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竹根雕 腐朽出神奇
来源: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0/11/14/006743394.shtml东南商报的稿子http://www.cnnb.com.cn/pic/0/01/75/77/1757799_808322.jpg“德和根艺美术馆”展出了不少竹根雕精品。吴健 摄http://www.cnnb.com.cn/pic/0/01/75/78/1757802_717149.jpg图2:象山竹根雕艺术的传承人之一张德和。http://www.cnnb.com.cn/pic/0/01/75/78/1757801_198959.jpg 图3:不少年轻人也爱上了竹根雕,这门独特的艺术后继有人。 记者 王鹏 摄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33)
传承谱系 源远流长
象山历史上,民间时常就地取材,用毛竹制成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在日用品中偶而雕刻图案纹饰或刻字以求美观,这是竹刻艺术的滥觞。现流传民间竹工匠制作的米升、碗橱、凳子、椅子等也体现了相当的艺术性,可见象山的竹根雕艺术历史十分悠久,但具体时间无法考证。由于竹根雕材质的特异,不易保存,古代的竹根雕作品存世较少,目前发现的有清嘉庆年间的《秋叶贡盘》,无论立意造型及其技法,都体现出较高价值。主要技法为通体圆雕和留青法。现被天一阁收藏的明清至民国的竹雕工艺品,部分是从象山民间征集的。解放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象山竹根雕艺术趋于沉寂,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重又复苏。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阶段后,雕刻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象山竹根雕题材广泛。创作人员众多,传承的脉络亦较复杂,虽有造诣颇深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之间不一定是传承关系。清嘉庆年间泗洲头镇的蒋光献,来自家族传授(据说其祖辈是从宁海迁入)。民国期间,西周牌头村的张小泉,除了精于本地竹制工艺,特别擅长“反黄”(贴黄)技艺(此艺最早从黄岩传入)。总之在上世纪70年代前,象山的竹根雕多为散户个体行为,且未形成产业。1978年后,以西周镇张苍竹带头,何幼真、郑宝根、张德和继之,共同创办西周工艺美术厂,生产“竹根通体圆雕”的寿星、石榴小孩等作品。此后,何幼真创办了象山县工艺美术公司,张德和创办“德和根艺坊”(后改德和堂),郑宝根创办“宝根阁”,张秉益创办“秉益堂”,陈春荣创办“荣艺堂”,均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师徒关系。特别是张德和在实践上创造局部雕和写意法,开辟了竹根雕艺术的新天地。2006年,张德和根艺美术馆成立,成为象山竹根雕创作的基地和中心,并带徒授艺。通过几代人集体的努力,象山根雕艺术不仅得以传承,而且发扬光大,成为浙江新三雕。
工艺流程 考验重重
象山竹根雕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等艺术的养分,充分发挥竹根天然生成的艺术元素,运用写意的创作理念。根据竹根形状、肌理,随形施雕,使作品达到“天人合一”、“返璞归真”之情趣,让竹根“变腐朽为神奇”。
竹根雕的整个制作工序有10余道。首先就是选材:竹龄4~5年为宜,竹龄过短,则质地粗糙脆软易蛀,竹龄过长,虽老但硬易裂。冬竹更佳,砍竹后,竹根在山地里存留一段时间再挖出。材料的优劣,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好的根材应该是形状奇特,结构富有变化,质地坚韧细腻,色泽纯净光洁,纹理清晰美观,本身具有美感。材料是根艺创作的基础,奇美的材料能够引导作者的思路,激发作者的想像力和创作欲望。
其次是构思,得到根材时,对竹根的结构、肌理必须进行细心观察,反复揣摩,然后确定题材,不能急于求成,有时可以放它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张德和的一个根雕作品《楚魂》,他说曾花了整整12年工夫才构思完成。
经过选材、构思之后,才是真正下刀施雕。先雕初坯,再局部精修。天然之根会有许多不足与多余,只有通过艺术家的取舍、整修、改造等再加工,方能成为完美的艺术品。因此,艺术家技艺是否高超,手段是否巧妙,是作品成败的关键。雕而不雕,不雕而雕,雕与不雕间过渡自然。而且要惜刀如金,用最少的刀,获得最佳的效果。
最后再经过防霉、防蛀、防裂处理,以及抛光、打磨、上蜡,一件作品才算正式完成。可见,完成一件竹根雕艺术品,真的很不容易。除了娴熟的技艺外,更重要的是艺术的灵感。
