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象山同乡网 返回首页

海天渔歌的个人空间 http://www.54xsr.com/bbs/?117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保国寺千年大庆形象标识

热度 1已有 941 次阅读2011-12-14 16:57 |个人分类:探索发现| 标识, 设计, 保国寺, Logo, 大庆

                                                      保国寺千年大庆形象标识
  
   
                        
       保国寺千年大庆Logo设计以保国寺北宋千年大殿结构三大特色斗栱、藻井、瓜棱柱为素材,反映出保国寺浓厚的科学、文化、艺术特征,整体标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简洁大方,易于识别、推广与应用;文字采用我国书法名家赵朴初先生早年为保国寺的题字,庄重大气,意义深远。
        保国寺是宁波郊区灵山之麓的一座寺院,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余平方米。
 


鲜花

鸡蛋

握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秋蚕的丝 2011-12-18 21:15
20几年前的深秋去过保国寺,现在都不知咋样了
回复 海天渔歌 2013-6-27 12:20
奇特之处
古刹以建筑闻名,是一个集汉代(骠骑井)、唐代(经幢)(经幢并非保国寺原本所有,乃他出移到此)、宋代(无梁殿)、明代(迎熏楼)、清代(天王殿、观音殿、钟楼、鼓楼)、民国(藏经楼)等各时期的古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建筑恢宏壮观,内部藏品异常丰富。
保国寺除了木结构建筑的一“奇”之外,另有一“奇”就是大殿的每个角落不见鸟雀筑巢、蜘丝悬梁,更见不到虫蛀蚁蚀。原来大殿的建筑材料中,有一种带刺激性香味的黄桧,散发出为禽虫所畏闻的气味。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特殊的建筑结构而产生的声波振动的风流驱逐了鸟雀虫类。
其他多为清代建筑。一九八三年迁入明代厅堂三间,一九八四年迁入唐代经幢两座,现在保国寺已成为一个拥有唐、宋、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木构建筑群体。占地面积一三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五幢建筑,东西轴线分别为钟楼、鼓楼、客堂等附属建设。一九六一年三月国务院把保国寺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海天渔歌 2013-6-27 12:41
乐至报国寺之谜

先有树?先有佛


进入乐至报国寺山门,拾级而上,就是被称为乐至报国寺七大奇观之一的“千年古树怀抱千年佛龛”的奇观。

不知哪朝哪代,哪年哪月,几位工匠在乐至报国寺一棵大榕树下乘凉,意外地发现,树根下杂草丛中竟然有佛像,引起寺庙高度重视。经过长时间挖掘整理“寻根问底”,千余尊大小摩崖造像终于浮出地面重见天日。

远远望去,参天古榕树枝繁叶茂,树身直径近两米。粗实的树根盘绕错节。令人称奇的是,千余尊佛像竟然在盘根错节的树根中,形态安祥地站着或坐着,岁月长达一千多年。许多考古界、佛教界的人士纷纷赶来,争相目睹这一千年奇观,并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考证。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千年古榕树巧抱千年佛像佛龛,究竟是先有树根,还是先有佛像?如果是先有树,后有佛,千余尊神态各异、大小不一的佛像怎么会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安座”进盘根错节的树根之中?如果先有佛,后有树,树根又怎么会如此“听话”地前后左右在盘地面积几丈远的山腰间,将尊尊佛像呵护得如此完整,形成天然的佛龛呢?

一位熟人偶然看到书稿,她说应该是先有树,后有佛,因为佛像是“塑”出来的!

居然有人把“树”联想成了“塑!”真是绝妙的禅意。

的确,许多人看到的“佛”是“塑”出来的,所谓“泥塑木雕”也!

少数人看到的“佛”不是“塑”出来的,他们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有佛、有菩萨。

有更少的人说:“佛不在身外,而就在你自己的心中!”

究竟是先有树,还是先有佛?佛在身外,还是身内呢?
就让人们伴随着乐至报国寺的千年奇观——“树包佛还是佛包树”去争论、去思索吧!
也许永远没有众口一词的答案,成为千古之谜。也许这是一件好事,是一桩非常殊胜的机缘!

