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今矗立在塔山之巅的文峰塔 吴伟峰 摄 吴国华 澄河细縠①漾和风,高塔凌霄奠震宫。 尤是巽山宜挺秀,谁从旧址耸②文峰。 钱注:县署东有东澄河,西有西澄河。形家云“龟以止象,河以养龟”,黄氏润玉《简要志》亦云。青龙塔,在宾阳门外沙溪之东,为邑甲方,雍正间,令张公珽修。文峰塔,在治东南城隍庙左,嘉靖三十五年令王厢建,万历八年令曾学孔围垣。邑人周希程略曰:“……”③按:我邑昔日科第颇盛,自文峰塔圮后,日渐不振。文峰果有关于地运耶!振而新之,尚有望于贤父母焉。 澄河,由钱注可知,乃指象山县府东西两侧的东澄河与西澄河。两河虽至今犹在,但形貌与水质已远非昔日可比了。如今之两河,与其说是河,还不如说是小小池塘;视其水,更远难称“澄”。若翻阅民国志中象山旧时地图,可见原两河之水汇于县署之前,继而沿县前街方向曲折南流。所谓“龟以止象,河以养龟”,乃指两河之来历。据《简要志》即《宁波府简要志》(明鄞县黄润玉撰)所记,当年挖此两河,是出于对县治风水的考虑。因为象山县署正好坐落在“象山”之象鼻上,形家——“风水”先生以为象鼻好动,为使县署基础稳固,风水永驻,遂对县治“筑基为龟形”,“取象逢龟则止之意”。而龟是两栖动物,生性喜水,故挖东、西两河以养之。 本诗首句写东澄河与西澄河,次句写青龙塔,后两句写文峰塔。而要读懂此诗,关键是首先要知道象山从前有两座文峰塔,且本诗所涉之文峰塔并不是指建于塔山之上的文峰塔,而是指明万历八年建于县治城隍庙之左的那座文峰塔。那么为何要在城隍庙边竖起这样一座高塔呢?当年,象山名士周希程于塔落成后撰《创建文峰塔记》,其中阐述了建塔之缘由。 原来,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县令毛德京造象山县城,历二年而告成。不过,城池建成后,将原位于东塘山麓的城隍庙隔在了城外。“城隍老爷”是县城的保护神,县令岂敢对其不恭。遂于嘉靖三十三年,毛德京将城隍庙迁至城内,重建于县治东南隅之“旧校场”东北首附近。嘉靖三十五年,王厢继毛德京为象山县令,以为县治东南方地势卑下,从风水角度讲不利于一邑之文运兴盛,为振兴文运,宜于东南方建塔以象征升高地势。王厢敢想敢为,很快将塔址选定于城隍庙左旁,并组织施工建造。可是,文峰塔仅造了些基础和低层,王厢便被调走了,随之整个工程就被搁置以致于废圮。时过二十年,直至明万历五年(1577),曾学孔任象山县令,两三年下来,他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官声颇佳。但令他遗憾的是象山科第不盛,文化落后,远不及鄞县、慈溪等地。曾公便决心以振兴象山“斯文为已任”,再出点政绩。一日,他召集数位秀才座谈,慨然道:象山在校(学宫)学生不少,才艺水平亦不在鄞、慈之下,可每逢科考,中者寥寥。为何呢?听说自城隍庙迁建以来,压了县署东南方向上学宫(孔圣殿)之文脉,因县署孔圣殿及城隍庙三者正好以次处于巽方(东南方)一直线上。正由于“文笔峰不起,则士风不振”,所以,将庙搬迁,建造文峰塔,是当务之急。但迁庙尚无合适地址,而建塔却有原来旧基,可增其制而筑之,此乃我不可推诿之责任! 现在看,这位曾县令积极创建文峰塔的初衷含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其实不足为怪,这是封建旧文人、旧官僚中较为普遍的思想观念,是当时历史和时代的文化局限。对此,后人不宜苛求。何况曾公当年说到做到,他不仅广泛宣传、发动募捐,还首先带头捐献自己俸禄,精神不可谓不嘉。