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电影百年中的浙江 石浦:找寻《渔光曲》的痕迹

[复制链接]
空子 发表于 2006-11-2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得奖的有声电影,它的外景地——反映渔民海上艰辛撒网捕鱼、渔霸欺压盘剥的实景均在象山石浦拍摄而成,因此石浦与《渔光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地老人都知道那部曾经轰动全国的电影就是在石浦拍摄的。

  1934年,《渔光曲》在上海的酷暑时节连映了84天,创下票房奇迹。

  近日,我们来到石浦找寻《渔光曲》留下的痕迹。

  我们从资料上了解到,1933年9月,导演蔡楚生率演职员王人美、韩兰根等30余人到象山石浦深入生活,21岁的聂耳作为《渔光曲》的作曲也一起来到石浦。他们在东门岛、火炉头等渔民茅棚区体验渔民的疾苦、了解海上作业情况,住在石浦金山、浦江两旅社,日出夜归,驻留月余。

  金山旅馆便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第一站。经知情人指点,我们来到了一条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狭窄街道,在一幢二层瓦房中找到了曾迎接过摄影组下榻的旅馆主人柯四弟。82岁的柯爷爷向我们讲述了他记忆中的一些片断:“当时我才10岁,我父亲的旅馆由于地理位置一头连接瓮城,一头通向渔港码头,因此属于主要通道。一天,我看见旅馆里来了很多客人,带着很多行李,还有一些新奇的东西,他们住了很久。后来听长辈说,那是来拍电影的摄制组。”

  柯四弟老人回忆说,当时聂耳也住在金山旅馆里,空闲时,他还把附近的小朋友召集在一起教唱歌。摄制组早出晚归,就在对面东门岛拍摄。据老人回忆,20世纪八十年代末,石浦人民为了纪念聂耳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在石浦港畔的海滨公园,矗起了聂耳的雕像。

  为了真实演绎渔民的生活,摄制组还登上东门岛体验渔民生活。我们乘渡船上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岛,一位年过七旬的热心车夫得知我们的来意,自告奋勇地给我们带路去探访当年看过拍摄的郑兰花老人。

  我们来到了郑兰花老人的家。年过八旬的老人精神抖擞,只是耳朵有些不便。得知我们找她的意图后,老人马上为我们唱了一段哀婉动人的《渔光曲》:“云儿飘在天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郑兰花告诉我们,那时她9岁,当拍电影的人来到东门岛时,整个岛都沸腾了,大家都赶去看热闹。每天学校放学,她和小伙伴们就奔出教室,好奇地去看。由于围着很多人,她们每次都很费力才能找到一个好位置,远远地看着那些人穿着渔民的衣服忙忙碌碌地表演,时而一片肃静,时而一片嬉笑声。老人说起这些事,仿佛就在昨天。

  现在,岛上渔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要是有电影放映队来岛上放电影,大伙就都会早早吃完饭,集中在晒渔网的那片空地上,围坐在一起看电影。

      现在石浦渔港岸边,为了纪念《渔光曲》而矗立的聂耳雕像,成为《渔光曲》在石浦的唯一标志。
hcqi 发表于 2006-11-2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聂耳雕像修整好没有?
小黑 发表于 2006-11-2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浦啊!!!!
 楼主| 空子 发表于 2006-11-2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次在论坛里发文,聂耳的雕像少了小提琴的琴弦,这次过年回家一定要拍一张照片过来。
 楼主| 空子 发表于 2006-11-29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渔光曲主题歌,下面是歌词
http://wma2.93tt.com/S/200512294104251/41067718.Wma

安娥 词  任光 曲

云儿飘在海空
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鱼网
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潮水升,浪花涌
鱼船儿飘飘各西东
轻撒网,紧拉绳
烟雾里辛苦等鱼踪
鱼儿难捕船租重
捕鱼人儿世世穷
爷爷留下的破鱼网
小心再靠它过一冬

东方现出微明
星儿藏入天空
早晨鱼船儿返回程
迎面吹过来送潮风
天已明,力已尽
眼望着渔村路万重
腰已酸,手也肿
捕得了鱼儿腹内空
鱼儿捕得不满筐
又是东方太阳红
爷爷留下的破鱼网
小心还靠它过一冬
白松 发表于 2007-1-2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也贴两张
聂耳底座!可惜裂了!.jpg
聂耳像.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2-23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