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人们一般会使用三种语言:四川话、普通话、椒盐普通话(即川普)。《吃在成都》的主持人飞哥得意之处,就是能在成都的广播节目里熟练使用这三种语言。
2002年5月,飞哥是四川经济广播电台晚间节目主持人,也是电台部门主任,必须每天呆在台里签字写报告,既然来都来了,索性做档节目。下午5点是每个电台的垃圾时间,台里领导也乐得让他拿去,只要3个月内有广告就可以了。当时电台节目大部分是医生讲座,他想做一档跟“性”有关、跟治疗没关的笑话节目。但下午5点这个下班的点,怎么都不像能讲“性笑话”的时间,“吃”无疑是最保险的内容。
“某某农家乐,纯情土鸡不抹口红,野生鱼没看过电视;三只耳的火锅鱼锅底,潜伏了5480粒海椒、6640粒胡椒。”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的飞哥操着四川话开张了。大部分成都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能说四川话就绝不说椒盐普通话,能说椒盐普通话就绝不说普通话。普通话一直代表着电台的权威。在权威媒体上听到纯正四川话,给成都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亲切,还有权威对成都文化的认可。
不到一个月,《吃在成都》就达到了台里“要有广告”的要求;几个月之后,飞哥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又增加了一个兰妹儿;不到半年,每天一小时的《吃在四川》创造了160万元广告收益———当时整个电台收入加起来不到200万元;一年之后,电台将飞哥、兰妹儿安排在两个不同的频道同时间播出《吃在成都》,160万元的广告收入变成了300多万元。
“没有四川话就没有《吃在成都》的今天,《吃在成都》救了整个经济广播电台。”飞哥说。2003年,因为这个节目收听率太高,四川经济广播电台重印了节目广告表,原来下午5点的垃圾时段,广告价格被重排了特价,凡是有这个节目播放的电台就会提高广告单价。另外一边,采用地道京腔播餐饮节目的成都交通台,收听率和广告价格一路下滑,一直处于劣势的四川经济广播电台终于打了翻身仗,听交通台的听众也改听经济台了。成都交通台不惜代价将飞哥和兰妹儿挖到交通台来,同样的时段、同样的内容,让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受到飞哥、兰妹儿启发的电台、电视台,纷纷将节目从偶尔用成都话,变成了偶尔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还是高四川话一等,如果全部用四川话说就把他们说水(意为变得不值钱)了。”为了让各个阶层的餐馆都能参与到这个节目中,飞哥会用语言去区分餐馆的档次:100平方米的小店,用带俚语词汇的四川话讲,比如“你娃去嘛”;100平方米以上,2000-3000平方米以下的川菜馆,用普通话词汇、方言语音语调的四川话介绍;店面精致、有些小资调调的餐厅,用椒盐普通话和京腔结合的休闲普通话;观众听到纯正普通话的时候,一定是在介绍正统西餐厅,然后转到椒盐普通话,再过渡回四川话;真正的椒盐普通话,通常是在跟打热线观众对话时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