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王涣、王木延:父子双进士

[复制链接]
xuqingsong 发表于 2007-12-27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象山虽然处于山陬海氵筮之地,但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父子双进士的奇迹。这便是明代嘉靖年间弘治丙辰(1496)进士王涣和他的第三子、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进士王木延。
    王涣,字时霖(《两浙名贤录》作汝霖),象山人。其祖在明时,博学有高行,以贡历任新华(疑县名当为西华或江华之误)、奉新令。父京,字大中,为漳州推官,王涣为其次子。王涣中进士后,授福建长乐知县。持廉秉公,不畏豪强,豪右触禁,无所借贷。长乐地方吏治整肃,风气一振。王涣是一个勤政为民的知县,在长乐这个海徼之邑作了大量为民实事,百姓是有口皆碑。他赈灾饥民,修筑斗门、福田、章阪、童溪等塘坝,捍海卫田。长乐县临海,海上航渡经常要出现船翻人溺的惨剧。王涣看到这种情况,便在渡口江亭上刻上潮候图,告知潮汛时刻,并以政府的名义禁止夜间航渡,努力减少事故的发生,他修葺学宫,重视教化,一时声誉鹊起。
    由于政绩斐然,征授监察御史。正德元年,太监谷大用、刘瑾专权。王涣借天象灾异,上书皇帝“应天要事”五条:一曰崇圣学以正君心,二曰申诏令以终大孝,三曰公赏罚以服人心,四曰绝内批以防欺蔽,五曰节财用以恤民穷。这五条中,许多是针对宦官刘瑾等人。刘瑾读到“绝内批以防欺蔽”这条时,勃然大怒,当即把奏疏掷到桌上,气愤地说:“一个小小的御史,竟敢如此大胆!”王涣并不畏忄瞿,重又上疏,参劾宦官,他说:“救乱之道,贵防未然。汉党锢、唐甘露之变,其由来岂一朝夕之故哉!皇上不亲庶政,使刑余传奉,窃弄威福,臣恐祸有不忍言者。”奏疏词恳意切,并弹劾谷大用、刘瑾、马永成、魏斌、张永、邱聚、高凤、罗祥等八党,乞诛以谢天下。王涣又劾御史韩福、将官王佐未能履行职守;劾都御史王王景与浙江布政毕享因赈济而奸利,有失宪臣体;建议守边官吏与当选强壮有力者以威四夷,不宜开“告远”例等。由于王涣刚正不阿,许多人视其为眼中钉。第二年,都御史刘宇秉承刘瑾旨意,劾涣失报,逮下诏狱。“大杖高枷,惨于炮烙,公竟不死,筋绝骨铄,始系诏狱。”王涣庭杖至百,削职为民。及至刘瑾诛,忤瑾者都起官大用,独王涣复官致仕(退职),原因是当年被王涣弹劾的王王景在铨部阻挠,于是“庋阁不行,遂摈以老”。
    王木延,字子长,又字同野,王涣第三子,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进士。廷对万余言,辞多剀切。观政礼部,值慧星变,慷慨上疏。直声震辇下。其疏曰:“礼部精膳清吏司办事进士臣王木延谨奏,为陈悃诚,以裨圣治,以回天意事。……乃慧星之见,两岁凡三,岂上天深爱之心,眷顾诚隆,而为此垂示乎?……天人同心,上下一德,何变之足患耶?虽然,臣窃以为弭灾之道,不惟其名惟其实;观变之道,不于天必于人。为此不避严诛,俯摭愚见,分为六事,上渎圣听,伏望陛下采择之。一曰慎独。……二曰寡欲……三曰防微……四曰广言……五曰备边……六曰司乐……”此疏借慧星出现之天象,向皇帝上奏六条建议,表达了“观变之道,不行天必于人”的唯物观点,表现了关心国事的精神。第二年,授中书舍人,奉诏谕江南,“诸郡县所司率引事故致赆,尽却之。”擢兵科给事中,改工部营缮司员外郎,督修大内城。十六年,进本司郎中。时皇太后崩,议迁睿庙合葬,忽而又更改前议。王木延上陈“可迁者三,必不可改者四”的理由。时大工繁兴,岁计所费数百万。王木延不怕得罪主事,力请罢主事所议,省国费以万计。并议罢云贵之采木等。后升江西左参议,提督粮储,行一条鞭法,夙弊尽革。后转山东副使,备兵徐州。开屯粮,谨军堡,勒定赋役规则,造东部浮桥、决砀山水  沛县城,大修学宫,置东西两馆养文武士。民安居乐业,遂有江南富庶之风。又发粟赈萧县饥荒,利泽尤著。间有贼乱,王木延檄指挥陈祥击破之。贼败西奔,复会诸道兵合击,贼遂授首。又有贼居虚砀中为民患,木延猝入其巢,缚以出。扬子江贼劫官、民船,操江不能捕,木延授计获其首领,余党解散。王木延以知兵闻于朝廷,欲授边方重任。二十七年,迁湖广参政,徐州哭泣挽留而不得。后终因亢直忤巡御史,被劾免冠。
    王梃事亲孝,律己严,年八十高卒。
    王涣、王木延父子双进士,且为官刚正不阿。为象山科举文化增添了一段千古佳话。

(张利民)
小帅 发表于 2007-12-2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
空子 发表于 2007-12-2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山历史上,能人异士不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5-1-22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