结果未逾一年,文峰塔便高高耸起,曾公也因此名入碑记,流芳于志书。 大概自文峰塔造起后,象山文运确有好转。“我邑昔日科第颇盛,自文峰塔圮后,日渐不振”。诗人之按语可以为证。不过,这样一来,当年为县治之安危而费尽心力造城的毛德京倒了血霉,因其迁建城隍庙一事,被后来的象山民间七传八传,敷演出一些“毛知县破象山风水”的荒诞故事。为抹其黑,还给他戴上“严嵩党徒”的高帽(民国县志:今俗盛言毛公破象山风水,无稽之言当辟也)。说实在,按现在的观点讲,毛氏造城,是县府领导扎扎实实为民干实事;而曾氏造塔,倒像是地方官员耗巨资建“形象工程”,可谓务虚。 至于塔山之上的文峰塔,史上亦称塔山塔。民国志记塔山塔云:“嘉靖府志:梅溪山,县东半里,山巅有文峰塔。乾隆志:塔山,形家谓邑之甲方,颇低小,筑塔其上振之。毁则复修。”那就是说,塔山早称梅溪山,后因山上有塔,便山以塔名,又称塔山;复塔以山称,又名塔山塔。另有《东攒文塔》一诗可知此塔早先为砖石结构。诗云:“东山石浮图,崒嵂胡乃尔。谁谓九仞基,不自一拳始?”此诗为象山嘉靖十一年进士王梴所作“象山杂咏”组诗之一,文塔即文峰塔简称。首联意谓城东梅溪山上的石塔(浮图)呵,为何如此(胡乃尔)高峻(崒嵂)!王梴为曾任湖广参政的三品大员,晚年还大力辅助毛德京造城,而王厢、曾学孔造塔皆在造城之后,故由此诗还可证塔山之文峰塔,其历史要早于城隍庙左之文峰塔。 对于为何要筑塔于梅溪山顶,也许有人会望文生义地说,既然塔名文峰,那就跟城隍庙边的文峰塔一样,也是为了兴象山文运吧。其实不然,可析形家之言而证之:因梅溪山位于县治正东(甲方),“风水”上有“东青龙,西白虎”之说。一处左右有靠之地,其地表之状当有龙腾虎跃之势。形家即“风水”先生嫌梅溪山“低小”,不够神气,有损县城风水,遂筑塔以增其高,使之呈青龙飞升之象。这也让当今有人以此为据,认定塔山塔便是青龙塔的原因之一。 那么象山昔日之青龙塔是否就是塔山塔呢?钱注摘乾隆志说青龙塔位于“宾阳门(县城东门)沙溪(流经塔山西麓,现已不存)之东,为邑甲方。雍正间,令张公珽修。”由于“沙溪之东”也正符合塔山方位所在;而“令张公珽修”,可理解为县令张珽主持下重修;加之以上所说的“东青龙”之论;今人似乎可以肯定青龙塔即为塔山塔了。上世纪90年代,县人民政府于塔山重建文峰塔,置碑镌《重建文峰塔记》一文,该记开篇便云:“象邑城东有梅溪山,高90米,钟灵毓秀,明代前叶建塔其巅,东方主文,因名文峰,昔堪舆家视斯山为邑城之青龙首,故亦谓青龙塔。” 对此,笔者认为存疑可以,定论不敢苟同。理由有三:其一,“修”,在古汉语中常作“兴建,建造”之意而用。“雍正间,令张公珽修”,完全可以解释为青龙塔是清“雍正年间,由县令张珽主持建造”。而塔山有文峰塔则见于明嘉靖府志,若以此而论,两塔不属同一塔,答案了然。其二,若两塔实为一塔,则不管是乾隆志还是民国志,在记塔时理当只能作为一塔来记,至于一塔二名,只宜于记述中加以阐明,这应是写志者行文的基本规矩。而两志对两塔均分而记述,足见两志编纂者从未认为两塔同为一塔。其三,“昔日堪舆家视斯山为邑城青龙之首,故亦谓青龙塔”这是今人将自己的想法先入为主,用“风水”中现成的“东青龙”之说去套出所需之结论。因为遍查以前县志相关条目,均无此说,如此立论不合逻辑,有臆断之嫌,故不足为信。 再说,“东方主文,因名文峰”,既于县志无考,且“东方主文”貌似堪舆之论,实为无稽之谈。堪舆二字,“堪,天道也;舆,地道也。”道者,说白了,无非就是客观规律,自然法则。而任何规律和法则的正确性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变或者说条件变,结论随之要变。