂醉心,后人把山下炼丹的石台唤做“琴鱼台”,称小溪为“琴海”,溪中的小鱼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琴鱼”。
   梅尧臣诗曰:“小鱼随水至,三月满江船。小妇自捞虏,远人无弃捐。”泾县志载:“琴鱼,鱼不满寸,龙须果腹,三月三日出,余无……味道鲜美,用以佐茶,亦为特产”。每年清明前后琴鱼的繁殖季节、恰恰也是捕捞期:当地人便拥聚琴溪,熙熙攘攘挥锨置篓;他们选择一个河段坝水、开渠引流而下形成落差,再在渠流上端置好竹篓,这时喜逆流而上的琴鱼便蜂拥地投入罗网、稀里糊涂地成为“篓中之鱼”。
   当地人将琴鱼洗净后,放在煮滚的混有食盐、茴香、茶叶、冰糖的泉水中泡熟,再用文火烘干,制成后宛若鲜活,浸入煮沸的盐水中,炝熟后再放置炭火上烘干,仍保持栩栩如生的形态:微启宽唇、龙眼眨动、鳍乍尾曲、摇头摆尾,栩栩如生。堪称奇观。
   琴鱼实则与庐山石鱼、阳新春鱼、泾县麦鱼一样,都是栉鰕虎鱼;只是在不同地方、对出生2-3个月的幼鱼叫法不同而已。琴鱼的食法可蒸蛋、又名琴鱼游天河,可作汤,也可沏茶。用琴鱼沏茶,犹如鲜活鱼儿在杯中团团戏游,入口芳香扑鼻、甘甜香郁。从唐朝开始,琴鱼茶一直是朝廷贡品。陆游在《冬夜》中有“一掬琴高鱼,聊用荐夜茶” 之诗句。欧阳修有《琴鱼》一诗赞:“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溪鳞佳味自可爱,何必虚名务好奇。”现代科学认为其还有抗癌的药用功能;其实,人们把这种纯正的天然野生鱼类誉为“仙鱼”、也并不为过。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7-8 05:51 编辑 ]

琴 鱼

琴   鱼
Breeze 发表于 2008-7-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小鱼还可以..
空子 发表于 2008-7-8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倒没有看见过
小妮子 发表于 2008-7-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夕 发表于 2008-7-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无此帅哥 发表于 2008-7-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像象山小溪中的“老虎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6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