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今人寻找蓑衣岩——蓑衣岩古篆与徐福隐象的关连

[复制链接]
甬象 发表于 2009-1-2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蓑衣岩古篆与徐福隐象的关连
倪水汶


      象山县境内有多处摩崖石刻,是见证历史的实物依据。明代石浦二湾、江心寺岩壁题刻、清乾隆间丹城石屋摩崖题景石刻都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尚有唐罗隐“东谷”题刻、秦蓑衣岩古篆石刻,因年代久远实物湮没而渐被人们所淡忘。在对徐福隐象航日史实进行科学考证的时候,蓑衣岩秦代古篆是否存在,与徐福隐象有否关连,作为旁证因素,对其研究,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9-1-2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文献考证

      民国《象山县志•金石考•古篆》有如下文字记载:
      “宋宝庆《四明志》:蓬莱山西麓蓑衣岩上有古篆数行,不可识。《浙江通志》引《名胜志》:炼丹山西麓蓑衣岩壁,篆书数行,了不可识。今邑人王醒华云:登山遍访不获,如岣嵝碑矣。”
      王醒华,清末附生,丹城人,是民国《象山县志》的采访、校刊工作人员。笔者认为,作为生员文人的王醒华,在当时的条件下,未必访遍炼丹山的一角一落,亦许尚有疏漏未涉之处;最则,清末民初,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蓑衣岩或有被毁灭的可能,导致古篆“遍访不获”。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能说志书所记是失实无凭的。
      蓬莱山是县治(丹城)城北凤跃山的古称,因“屹如象形”改名“象山”。炼丹山是蓬莱山西麓胜境,誉为仙壤。因有徐福炼丹典故,才被后人命名为“炼丹山”的。蓑衣岩则是一处岩崖巉石,位于炼丹山西腹的蓬莱溪上源石屋山东南侧下的幽壑之中,其形状既像“蓑衣挂谷”又如“奔牛突崖”。
      丹城北门清乾隆十九年进士姜炳璋是蓑衣岩古篆的见证人,他写的《蓬莱山九咏•蓑衣岩》古诗,对蓑衣岩和古篆有形象了然的描述:
      “群岩似奔犊,巉石挂衣蓑。
      中有数行书,不类隶与蝌。
      讵缘石鼓文,零落在山阿?
      昭谏留题处,到今谁补戈?
      何年披蓑翁,画石斫生鼍(音同‘舵’)。
      横空势欲攫,截铁散枝柯。
      神物不敢觑,况敢云临摹?”
      诗中开头二句是写蓑衣岩的形状环境,简约明了。其后观察岩上古篆:既不类隶书,又不似蝌蚪文,也不是石鼓文,是看不懂的文字,令其吃惊叹绝。接着探究是何年何人“画石斫鼍”?最后表达惶惑和崇敬之感,对古篆既视之如“神物”,又不盲目“临摹”。
      笔者认为,只有亲历其境者才能写出如此鲜明确切详尽由衷的诗句来。姜炳璋生平最重实事求是,对旧志文献所载的史料或古迹,他都要作周密认真的调查考证和评说。姜炳璋与主纂民国《象山县志》的陈汉章,是象山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合称“象山二章”,他们既是徐福隐象航日说的积极宣传论证家,又是对《灵验记》“陶宏景遗真蓬莱观”提出质疑批驳的反伪求实雄辩者。所以说姜炳璋所作的《蓑衣岩》古诗是值得采信的。
      另一位见证人是乾嘉时期的象山名士倪象占。他才识渊博,曾分纂《大清一统志》,被二次选列迎銮(迎侍乾隆南巡),著述《蓬山清话》有弥补乾隆《象山县志》疏漏的功用。倪象占也是肯定徐福隐象航日观点的吹鼓手,有“见泊新罗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遗真只在蓬莱观,能信楼船到祖州”的诗作。他在对蓑衣岩古篆进行考察后,也是迷惑不解,发出“若解蓑衣岩上篆,真名应在应真乡”的感叹之语。
      其实,对蓑衣岩古篆持肯定观点的文人墨客尚有很多,不一一介绍。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9-1-2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民间调查

