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www.54xsr.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厂、墩、舍:盐业生产聚落处所 ——象山地名中的盐文化之一

已有 1139 次阅读2012-2-9 14:31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生产, 象山港, 中国

厂、墩、舍:盐业生产聚落处所
——象山地名中的盐文化之一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2月07日 09:29

如今的新桥盐场 吴伟峰 摄

    人有人名,物有物名,地有地名。所谓地名者,简言之,则是一地域的称谓或符号;而考其实质,则是一地域的自然、历史、文化、思想的一种积淀和综合的产物。
    象山处于浙江中部、象山半岛的东端,历为渔盐之乡。千百年来,渔盐的物质生产,除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之外,还产生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其影响之广、渗透之深,是人们无法估计的。就以盐文化而论,它涉及到人的意识、观念、习惯、风俗、语言等各个方面,自然也包含了地名的命名。
    我们知道,任何地名具有认知的功能,即让人们认识该地域的名称、方位,从而构成以某地域某一点为中心而形成的社会空间分布的位置、结构。这就是地名的地理功能,它属于地理学的范畴。但是地名还承担了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重任,它是历史文化的记录。如果我们洞察其中,那么我们就能捕捉到它深藏的历史信息,所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所积聚的深厚的人文感情。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地名简直是一道历史的密码,或者说是一部神秘的历史。
    纵观象山的地名,我们会发现象山的许多地名,都与她历史上的海盐生产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一个小小的地名,是一个小小的历史碎片;但是一旦综合这些小小的碎片,你突然会发现,这岂是历史的碎块而已,简直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它能较为完整地展现出这已经消逝的昨天,使我们看到象山曾经有过辉煌的海盐生产历史和曾经产生过而且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海盐文化。
    2008年,象山的“制盐技艺”(海盐生产技艺),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有幸参加了对象山盐业文化遗产调查。其中调查了许多盐村、盐场、盐民。调查中,笔者发现象山盐业生产场地分布,北起象山港南岸,南至三门湾边和南田岛许多村落,以及东部象山滨海沿线村落,经上千年沧桑变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盐业生产地名(虽然许多地名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把这些地名串联起来,则能反映出象山曾经有过的海盐生产形态和其产生的文化。本文企图收拾这些地名残片,窥一斑而知全豹,折射出象山历史上的海盐生产文化的面貌(虽然,仅仅是一部分的)。
    在象山沿海村落地名中,有许多以“厂”、“墩”、“舍”命名的地名,考其实质,探其来源,大都与盐业生产盐户居住有关系。
    “厂”,在词典里有二个义,一是指“工厂”,二是指“厂子”。可是在象山方言里,“厂”是指“山厂”、“草厂”的意思,即是草棚、草房子的意思。古代烧盐的盐民往往是逃荒、避难而来的穷苦百姓,他们无处谋生,便在盐场旁落脚,搭几间草厂,居家烧盐为业。久而久之,这个地方便以“某某厂”为名,成为一个村落。虽然与“厂”组合的地名不一定全是盐村,如许多山岙里也有许多“山厂”;但是只要是近海边可以制盐的地方以“厂”命名的村落,一考察下去,他们的先祖当初大都是以烧盐为生的,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
    溪沿厂,在今贤庠镇,古代是个盐村。
    盐厂①,在今贤庠镇。今“贤庠”即“盐厂”雅化了的谐音。早在宋代便是盐场。
    盐厂②,在今石浦镇,俗称“番头盐厂”,至少在明代便是一个盐村。
    新厂,在三眼碶西4.5公里处,呈南北向长形点状分布。宁海长街胡家出资在保城塘西南围成胡家屿外塘,塘内有72高墩。屠姓祖自台州来此择墩搭草厂定居,以晒盐为业。尔后渐成集市,改称“新厂街”。
