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在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象鼻山,简称象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明代孔镛有诗赞道:
象鼻分明饮玉河, 西风一吸水应波, 青山自是饶奇骨, 百日相看不厌多。
相传天皇玉帝带领天兵天将途经桂林,把这里的房屋田地几乎踏平。这时,队伍中的一头大象不幸病倒,玉帝便弃之不管,继续前行。桂林有一位医术高明的老医生,看见大象很可怜,便为它治疗。大象病好之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决心留在人间,帮助桂林百姓重整家园。玉帝知道后大怒,派天兵来抓神象治罪。大象与天兵奋战数天,在一次战斗间歇,大象血迹斑斑,口干舌燥,来到漓江边饮水,拖塔李天王乘机悄悄用一把宝剑从大象的背部插入,大象死了,但没有倒下,永远留在桂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象山及象山宝塔。
在象鼻山的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东西穿洞,高大明亮的洞底,旅行家徐霞客曾有描绘:“飞崖自山顶尺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城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莹波,象山水月之称以此。”每当月朗清风,水平如镜之夜,水月洞倒影,酷似一轮皎月浮江,江中二圆月并浮,一幅“水底有明月,水上明白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绝妙意境,这就是桂林最富盛名的标志性景点--象山水月。山顶有明代所建普贤塔, 为喇嘛式实心砖塔, 高13.6米。基座北面, 嵌有青石一方, 平雕“南无普贤菩萨”之像。远看塔似剑柄, 又像宝瓶, 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象鼻山与穿山、塔山分布漓江两岸, 山形、塔影、明洞构成美丽的“三山景色”。穿山月岩与象鼻山水月洞远近相映, 呈现“漓江双月”的奇景.
1986年依象鼻山辟建象山公园,园内以象鼻山为主体,还有“象山水月”、仿古建筑云峰寺、爱情岛、明代建筑普贤塔等景观,象鼻山是桂林重点的旅游景点。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象山记》中写道:粤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则又其奇之甚。已故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同志曾说:“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有道是: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