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城镇位于黄淮海平原北端,安徽省西北边际,距涡阳县城北30公里,东临石弓镇,南接马店
集镇,西靠新兴镇,北与河南省永城市及本省濉溪县接壤,素有鸡鸣闻两省、犬吠听三县之说。辖
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11个自然庄、197个村民小组、12800户,总人口58600人,总面积105平方
公里,可耕地124000亩,98年被省评为农业百强镇。
丹城镇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境内有一小山---齐山,古包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越我
镇,宋代包拯陈州放粮时曾疏渡此河,用以运粮济民、民感其德,故称包河,本镇大、中、小沟密布
,自然水资源丰富;涡阳至永城的涡永油路贯穿南北,永城至青町的永青铁路从丹城东部穿越,通向
邻邦乡镇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方便。
丹城镇因镇政府驻地丹城集而得名,虽是普通集镇,却也是一座历史古城,据<<涡志>>和<<宿州
志>>载,周期太子王子普曾炼丹于此,故名丹城,亦云。古有一相王居此,曰:相城<小国都>,道教
鼻祖老子李耳生地张老家,系相城辖,老子常在此炼丹,故名丹城。
丹城镇革命老区,是原新四军四师的主要活动地,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八年,彭雪枫师长在豫皖
、苏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丹城抗日民主政府和丹城区人民政府,辖丹城、石弓、马桥<现
河南省>重兴算十二个乡。解放后,先后在丹城设立区人民公社、乡、等,一九九七年元月二十日,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丹城乡,设立丹城镇。
现在的丹城虽原貌已改,但名胜古迹颇多,境内有“包河、新四沟、关阁、龟腚、泥堡府、花
山子与钓鱼台,九高十八洼等,包河公园占地二十亩,布局合理,乔灌结合,错落有致,花草相映,
小桥风亭,水天一色,是与涡阳老子庙遥相呼应的游览胜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丹城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南,精诚团
结 、奋力拼搏、与时俱进,丹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作物种植区域化,栽培技
术科学化,农田林网化,耕作机械化,生产服务系列化,产出优势高效化,初步形成了东部禽烟菜,
中部药果棉、西部粉蒜和水产的生产新格局,通过农业的综合开发,便农业、牧、副、渔业达到了优
化组合,联姻互补,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之路。二00四年农业生产总
值1.1亿元,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发展迅速,劳务输出收入逐年增加。二00四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2340元,农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 本帖最后由 ltvt2a5wo 于 2008-1-25 21:0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