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2008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复制链接]
大海 发表于 2008-6-8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
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浙江高考作文同步写: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
周轶星

城市与乡村,是中国二元化对立的社会的标准。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们可能记得,在那时,一个城市户口的含义。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优越感,还有口粮、住房、医保等经济上的优越。彼时,城里人与乡里人可以说是“两种人”。后者,很多时候变成二等公民,打入另册,不得翻身。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语境下,重新审视城乡之间,却发现差距仍在,问题尚存,三十年的时间,并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也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

  笔者所处的浙江,地处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却没能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丽水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得了个“浙江的西藏”的雅号。但是相对来说,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并不大。反而由于活跃的民营、集体经济,许多所谓的乡里人的生活,要比城里人滋润的多。以前,浙江的农民上天入地,为的就是转户口,做一个城里人。现在,许多地区的人已经在动脑筋非转农了。真可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在生活配套上面,城市仍然一骑绝尘。尤其是拿高等教育来说,省内优质资源都集中在杭州一城,资源分布极度畸形。

  由此可见,城乡对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会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浙江如此,何况全国。城乡之间,有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或者说是纠葛,理不明白,整不清楚,千头万绪,藕断丝连。无疑,此等情况,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执政者显然也看见了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迹象表明,国家正在积极致力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中国社会城乡二元分化的问题。成果是可惜的,不过,就像国父的遗言所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城乡之间的差别,还体现在心里上。比如,在很多上海人心里,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忧越感。好嘛,那家伙,上海以外都是郊区。全中国就剩两种人:上海人和乡下人。类似的思维同样适用于首善之都人以及省会城市。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种心理,狭隘的很,可笑的很,偏偏很多人对他趋之若骛,很多时候就会拿出来用,以显示和体现这些人心目中的所谓优越性。

  独立宣言写着,人人生而平等。我想都是一样的人,都是父母抚养,都食五谷杂粮,却又分什么城里人,乡下人,却说什么上等人,下等人,岂不可笑?

  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八荒,史书记曰:“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鄙人无知,加上一句,城同乡也。

[ 本帖最后由 大海 于 2008-6-9 07:04 编辑 ]
小妮子 发表于 2008-6-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题目还可以写的,还行
毛毛 发表于 2008-6-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妮子 于 2008-6-8 10:45 发表
看题目还可以写的,还行

要不让我们小妮子写一篇?给我们同乡网会员们欣赏欣赏!!
 楼主| 大海 发表于 2008-6-9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省诸暨中学 陈柳钧


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是一篇标题作文,以“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为题,与历年的话题型作文有一定的不同。这个作文题目反映了当前的一个热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渴望乡村的恬静与惬意,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向往城市的繁华与美丽。城市与农村,各有各的美丽,又各有各的局限。这篇作文在审题、立意上较容易把握,考生在写这个题目时,开放空间比较大,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议可论。

浙江省高考阅卷组去年提出了“套话作文”这一概念,对学生在作文中大量出现的李白、苏轼、居里夫人等素材以及作文结构三段论、作文缺少真情实感提出了质疑。08年的这个作文题目,能让学生避开“套话作文”的圈子,就自己生活的空间表达自己独到的感受。以“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为题,就是一根极好的指挥棒,引导学生更多关注平时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在生活的点滴中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内涵。同时对高中教师就当前的指导学生摆脱写作困境,解决写作疑惑,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9-21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