金龟山上,竖马石棺


离欲法师在其师父思摩法师门下修行时,一天,思摩法师叫来离欲问道:“对今后作何打算?”

离欲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怔住了,一时不知作何回答。

思摩法师笑道:“但讲无妨,不必拘束。”

离欲说:“我想效法道济法师(济公)云游四海。”

思摩法师说:“这当然也好,不过有个地方和你有一段因缘,该地距本寺二三百里,有一座创建于隋代的寺院——乐至县报国寺,那里需要你去。那里是隋唐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之地,地形特殊,‘金龟山上,竖马石棺’——你会在那儿住几十年的。”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思摩法师的预言一样。

金龟山是乐至报国寺所在的山名。此地周围均是泥土和页岩,惟有金龟山上到处布满质地坚硬的圆形巨石,尤如龟卵,推测此山由此得名。其中,更有一巨石神似金龟,周围的石头较为干燥,唯有此石特别湿润,常年长出苔藓。大约100多年前,金龟的头部长出一株黄棱树,好像这只金龟活了。当地百姓将此奇观称为“黄棱骑金龟”。

金龟山上、报国寺内到处有巨石开凿的石棺,其中一座石棺外面有一对精心雕空的圆形花冠,下写有“竖马”二字,并有文字记载石棺造于明代。但其他众多石棺造于何时,棺内埋葬何人?至今无人知晓。

传说这片巨石中有一石棺,棺内曾埋葬一位皇姑,百姓称为“皇姑墓”,报国寺由此“报皇恩、报国土恩”得名。乐至报国寺出土的隋唐石碑碑文《普慈县永封里再兴王董龛报国院碑记》记载:在乐至报国寺曾举行过一次特别盛大的佛事活动,“皇帝文武重臣,本庄南院相公,州县各级官员及都庄仆射,和远近读书人等等,”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因而“皇姑墓”的传说也不无道理。

“竖马石棺”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竖马”是思摩法师隐寓告诫离欲法师,要像奔跑的骏马一样,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在天地之间自由来往,不要把主要精力浪费在修庙上,而要做到大解脱,了却生死。“石棺”是隐含离欲法师的藏身之地和最终的安息地——乐至报国寺的金龟山上。又有人说离欲法师来到乐至报国寺后,就再也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乐至报国寺,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修庙上,所以说,“竖马”指思摩法师希望离欲法师云游天下之说,似乎牵强。那么,“竖马”究竟是什么意思,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阴阳平衡,塔定乾坤


离欲法师临终前,多次嘱托昌臻法师有关乐至报国寺将来的事务,其中一件大事是修建一座佛塔。

据说,乐至报国寺地形是一边高一边低,按照阴阳平衡万事顺利的理论,为了保持平衡,应该将低的地方提高,所以,建一座佛塔是离欲法师多年的夙愿。但也有人说,阴阳平衡是道教的思想,佛家不怎么强调这个。还有人说,乐至报国寺整个山势远远望去,像一尊巨大的卧佛,头朝西方,脚朝东方,乐至报国寺山门正好是心脏部位,其中的神秘莫测无人知晓。但不论如何,离欲法师去逝后,昌臻法师继承遗愿,很快处理完各种后事,开始筹备建塔事宜。经多方筹资努力,于1995年 12月动工,在1996年10月建成佛塔,取名为世界和平塔,其目的是祈愿世界和平。

乐至报国寺的世界和平塔造型庄严雄伟,色彩鲜亮明快,据说与东南亚一带的塔相比,都是最好的。塔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缅玉像4尊,多宝如来缅玉像一尊,弥勒佛包金像一尊,景德镇陶瓷佛像44尊。

据说瞻仰佛塔必须从左至右,右绕佛塔,顺时针行走,强调一个“顺”字,意思是顺利、平安,吉祥。还有人说最好绕三圈,“三”是吉利数。

乐至报国寺的佛塔建成后,香火日渐兴盛,事业越来越兴旺发达,难道真的是应了“阴阳平衡,塔定乾坤”的预言吗?