所以堪舆家说“某某主文”,全得因地貌条件不同而异,绝无固定套语。当然,此论误导人们以为建塔山文峰塔也是为了振兴象山文运,客观上未见得不好,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是得该澄清处得澄清,还事物本来之历史面目。其实,我们的前贤钱沃臣先生以他的《澄河》一诗,加上他于注中的一句按语,已经把这个问题解答得一清二楚了。 “澄河细縠漾和风,高塔凌霄奠震宫。”诗人以首联赞美县城的祥和景象:和风吹拂,东澄河与西澄河荡漾着如绉纱上细细绉纹般的清涟。城东宾阳门外的青龙塔高入云霄,俯瞰全城。接下两句转而写文峰塔并抒感慨。“尤是巽山宜挺秀,谁从旧址耸文峰。”据童立成所撰之《建文峰塔记》,曾氏所成之文峰塔至清初“而渐颓废”。乾隆时期,塔已毁圮多时,而象山当时的科考录取率估计很糟。作者出于对本县文运昌盛的考虑,遂强调说,在县治东南隅尤需耸一座挺拔秀丽之山。以前,城内曾建文峰塔充当此山(巽山),使我县“科第颇盛”。可自文峰塔圮废后,科第状况“日渐不振”。今后,有谁能在原来的旧址上再将文峰塔高高建起,重振象山文运呵!我是要寄希望于如王厢、曾学孔前贤那样的父母官了(“振而新之,尚有望于贤父母焉”)。联系到钱氏本身就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屡试不第的不幸者,相信诗人之感慨必定发自肺腑。试问,假如青龙塔,或者说就是塔山上的文峰塔,果真是为象山兴文风、振文运之塔,那么钱氏还能写如此之诗句,发如此之感慨吗?塔山之塔,尽管冠有“文峰”之雅名,但其主要“风水功能”原非“主文”,而是为补东山龙象之不足,承担着提升县城总体“风水”质量的历史重任。至此,上述问题的答案不是了若指掌了吗? 可以令诗人于泉下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离世后三年,他生前的愿望便实现了。道光八年(1828),江苏举人童立成任象山知县,他亦把象山“科甲不振”归之于“邑治之东南隅,地卑下”。“乃重寻旧制(按原塔样式),率公钱(聚敛公款)而建之。”童氏重造的文峰塔,据民国志载,圮废于光绪八年。所以,如今之象山,年逾花甲的丹城本地人,对旧时的城隍庙多多少少尚有点印象,因为它被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但要找到一位曾听说过庙左有座文峰塔这样的老前辈,那就很不容易了。 如今,高耸于东谷湖畔、塔山之巅的文峰塔,姿美势雄,已成象山丹城的地标性建筑,亦是县城周边最令人瞩目之人文景观。塔山上的游人啊,当你站在文峰塔下,俯仰天地、游目骋怀之时,你有否想到过象山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文峰塔,其实并不是屹立于你身边的这座玲珑高塔。那座曾承担兴象山文风、振象山文运之历史使命的文峰塔,怕是要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注①縠(hú),一种有绉纹的纱。于此当读入声。 注②“耸”,原诗为“向”。笔者不揣浅陋,易“向”为“耸”,疑原诗笔误。因“谁从旧址向文峰”,非但诗意受损,且句意难通。 注③所省略者,为周希程《创建文峰塔记》一文之摘要,因于正文具体写到,故略。 |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3 10: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