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血管性痴呆自我调节的九个方法。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农村人 发表于 2013-1-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药在防治血管性痴呆的研究中,应放眼于老龄生理衰老这个根本背景,它的自组演化能力、流通调节能力都在走下坡路,切不可因医疗手段加快其下滑趋势。病人为本、医工为标,上工守神、粗工守形,要尊重病人自身的调节能力,中医药生生之道,追求的是人自身的自组演化调节能力改善和发展之效。
    ——《中医学之道:陆广莘论医集》
    国医释读
    血管性痴呆,顾名思义,是由血管病导致脑梗塞造成的痴呆,一般在50~60岁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其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等,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情绪变化,无明显的痴呆,所以常将此表现称为“脑衰弱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面肌麻痹、失认、尿失禁、偏瘫、凭空听见声音(幻听)、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幻视),或情感脆弱易激惹、哭笑无常等。
    对于本病的治疗,陆教授主张要放眼于老龄生理衰老这个根本背景,坚持“病人为本,医工为标;上工守神,粗工守形”的原则,充分尊重病人自身的调节能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来说,他为患者自我调节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人老先老腿,下肢无力少动导致大脑慢性缺血缺氧。坚持走路和热水泡足,按摩涌泉穴和足三里,可以改善大供脑血。
    2.气功和太极拳锻炼,意守丹田和腹式呼吸,可改善大脑血流供求矛盾。
    3.有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要注意避免低血糖,按摩内关与腹式呼吸偕同,可以改善心律和血压调节。
    4.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延迟唾液分泌的退化,也有助于延迟衰老过程。
    5.为了促进两侧脑半球功能的协调,培养音乐、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兴趣,调动形象思维。
    6.乐天知命,培养正性思维和正性情绪。
    7.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宁可稍高些也不要压得过低。一切降低功能代谢的药物不要长期服用,抗凝剂和活血化淤药不要堆砌和久用,以免外源性抑制导致内源性激发作用,反而促使血栓形成。
    8.减少静脉滴注,以避免微栓子造成梗塞。
    9.医食同源和药食同源,把医药与食物养生齐观,作为养生因素,不只是直接补充营养。
    健康回音壁
    由于血管性痴呆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任何积极措施只能达到延缓病程进展、减少功能退化的目的,因此重在预防。预防血管性痴呆必须从年轻时做起,从预防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脑动脉硬化入手,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不嗜烟酒,调节饮食,防止过度肥胖;还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到了老年后尤其要不断学习,加强记忆力训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0 14: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