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小鸟 于 2012-3-6 13:53 编辑
“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近几天的闭门思过,深深领教了!
对俺来说,“文学”两字,望而不敢涉。作为一文盲,需从头开始学,确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压迫感。
息瑕无事,总觉得学些知识有益的,久而久之,迷恋于文字游戏,常常错字连连,答非所问,言不达辞。唉,令人啼笑皆非。几乎是傻冒一个。
话转正题。最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以作参考作上几笔。罗卜,青菜各有所好。
从史记可据,科举始于汉代。较为详细的记载是明清两代。清代科举考试的资格,先参加童试,人称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功名”起点俗称秀才。
生员三种,每年由学政考,按成绩次第依次升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名额限制,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新入学的为附生。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乡试。二,会试。三,殿试。
乡试每三年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大比,亦称秋闱。乡试考中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可称礼闱,也可称春闱。参加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位称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等。其实文字功底也举足轻重的,一手好字是必要条件,当时都用毛笔字书写,字字清晰。不象现在,有些大学生写出的字细如蚁屎,大如象祖,令老师发怵。所以,古代的大家闺绣,书香门第,必须学好琴棋书画文墨四宝,言食行坐四相也比较重视。虽说顽劣是孩童的本性,不成规矩何成方圆?
古人云“三岁骂娘娘会笑,廿岁打爹爹要哭。”事实,在这本未倒置社会里,道德观念已与时代背道而驰。“文明”为此而朦胧,昨天是学“雷锋”日,媒体、新闻大肆宣扬,结果如何,作为小人物不敢妄言!
学为所用是目的,但是多数人出于功利为目的,学已成一种形式和时尚,提升个人地位的阶梯,人品难以在此衡量。古也如此今也延沿,世俗不可改,人必须学会适应。
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投好娘胎。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品相上过不去,四书五经的八股文怎么出类拨萃,会试绝对通不过,送个其貌不扬的推荐给皇上,哪位考官会给自己仕途开玩笑?
现在也如此,招聘热门的行业局限于身高,品相的制约。某些行业照样是内定的,最终解释属于本部门,容你没商量。
背靠大树可乘凉。古代当官必须向实权的大官呈帖拜门生的,因为,状元是无职权的,只授于翰林院修撰。儿时,看古戏,总认为状元是很大的官。其实,那是戏说,误人子弟的误导,这或许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假如一个没背景的状元,别说做京差青云直上,僻远地区混个知县已经光耀祖宗了。
不必心寒。多数人都是可悲的动物,让时代及人脉关系左右着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命运。我想,不管怎么努力,摆脱总是很难很难……
“书山自有黄金屋”,虽不会这么说,但是,家长和孩子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奔的,尤其是一些名校,根本没有节假日。累啊!
谁叫让我们生活在文明古国里,教育者是孔圣人的子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