这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人到底能活多久
——离欲法师世寿之谜


离欲法师107岁时,预知时至,交待完一切后事,安详坐化。人们说他的岁数不止107岁,有人推算了他从出生到去世的时间,认定离欲法师至少活了120多岁。离欲法师以高僧大德的谦恭,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还有离欲法师的师父思摩法师,据记载,他的年龄有220多岁!如此高龄,世所罕见,甚至使人难以置信。

人到底能活多久呢?

据民间传说,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是彭祖,活了800多岁。据考证是古今的历法不同。上古历法,一个甲子是以60天计,以后至今的历法,一个甲于是以60年计。以彭祖寿活800个甲子记,折合是131岁。但据世界寿星排行榜记载:英国的弗•卡恩活了209岁;日本的万部活了194岁’;奥地利的克查尔斯夫活了185岁;匈牙利的约翰罗文活了172岁;挪威的顾灵顿活了160岁。我国梁唐时高僧慧眼活了290岁;清康熙时的孙见龙活了159岁;清嘉庆时的兰祥活了142岁。

历朝历代的高僧大德几乎都是高寿之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这是离欲法师说过的话,也是他100多年修行的深刻体会。病从心生;病从心灭。离欲法师说:古往今来,我们的佛度化众生,无非就是教我们断除妄念。自从我剃发出家为僧以来,随时都在坚决根除妄念,并下最大决心,不随着妄念的思绪考虑问题。在一切时间中,不论是走路、坐下、躺下,动静都是一样,追求“本来无一物”的真心,这样妄念不产生,自然疾病就减少,就能够健康长寿了。

其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著名高僧净空法师的名言,也是他几十年修行、处事、待人的基本准则和成功经验。净空法师现在已是76岁高龄了,仍然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他说他不戴手表,不管现在是几点几分;不看报纸、电视,不管世界上发生了多少你争我夺的烦恼事情,一门心思吃斋念佛宣扬佛法,活得很愉快,很顺心。实践反复证明,真诚待人使人心地坦荡,无私无畏;清净养心使人远离烦恼,明心见性;平等处事使人高风亮节,万事和顺;正觉修行使人正而不邪,觉而不迷;慈悲济世使人慈祥和睦,悲悯宽厚。由此一来,何愁身心不健康,寿命不长久呢?

其三,“布衣素食,百病不扰”。吃穿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名为生存,佛祖十大弟子之一迦叶尊者说过:“吃,只要一碗饭就够了;穿,只要能遮盖身体就够了;睡,只要有地方躺下就行了。”

可是,有的人偏偏不明白食为充饥的道理,而追逐吃的花样翻新,千方百计满足自己眼、鼻、口、舌的感官刺激(所谓佐餐的四大美:色、香、味、型),遍尝人间奇珍异馐。殊不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超过充饥需要而大吃大喝出来的恶果有二:
一是吃出体内的肠胃病(吃多了吃滥了损坏胃、肠、脾、阑尾等)、肝胆病(酒喝多了损坏肝、胆)、心血管病 (高脂肪、高血脂、高胆固醇损坏心血管)、肺病(烟吃多了损坏肺)、糖尿病(糖吃多了损坏内分泌系统)、肾病(盐吃多丁损坏肾)等等。百丈禅师有句名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深刻地阐明了吃出疾病的道理。联合国卫生组织说:“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求平衡饮食。
二是吃出堕入恶道的恶因。由于多吃多喝多占,因而就多多伤及无辜。不知你可曾听过,温顺的羊被人用屠刀刺向身体时发出的哀呜吗?不知你可曾看过,听话的狗被人勒死时痛苦挣扎的悲惨景象吗?不知你可曾想到过,乖巧的鸟被人射杀后,它们的父母、儿女也会凄历的呼号、痛苦的思念吗?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当你作恶多端堕入恶道时,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后悔恐怕就太晚了。其实,作素席也不应太讲究,将素菜做成什么“香肠”“酥肉”“咸烧白”“甜烧白”“红烧肉”“回锅肉”等形状,使人产生妄念想到吃荤,是很不好的!

