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莹钰 (一)古词汇的保留宁海的俗语通俗、生动又充满着地域性,除此之外,它还保存着一些古汉语词汇。“娘忖儿,路样长;儿忖娘,箸样长”中的“箸”,是筷子的意思,《礼记·曲礼》中就注“羹之有菜者用梜”为:“今人或谓箸为梜”。说明春秋时期箸有了筷子的含义,宁海则沿用到现在。还有“六月蛏,剩根筋;八月鳎,壮如鸭;八月廿三蝤蛑棕”中的“鳎”和“蝤蛑”,“鳎”是指“箬鳎”,人们称之为比目鱼,而宁海人的说法“鳎”则是它的真名。宁海的青蟹名气很大,三门青蟹节的青蟹大多数取之于宁海的越溪、一市等三门湾地区,宁海人叫青蟹就是“蝤蛑”,而这恰恰就是青蟹的真名,青蟹只是从螃蟹的外壳是青色的特点所起的别名。再如至今未进化的远古野生海洋动物“鲎”,所有人都不知其为何物,而宁海人将“雨后复斜阳”时天空中所出现的彩虹叫做“鲎”,非常正确,意指彩虹和“鲎”的一些相似点。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许多古词汇已经消逝在时光中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还称呼青蟹为“蝤蛑”,称呼彩虹为“鲎”,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语言中已经没有“蝤蛑”和“鲎”的说法了,大多数也不知道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再比如“锄头刀锲铁耙锄,草刮田圈牛扼犁,水棍拗棚汤草桶,稻桶遮阳秧络耙,脚箩米具糠噬拐,麦篥团空竹畚斗,蜂筒捣臼砻磨碾,矸头踏对铁火楸。”中列举的这些农具,当社会进步,单纯的粗放型农业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经济支柱时,这些农具都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年轻的一辈不仅没有机会见到这些东西,连名字都不会念了。所以拯救方言是刻不容缓的,各种文化的融合是增强了语言的丰富性,但是也使得一些不常用词汇渐渐被遗忘了。 (二)行政设置对宁海方言的影响宁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属临海郡。唐神龙二年(706),析置象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属台州路。民国元年(1912)直属浙江省,三年(1914)属会稽道(治今宁波市区),十六年(1927)直属浙江省。二十一年(1932)属浙江省第五特区(治今临海市)。民国二十二年,改属浙江省第四特区(治今宁波市区),二十三年属临海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划海游等17乡镇归新建的三门县。1949年宁海解放后,属台州专区,1954年属宁波专区。 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 1958年10月撤宁海,并入象山县,县治设力洋,后移原宁海城关。 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属宁波专区。由于宁海坐落于台州和宁波的交界地带,自近代以来反复隶属于宁波和台州,语言上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箸”这个字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行政设置对宁海方言俗语的影响,台州人称筷子也是“箸”,而宁波人则是称为“筷子”。再比如“我”这个字的发音,宁海北部地区如西店等受宁波话的影响较大,宁波话称呼“你”为“侬”,宁海北部方言在称呼“我”和“你”的时候都说“我侬”“你侬”,而宁海中部和南部即称“我”和“你”。总体说来,由于宁海在历史上更多时间是属于台州的,所以受台州话的影响比较大,如“望”字,台州讲“茫”,宁海人同样讲看护山林也为“茫山”。 (三)修辞手法的使用再次,宁海方言虽然“俗”“土”,但是却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它们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不禁感叹起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来。比如“三年勿养猪,敲泥篰呀天嘶。”就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土壤实在是太硬了,连敲泥软化泥土的篓子都叫苦连天,叫得声嘶力竭了。运用拟人手法的还有“茶山戴帽,海水晒燥;茶山脱帽,大雨来到。”把大雾比喻成大山的帽子,起雾是戴帽子,雾散是脱帽子,事实上当起雾时站在远处,雨雾缭绕的山顶还真像是戴上了一顶白蒙蒙的帽子。 除了拟人之外,夸张的手法在宁海俗语中也经常被用到。夸张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使用得当会有让读者忍俊不禁的效果。如“做生活冷缩缩,吃饭汗吃出。”就是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懒惰的人,这个人干活的时候就不愿意动,缩手缩脚的,而到了吃饭的时候呢,却连汗都吃出来了。“独个宝,当头六月着夹袄。”也是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长辈是如何爱惜唯一的孩子,把他当作宝贝,六月大热天的怕宝贝着凉给他穿上夹袄,除夸张手法的使用外,这个例子中还包含了点反讽的意味。 除了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等外,宁海俗语中还有许多其他修辞手法。比如“东门漓卤滴浆,西门大棒夹枪,北门珍珠宝贝,南门瓜瓠茄菜。”是使用了排比。而“大蛇欺小蛇,小蛇欺蛙蟆;蛙蟆欺蚱蜢,蚱蜢欺稻虾。”则是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5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