      笔者作社会调查时,从丹城方井头、西门、北门诸村知情老年村民处获悉,志书文献记载的蓑衣岩与民间称呼的水牯岩所在方位基本一致。姜炳璋诗中描述的蓑衣岩形状环境与村民所见水牯岩外形周边地貌也基本相符。水牯岩位于石屋山东南侧山谷的悬崖下,是一座横倚丹山坑(即蓬莱溪的上源)溪流之上的悬空立岩,底座横、阔各约有三米,高可四米,峻峭凌空。在一定方位观望,犹如一只雄壮的水牛在奔跑,故被称呼为“水牯岩”。听方井头老协会方志荣老人描绘说,水牯岩顶部即牛头,看得出有牛角、牛耳的模样,他曾爬上岩顶去探奇。由此推断水牯岩即是蓑衣岩。
      据方井头村现任村委会主任吴忠兴(系浙江省业余文保员)提供,该村曹明斌曾经爬上水牯岩之顶,并且看到过岩上的字迹。据此线索,笔者与曹明斌联系询问,老人尚能回忆往事说:“我少年时候常要到水牯岩一带放牛砍柴,也要去爬爬水牯岩。一般人是很难爬上岩顶的,我爬岩时,难从正面爬登,改从岩背后爬,顺着岩间空隙‘阶格’,趴跗攀援着才登到岩顶,岩顶倒也平滑,可以看到岩面上刻着一些难以辩认的古写文字,我只读过几年小学书,当然看不出有啥意思。我想,和我一样爬上水牯岩看到刻字的人,肯定还是有的,只是现在想不起还有何人……”由此,更能证明水牯岩即是蓑衣岩。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彭姆岭盘山公路,路基越经丹山坑谷,石屋山下,水牯岩就暴露在公路北侧的高坎上了。有人在建筑坟墓时,贪图取石料方便,就将这座公路边悬空立着的水牯岩采打了,并且没有留下岩基的痕迹。难怪八十年代,丹城镇城建办公室组织人员去石屋山一带寻觅蓑衣岩的所在时,结果是不见踪影空手而返。笔者近日邀约了吴忠兴,登上石屋山下的丹山坑,寻找到昔日水牯岩的原址,景况已非昔日。站在岩址俯视东南山下,蓬莱观和丹井的方位历历在目。吴忠兴不无感叹地说,打石人要是知道水牯岩的来历,也不会把它打掉了。
 楼主| 甬象 发表于 2009-1-2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探究谜团

      古人书面和今人直面提供的证据,可以确定蓑衣岩古篆是象山古文化遗存物,可惜已被毁灭!为何古篆“了不可识”?又令有真学问的姜炳璋、倪象占辈望“篆”面壁呢?这个疑问,从未有人去探究过。
      笔者在1998年与闲侃君合作撰写《姜毛二公》,曾经尝试探讨解答这个问题。现在通过对徐福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推敲起来觉得有了眉目,与徐福隐象史实关连,即能揭解这个千古谜团。
      已有大量文献资料证实,象山丹城炼丹山下的蓬莱观(即“棲霞观”)、丹井(即“透瓶泉”)、丹灶(即“金银台”)、古柏(即“秦时树”)是徐福隐象时的文化遗存物,通过上述考证,蓑衣岩古篆也应列入其中。因为徐福隐象时期,秦始皇命李斯制小篆以统一六国文字的举措尚未被全国接受,六国文字仍然在局部地区或民间流行。而在“焚书坑儒”后,作为文字依据书面存在的六国文字一概付之燹炬,不复面世。所以,徐福(或徐福一行)在蓑衣岩上留下犹似岣嵝碑字迹的古篆石刻才致后人所不识了。
      由于历史变迁,世事动荡,很多旧迹相继一一消失。徐福隐象遗留的旧迹中,蓬莱观在宋代就被改称为棲霞观,在明代迁移了观址,至今已废。丹灶址后人曾建炼丹亭,惜在1958年秋遭火焚。被姜炳璋称为“秦时树”的古柏,也被砍伐了。蓑衣岩及古篆石刻因采石而无踪影。现在唯剩有丹井一方,被列为秦代文化遗存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谓宝中之宝!

      笔者认为,在建设象山文化大县之时 ,挖掘徐福隐象文化,宣扬徐福东渡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应该在考究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规划。由政府牵头,社会协力,恢复徐福当年隐象遗迹,如重建蓬莱观,整顿规范石屋山、圆峰山庄等景点,打造凤跃山风景游览区,为历史为子孙后代补还瑰宝。(2007年5月25日初稿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4 16: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