当然,为维持必要生存条件的吃、住、行还是被允许的,佛教界有食存五观之说,因而寺庙的食堂称为“五观堂”,即用斋吃饭时,应存如下五种观想:

一、计工多少,量彼来处(观想这些粮米、蔬菜、水要花去多少人力、物力,来之不易);

二、衬己德行,全缺应供(观想自己德行缺多少,对不对得起供应自己饮食的众生);

三、防己离过,贪等为宗(观想防止自己偏离正道,出现过失,对饮食等产生贪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苦(观想饮食是维持生命,以从事正道的药物,受用它是为了治病,减少饥饿痛苦);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观想为成佛道,借假修真,才要进食)。

有人也不明白穿为蔽体御寒的道理,把大量金钱花在穿戴上。殊不知“享福就是消福”,你多享受一分财富,你的子辈就少享受十分财富,孙辈就少享受一百分财富。就像一片树林,你这棵树长得特别大,你吃的营养就特别多,与你紧挨的树就特别小,甚至很难长成大树。一个人福享多了,福也消多了,必然多病、遇险、折寿、堕三恶道。净空法师说:有一位人称“金山活佛”的高僧,一年四季只有一身衣服,照样自由自在,尊重礼拜他的人非常多。我们何必要追求那么多的穿作享受呢?

还有人不明白休息只要有一块地方能够躺下就行的道理,而是追求眼、耳、身的感官满足,房子越造越大,装修越搞越豪华,甚至还看淫书、淫画、淫片,听淫曲,干淫事,各种享受花样百出,白白浪费不少钱财。佛教认为:“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不杀生进而放生、护生。”你节约了10元钱,10元钱能买一条鱼,等于你放生了一条鱼。你节约了100元钱,100元钱能买一头羊,等于你放生了一头羊。如果你节约了一千元钱,一万元钱,你积的功德就很大很大了。离欲法师一生布衣素食,早年一只风火蒲团伴随,风餐露宿,夜晚坐在蒲团上过夜,几十年如一日;晚年一床垫单补巴叠补巴,清净自在。所以活到100多岁。圆寂后,将自己节衣缩食积蓄的40多万元钱交给接班人兴办寺庙,赢得众人交口称赞。

有几首关于酒、色、财、气的诗和民谣,对于我们破解人类世寿之谜很有帮助,恭录如下:

“酒色财气”古今谈
酒助礼仪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家国盛
气凝大极定阴阳

<宋•神宗>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边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
不活百岁寿也长

<宋•佛印和尚>
无酒不成礼仪
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发奋
无气国无生机

<宋•王安石>
酒是穿肠毒药
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下山猛虎
气是惹祸根苗

<民谣>
饮酒不醉是英豪
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
有气不生气自消

<宋•苏轼>

万木朝佛,万物有灵


乐至报国寺所在地气候宜人,土质肥沃,寺内外林木茂盛,郁郁葱葱。不知哪朝哪代从何时起,人们发现寺庙周围的树木都向寺庙中心斜倾点头,一派万木朝佛的壮观景象。

有人说这是寺庙中央地磁所致,有人说不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人们一直议论纷纷。

佛祖说:“万物皆有灵”、“众生平等”,意思是说茫茫宇宙三千大干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具有灵性的。人有灵性,动物有灵性,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也有灵性。

据很多人回忆,在乐至报国寺大雄宝殿旁边有一棵大榕树,由于年代久远,一根巨大的树干已经腐朽,不知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树干下经常有行人过往驻足,有来寺庙的车辆停放。有人曾担心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一天早上,起得最早的僧人发现,榕树巨大的树干已经掉下来了,没有砸到任何人,也没有砸坏任何东西,因为他选择了头天晚上夜深人静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时候!你说奇怪不奇怪?