    平阳厂①,石浦西南10.7公里处,大塘港东岸,呈块状分布。明代18个林姓人从渔州平阳迁此围涂晒盐,搭草厂定居,遂名平阳厂。
    平阳厂②,贤庠东偏北3.4公里,下寺前北偏向0.2公里处。清初从玉环迁入,搭草厂晒盐为业,均操平阳口音,为怀念故乡,故名平阳厂。
    东厂,在杉木洋村。过去是灶户烧盐处,今留有“东厂墩”名。
    西厂,在杉木洋村。过去是灶户烧盐处,今留有“西厂墩”名。
    塘岸厂,当为今塘岸头村,在石浦盐厂北0.3公里、石浦西南2.7公里处。清葛、李二姓先后从番头岙、台州迁此建村。
    象山还有“新沙厂”、“双沙东厂”、“双沙西厂”、“火灼厂”等名,均见民国《象山县志》“实业考、盐业”篇中,但具体地点不详,待考。
    “墩”,考词典,为“土堆”,即平地中高出的土地,常谓之土墩。古人制盐,先于傍海近潮之处,开辟滩场(盐田),滩场灌入海水,利用盛夏阳光或严冬西北风,滩地现出白色之泥,即为“盐泥”,用铲收起,名为“刮土”或“刮泥”,然后在“塯”中堆成圆锥状泥堆,俗称“盐泥墩”。盐泥墩下播一个竹管,下接卤池(缸),传接卤水。取尽卤水盐泥,从塯中取出,堆放于他处,形成堆积的土墩,也俗称“盐泥墩”。固此产盐区旷野上,常有许多泥墩,一座接着一座,这就形成了许多以“墩”命名的地名,有的甚至成了后来村落的名称或者是地块的名称。
    下洋墩,在石浦西南11.2公里处,大塘港东岸,呈长形散状分布。现处在大塘港下游。清代道光年间迁移的居民,以晒盐为业。一直至1983年,下洋墩盐村尚有盐田391亩。
    姑墩,在涂茨北偏东2.7公里、王家岙南0.3公里处。姚姓祖先自前山姚迁此,旧时烧盐为业。此处近在尼姑庵北烧盐墩附近,固此以“姑墩”名之。
    海墩①(贤庠),在贤庠镇北1.6公里处,由海涂围塘建村。祖上以烧盐为业,时村中多“盐泥墩”,故名“海墩”。海墩村分为“海上”、“海中”、“海下”三村,“海上”村位于海墩内部,离象山港较远,地形较高;“海中”村位于海墩中部;“海下”村位于海墩北部。
    海墩②(东陈),位于东陈乡,在沙岗南1公里处。沿沙石公路西侧呈块状分布。海墩原为盐村,在民国时尚有南堡舍卤场,建在海墩。时有灶户145户。周围如岳头,也都是产盐地区,有许多盐泥墩,布满盐区。
    下墩,在石浦上塘南0.4公里处,西北距石浦1.2公里处,石浦港边。清道光年间,从三门、高枧、天台郎村迁此,业盐。固处在番头塘内南边高墩上,故命“下墩”。
    上墩,今名上塘。在石浦东南0.8公里处。清道光年间,葛姓祖从番头岙析此建村,业盐,因处在番头塘东北高墩上,故名。
    象山近海盐区,多有“盐泥墩”。如昌国一带,古代以烧盐为业,相传唐代时即有烧盐,而且代代不绝,一直延至现在,尚有昌国盐场。据年长八十余岁老人回忆,解放以前,昌国一带盐泥墩密布,一座接着一座,都有不同墩名。解放后,盐泥墩平整后成为土地,许多墩名也渐消失。而笔者在2009年对盐村杉木洋进行调查时,据老人回忆,杉木洋旧有盐墩近百座,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土地平整,许多盐泥墩已经消失,但还是有许多墩名,流传当地人的记忆中。如“鹅卵墩”、“灰墩”、“大墩”、“小墩”、“大墙头墩”、“小墙头墩”、“三角墩”、“瓦厂墩”、“横塘岸墩”、“门头墩”、“岩株头墩”、“东厂墩”、“西厂墩”、“撩路墩”等二、三十个墩名,他们还记忆犹新,从这些墩名中,我们可以窥见杉木洋村近千年晒盐的历史面貌。
    “舍”,其中一义为房舍、屋舍。古代盐区村落聚居,常以“舍”命名,“舍”往往成为盐户们聚落的一个单位。浙东盐区这种情况很普遍,如慈溪。象山也有这种情况。象山民国初年所篡的《象山县志》就记载了清末民初,象山这种含有“舍”命名的地名,如:番东舍、番西舍(在今石浦番头)、鸡鸣舍(在今昌国卫)、金东西舍(金东所、金西所合称,在今石浦金星)、治岙舍(在今涂茨,又名屿岙、柱岙)、中泥舍(又分为中泥上舍、中泥下舍,在今晓塘)、南堡舍(在今东陈乡海墩)、岳头舍(在今东陈乡)、杉木洋舍(在大徐)、溪沿舍(在贤庠)、胡大舍(在林海)。在清嘉庆年间玉泉场图中,尚保留的舍名有:徐敬锡舍、尚舍、黄凤立舍、张路舍、张时佑舍、张君荣舍、仇水裕舍、吴仲□舍、汤□推舍、陈向舍等10余个舍名。(张利民)


鲜花

鸡蛋

握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海天渔歌 2012-2-9 14:38
良渚文化有60%左右的遗址属所谓的“土墩遗址”,这种土墩为人工堆造而成,一般高约六米,也有少数高度在两米左右。许多土墩上发现有由祭坛和墓葬组合而成的所谓祭坛墓地,最为典型的是浙江余杭县的反山遗址,是一座高约5米,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30米的人工堆筑的土墩,墩上发掘清理了7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成为良渚文化的代表。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3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