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 发表于 2012-8-18 10:20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一般说来农历七月初就立秋了,立秋之后便属秋季。但七月的天地变化有其独特性,继大暑之后,虽然立秋而暑气余威仍烈。正如杜甫《新秋 》诗云:“火云犹未教奇峰。”农谚说,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说明农历七月的天气仍热。而且这段时间雨水特多,常常暴雨成灾,甚 至在八月上旬还有洪水为患,唐代李商隐就有“巴山夜语涨秋池”的诗句。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也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 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其洪水之势可想而知。杜甫着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二重茅,……床 头屋漏无干处,语脚如麻未断绝。”苏轼也说:“霜风来时,雨如泻”。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而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湿热之气进入人体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

    首先,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正如《 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湿胜则漏泄,甚则水闭肪肿。”《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类的 疾病。

    其次,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 管炎复发种下病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另外,由于外湿之邪容易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湿痹”、“着痹”。尤其在江南和四川盆地等地方,每逢夏秋之交的雨季,湿 邪最盛,肢体关节沉重而痛之症常易发生。《素问·金医真言论》所说“秋气者病在肩背”,此秋气显然指早秋七月之湿气,加之立秋之后凉 风起,湿与风合,形成风湿之邪,进犯与肺相邻的肩背经络,所以可见肩背疼痛。而其他筋骨关节痛,则因长夏之湿与早秋之风相合,引发了 今称之为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病症。由此可见,立秋时节的脾脏保健有多重要了。

    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食,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相传李时珍友人的妻子,自腰下浮肿,面目赤肿,气喘,夜不能寐 ,大便泄,小便短少,服了各种药物均不见效。李时珍诊脉后首先用千金神秘汤和麻黄,一服就使气喘减去了一半,再诊服浑师薷术丸,两天 后,小便就大量排出,水肿消去七成,调理数日即痊愈。所以,《本草衍义补遗》在提到香薷的作用时说:“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小甚捷 ,肺得之则清化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其实,关于香薷的作用,祖国医学论述是 非常多的,如《本草经疏》讲:“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 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而《本草纲目》则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而在我国民间,立秋也有吃香薷汤的习俗。清朝时候,每到立秋时节,人们都要煮上一大壶香薷饮,待冷却后,家中每个人都喝上一杯,这样 ,就可以保证全家不受暑气困扰而产生各种疾病了。而实际上,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如果您仔细观察过《清明上河图》,您就会发 现,其中有一些画面正是售卖冷饮的摊子。如在整幅画临近尾声的地方,在一块标示“久住王员外家”牌子的旁边,撑开着两把遮阳伞,其中 一把伞沿下面挂着“香饮子”招牌。这足可见香薷饮在古代的影响力了。

    香薷饮不仅是立秋的节日饮品,还是足以与湿热之气相抗衡的好汤饮。除用于治疗因为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之外,也 可作为立秋的防暑饮品加以饮用。

    香薷饮由厚朴、扁豆和香薷三味药组成。厚朴有下气、燥温、消胀之功,扁豆为滋养药,常有健脾化温、清热解毒的功效。由这三味药配成香 薷汤,是一张最佳的夏月卫阳要方。

    香薷饮做法非常简单,去中药铺子抓上50克或25克的香薷、白扁豆和厚朴。然后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 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即可。

    如果在立秋之后,天气依然湿热的话,可为自己、家人和朋友,送一杯香薷饮,让古老的滋味化解的“秋老虎”之苦。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着名的健脾药食——茯苓。

    说起茯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特产茯苓饼那香甜的味道,其次还会想起茯苓酸奶、茯苓酒。茯苓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很受国人的欢迎。 《神农本草经》等就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期,达官贵人们就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来养生。

    闻名中国宋代文坛的“三苏”之一——苏辙,据说少年多病,脾胃常常不适,中年后通过食用茯苓,让身体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过了立秋 之后,不妨用茯苓煮粥食用,既能增加胃口,还可帮助消化。

    其具体做法是,先准备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 先用大火烧开,后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烂,再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由于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和患有老年肾 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均不宜食用。

    除了茯苓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法天生意》说“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因为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就太阳能量来说,阳气已经开始收敛,阴气已 慢慢增加了,这个时候吃太多阴寒食物,容易损伤脾阳,所以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我国民间素有“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关于这个习俗,很多人解释成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瘀气。实际上立秋之后就不应再 吃西瓜等凉性瓜果了,否则将影响到我们的肠胃功能。

    除了以上三点,最后也不要忘了穴位的养生作用。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也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 穴位呢?这是因为:丰隆穴是化湿的要穴;脾俞可以健脾和胃,让人胃口大开;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三穴各按100次,也不 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总之,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的养生原则,应以养护脾胃为主。无论饮食上还是在起居上,我们都要先掂量好自己的肠胃再说,以免让自己的脾 胃无辜“遭罪”。(豆豆网中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