1999年的一天,几位观光客到乐至报国寺游览,临行时,停在寺庙大坝内的小汽车出毛病,发疯似地往前冲,眼看就要带着车上的人冲下二十几米高的悬崖了。千钧一发之时,悬崖旁边的一棵杉树和芙蓉树把车子夹住,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灾难!这两棵树还不是很大,至今他们的身上还留着被汽车擦伤树皮的痕迹,悬崖边被汽车冲垮的巨石栏杆也留存着修复的痕迹。
有很多人证实,1992年4月离欲法师圆寂时,乐至报国寺千年佛龛上面的那颗大榕树,随着老和尚的离去,慢慢地死去了。不久,当新任住持释昌臻法师接过离欲老和尚的班,让乐至报国寺重新焕发出生机时,那颗千年古榕又奇迹般的成活了,当地老百姓奔走相告,称之为“枯木逢春”!
所以,世界一切众生包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是绝对平等的,没有低贱与高贵的分别,没有谁应该死、谁应该活的分别。为什么酒喝多了要醉人呢?因为酒是用千千万万颗粮食酿造出来的,一颗粮食就是一个生命,你浪费那么多粮食,无辜伤害那么多生命,哪有不被喝醉,甚至喝出毛病的道理呢?佛教的五戒之一“酒戒”,其一是防止酒后乱性,其二就是要求人们珍惜粮食,珍爱生命!

百岁高僧安详坐化

生与死是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思索、研究这两个重大生命现象。
人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生,但能不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呢?一般的人恐怕都做不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而且死得很安详,很自在,没有一丝一毫痛苦和忧伤,这就更难做到了。

但是,乐至报国寺高僧大德离欲法师却做到了。1992年,离欲法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圆寂,事前交待完所有后事,安详地坐着离开人世。

关于离欲法师的坐化经过,有一段非常详细和生动的记载:

阳春三月,丽日和风。清晨,金龟山上,离欲法师在这里呼吸了五十多年的空气格外清新,浸人肺腑。离欲法师在这里亲自培植的树林分外秀丽,绿叶青青。

谁能料到,此时此刻,法师正在他的寮房里,口述加急电报:“成都文殊院省佛协志编室张妙首:离欲病危,有寺庙经济重大事情商计,希你与冯学成速来。乐至报国寺离欲电。1992年4月16日。”电文由住寺居士李仁杰记录,乐至县居士李德全上午10时发出。

什么,病危?这怎么会呢?千万人景仰的离欲老法师,依然是目光炯炯,气朗神清,视听聪明,头脑清晰。上午,在寮房里,坐在那张旧木椅上,大指掐着中指,口里不停地念着:“人人平安,家家平安。”下午,他还步履轻健地走出寮房,到修建殿宇的工地上指挥安排。建寺弘法是他几十年的夙愿,时常念念不忘。这哪有病危的征兆呢?

然而,法师自己早巳预知时至。1991年6月,他就对江昌缘说过:“生命由天不由我。这个庙子要找一个居士来当家,找到接我的人以后,我就要走了。”1992年春节刚过,他就吩咐昌度做二十五套白衣白帽,其中寺内僧人每人一套。
僧众感到有些奇怪,试探性地问道“师父,这白衣白帽,做来有啥用?”“用不着你们管!”法师不正面回答。问的人多了,法师找了个理由:“用来冲喜!”

是为哪家病人冲喜?为什么要给僧人每人做一套白衣白帽?不便深问。

更奇怪的是,春节前夕,法师叫李仁杰用红纸写了三个大字:“方丈寮”,亲自守着贴在客堂进门左边一间屋的门坊上。李满以为他要乔迁新居了,笑呵呵的问:“师父,你哪天搬过来住?”

“我不过来,是新方丈住的。”

“是哪一个?”

法师神秘地一笑:“你以后就晓得了。”

