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从吴越同源看长三角一体化

[复制链接]
大海 发表于 2008-2-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文/黄胜平 (江南大学教授、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是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两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张疆域、争夺财富和人口,连年战争,延续了几代人之久,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之间的争霸战争以及“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都说明了吴国与越国是政治上对立的世仇之国。但是如果我们从语言、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吴越文化具有相容性,考察这种相容性对理解今天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性具有有益的启示。
  由于吴越两地同宗同祖和相似的地理环境,使得吴越两地在历史文化上基本相似,具有相容性。这种相容性主要表现在相同的语言体系、相似的生产方式和相近的生活习俗上。这种相容性甚至一度扩展到了政治领域,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将这种相容性发展到了极至。
 楼主| 大海 发表于 2008-2-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两地语言同属吴语体系

  从考古证据上看,上古时期江浙地区存在于吴、越两国,而吴越的语言同属吴语体系,因此吴越两地自古语言是相通的,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虽会有变异,但基本语素、语音、语义,虽历经千年,仍是一脉相承,脉络分明。
  《吴越春秋》上记载“吴与越同音共律”,这种相通的语言在今天两地的地名和人名上仍有反映。从地名来看,苏南太湖平原属吴地范围,在太伯奔吴以前是古越地;从人名来看,史书上的吴国君王名字有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阖闾、夫差等。发音都有古越语特点,与中原人名差别很大。而且在取名的意义方面,不像中原人名那么讲究,或没有具体的意思,或不避讳,甚至有的在现代汉语中语意不吉利。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把“共同语言”列为民族的第一要素,可见其重要性、根本性、稳定性。吴、越语言相通,不少语言要素相同,甚至连周后裔的吴国王室也使用了一部分古越语(吴语的形成除结合古越语底层外,汉语方面可能由楚与中原话两源融合而成),说明其对古吴语和古越族语言的承袭。
 楼主| 大海 发表于 2008-2-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两地具有相似的生产方式

  吴越同属江南地区,以水为本是吴越生产方式的共同特色。同样,今天的环太湖流域也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体态以至性格特征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水乡泽国决定了吴越先民相似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稻文化、船文化和渔文化等,无不说明先民创造的原始文化与水结成了不解之缘,更育成了吴越人民机智勇敢、思想开放的性格和锐意创新的作风。水对吴越文化的全部内涵,产生着十分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暑热湿润的地理气候,也孕育了吴语地区悠久的纺织业历史,在各诸侯国中属于领先地位。从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层中出土有距今4000多年的麻布,在吴江梅堰也出土有刻着蚕纹的陶壶。这些,都表明吴地的人工养蚕、纺织业源远流长。根据西汉刘向所撰的《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人就开始把刺绣工艺应用于美化生活。吴王诸樊在位期间,贵族已普遍穿戴锦绣。而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苏绣,更是以其精巧细腻绝伦而成为吴地刺绣的杰出代表。而身在越地的杭州,更是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其良渚文化出土丝织物距今有4700多年。悠久的纺织业历史成就了今天江苏和浙江纺织工业的发达,江苏的无锡和浙江的绍兴都是著名的纺织之都。
  在青铜冶铸方面,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其中春秋各国武器之精良莫过于吴越。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当时有“吴王金戈越王剑”之说,即可想见。大家所熟悉的干将、莫邪、欧冶子都是当时著名的制剑师。干将是吴人,莫邪是干将的妻子,欧冶子是越人。干将和欧冶子是同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在青铜冶炼方面的传统造就了江浙地区制造业、工商业的发达,具体来说江苏地区更注重工业,浙江地区更注重商业,手工制造业的发达也使江浙地区最早萌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楼主| 大海 发表于 2008-2-2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两地具有相近的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是一种非制度、不成文的文化现象。“相沿成风,相习成俗”,它是历史的积淀,有很强的因袭性。相似的生产方式对相近的生活习俗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社会发展缓慢,更使生活习俗十分稳定,成为鉴别族属的一个十分显眼的标志。
  对于吴人断发文身的习俗,《史记》卷册一《吴太伯世家》有如下记载:吴地称荆蛮之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蛮民“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对于越人断发文身中国上古时期的不少古籍对此有众多的记述,如《墨子?公孟》载:“越王勾践,剪发文身。”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越人或其后裔民族,其文身的居民大多是居处海滨水际的操舟弄水之人,这和中国古籍所谓的“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的说法是有一定关系的。同时,从已经掌握的考古资料也可以得到证实,鱼图腾、蛇图腾,是吴越共有的宗教信仰。
  “断发文身”、“不冠不履”是吴越的共同习俗。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海滨和水网地带,日日与水打交道,不能不如此。《韩诗外传》有则故事,说越王派使者出使楚国,楚王侍者出,谓不冠则不得礼见!使者即反唇相讥,谓上国使者去越,可不可以也断发文身才得以礼见?《韩非子?说林》也有则故事,说有鲁人会做鞋,妻会做帽子,他俩欲迁往越地,邻人说,那你们一定会穷死的!因为越人赤足,鞋子没生意,越人不戴帽子,帽子也没销路。
  文献中关于吴越同俗的记载还不少。如饮食上,都是“饭稻羹鱼”——以稻为主食,捕鱼虾做菜熬汤。在葬俗上,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特有的埋葬方式。又如《尚书大传》说:“吴、越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男性与女性在同一条河里沐浴,是吴越地区的风俗。
  综上,由于同宗同族、相似的地理环境,使得吴越在语言、经济生产、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多方面都有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存在。吴文化与越文化之间也许可以用“大同小异”得以概括。
  即使在看起来不可能相容的政治上,吴越也曾经实现过一体化,从而实现了吴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的全面的一体化。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其创立者为钱镠,都城为杭州。强盛时拥有十三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在当时的南方诸政权之中,吴越国是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在钱王“善事中国,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指导下,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手工业、商贸业和文化事业,扩建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终于使吴越的经济和文化站在了五代诸分裂政权的前列,也使钱王成为这一重大转移的重要功臣和开拓者。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始自钱王开创的吴越时期。“五代之际,天下纷扰,杀人如麻,独吴越人民安居乐业,百年不知兵戈”,吴越百姓免受了战乱之苦,过了一段太平富裕的日子,钱王还带领吴越人民凿平钱塘江中的暗礁以利通航,重视农桑,发展经济,使吴越国富甲东南。
成根 发表于 2008-2-2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饭稻羹鱼、鱼图腾、 断发文身、不冠不履......形成吴越两地源远流长的渔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6 10: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