李心想:“天机不可泄漏。”根本没有想到将有什么事情发生。

过了两个多月,时至4月15日,寺院里依然是晨钟暮鼓,静谧清幽。就是16日发出电报后,这一天也安定如常。而乐至县的居士们则紧张万分,有的说:“师父的病恼火了!”潘近仁、王义、李昌裕、郑中华、夏素琼、邓平忠、李德全、欧志宏等一行八人,立即乘车前往。李昌裕、郑中华默念“阿弥陀佛”,车出县城四里路,忽然闻到阵阵异香,比檀香味还浓;行至十多里后,车上所有的人都闻到异香,恰似“七里香”香味。晚上将近9点,赶到乐至报国寺,跨进法师寮房,又闻到这种异香,见到师父正在房内散步,安详如常,毫无病态。居士们纷纷上前顶礼,取出脐橙、雪梨。法师说:“买这些东西,浪费。”一居士削了雪梨,法师吃了四片后说:“你们都到了,张妙首也该到了。”接着,法师端然正直地坐在木椅上,庄重严肃地讲了几件事情:“第一,寺庙里头还有许多水泥、河沙,要赶快运回来,林宣经手买的砖,要他迅速负责办完;第二,县农业银行有存款十来万元,立即想办法取出,尽快用了,该买的东西就买,今后物价要上涨;第三,庙子头的接班人张妙首,他在文殊院,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当过县长,法名叫昌臻,立即披剃

“哪个叫张妙首?”众人急问。
法师答道:“你们过去不是问我选好接班人没有吗?我早就选中了,他叫张妙首,在文殊院办板报,还在佛学院任教,精通佛学,修持很好,很能干,明天就要来,由他主持报国寺。你们对他一定要像对我一样好,把报国寺办得更兴旺。”这些话,重复说了几次。
大家感到惊奇:师父今晚怎么反复地讲接班人呢?感到有些不妙,都不愿离去。

还是法师吩咐:“今晚潘近仁不走,留在这里。”李昌裕也留了下来,其余人告别回县城。欧志宏和王义二人供养师父共 70元,欧说:“师父,请多多保重身体,我后天再来看你。”法师听罢,停了一下,不便说明,只是很慈祥地说:“你后天才来呀!”

众人走后,潘近仁安慰法师说:“从你老人家的气色看,我看没啥大问题。”法师“嗯嗯”答应。

法师平时是一个人睡,今晚例外,叫来侍者昌戒:“你在我床上来睡。”又告诉潘近仁:“你到外面屋睡。”又叫昌戒:“给他抱床新被盖去”。

睡之前,法师吃了一碗半绿豆稀饭,叫潘再拟一个电报给张妙首、冯学成,还说明:“学问的学,成功的成。”

潘近仁担心师父累了,建议:“明天拟吧!”

法师急急地说:“不行,不行,现在就快写!”
潘执笔拟电报:“成都文殊院转张妙首居士与冯学成速来寺。离欲。”

这一切都表明法师一直是神智清醒,心不颠倒。

法师与昌戒各盖一床被盖睡了。昌戒睡在里边,闻着满屋的异香。

夜12点,法师要喝水,昌戒兑了一小瓷盅葡萄糖水,法师喝了一口。

4月17日(农历壬申年三月十五日)凌晨一点过,法师起床解了大便。

将近两点钟,法师又起床想解小便,但说:“解不出来。”

睡了一阵,法师问:“好多钟了?”昌戒答:“3点半了。”
又睡了一阵,法师问:“好多钟了?”昌戒答:“快到4点半了。”法师说:“差不多了。不忙,我还要去解个手。”起床解了小便,要喝水,昌戒端来水,说:“冷的,喝不得。”法师说:“喝得!”喝了一半,留下一半,把瓷盅交给昌戒。昌戒一只手把瓷盅放在方凳上,另一只手扶着法师坐在床边。不妙!法师的喉咙里发出痰鸣声。此时,正是凌晨5点。

昌戒慌了,一边扶着法师,一边高喊:“潘老师,快来!”

潘进屋一看,说:“快去请邓医生来!”

邓岂云立刻跑来,按太阳穴,摸了脉,摇头表示:“已经走了!”

这时法师脸色与平时一样,红润而有光泽,栩栩如生身子稳稳当当地坐在床边,双手放在膝盖上,也与平时一样,无人扶助,一直坐了两天两夜。

一生一世心里只有众生,慈悲济世,普度有缘的一代高僧离欲法师,就这样准确地按照预知的时间,安详坐化了!

僧众闻讯,进屋参拜后,打钟上殿,为师父念佛。 李昌裕等居士跪在师父面前念佛,偶然抬头,看见师父额头凸出处,仿佛有一尊乳白色结跏趺坐的佛像,大家更虔心念佛,净念相继……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3 11: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