技法创新 题材新颖
象山竹根雕的题材,内容、形式均符合了普通人的审美情趣,部分还得到文人的青睐和介入,使得它与中国传统艺术,包括木刻、石刻、书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镌刻洗炼、造型丰富的特点。象山竹根雕更有其独特性,它在创作理念上有所突破。象山的传统竹根雕多为通体雕刻,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象山竹根雕艺人努力学习美学理论,不断追求独特的营构空间,创造独特的根雕艺术。开始保留竹根的根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竹根的自然形状、肌理,采用写意的施雕法,使作品达到“不雕之雕”“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把自然和人工构思巧妙结合,使竹根雕真正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
在技法上,象山竹根雕也有创新,在传统圆雕的基础上,扩大运用了镂空、浮雕、阴雕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采用“乱刀法”,看似“无法”实“有法”,丰富了竹根雕的表现手法,为竹根雕从工艺品向艺术品迈进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竹根雕的另一个发展就是题材和形式的新颖。其题材几乎涉及到社会和自然的各个领域,对本地具有海洋特色的渔文化表现尤为突出。如选用渔舟、渔翁、渔篓等题材特别丰富,对历史人物、古代仕女的表现也别具一格。作品形式丰富,立式、横卧、斜式、半边式兼具。尤其是组合,把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件竹根雕组合成一件有完整主题的艺术品,开创了竹根雕艺术写意的新时代。
象山竹根雕艺术就这样得以传承并发展,涌现出来一大批根艺大师和名家,除了张德和外,还有郑宝根、周秉益和王群等。几年来,他们的作品在全国、浙江省各项展览中获得特别奖、金、银奖100多件。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等还被文化部派赴法国、希腊、以色列考察访问,进行文化交流。目前,后起之秀不断崛起,其中陈春荣继承发扬留青刻竹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清雅至极,深受中外客商喜爱。象山广大竹根雕工作者共开发产品500多种,创企业30多家,涉及10多个乡镇(街道),从业人员300多人,年销售1000多万元。因此1996年象山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
1996年,竹根雕大师张德和投资1000万元,其中包括县政府帮助解决的500万元贴息贷款,建成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融仿古建筑、园林结构于一体的“德和根艺美术馆”,一些竹根雕艺术珍品将在这里传世……
传承人
从油漆工到根艺美术大师
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当天在天一广场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的记忆却还未消褪。在象山竹根雕艺术的摊位上,有一位长者十分惹人注目,一头花白的卷发,专注的神情,一手握根雕,一手掌刀,身边再多的纷扰吵闹,都无法影响他分毫。在他的周围,似乎有一道看不见的玻璃幕墙,挡去了声音,定格了他的姿态……他就是象山竹根雕艺术的传承人之一,国家级根艺美术大师张德和。
当时,他手上拿着的根雕是体裁普通的《和合二仙》。“要说我近年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应该说是《智者》吧。这件作品所用材料是一个存放多年的老竹根,在打坯时发现材料深层有严重的虫蛀现象。于是,我把斑驳的蛀痕处理成老人的皱纹和老年斑,借以表现智者为发展人类文明而饱经风霜所留下的印记。”一说起他满意的作品,他的眼神就变了,像是在夸自己最宝贝的孙子。
无法想象,这位根艺美术大师曾经是个油漆工。出生在象山的他,家境贫寒,为了能有口饭吃,他学了油漆技艺,跟着师傅走街串巷,赚钱养家糊口。
改革开放以后,张德和想要自己办个厂。可是开什么厂呢?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到处转悠,发现满山遍野都是竹子,每当秋冬季节,山民们修整竹林,砍掉竹子,到处都是竹根。而他也听说,竹根雕出口到国外很受欢迎。他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开一家竹根雕工艺美术品厂呢?
对于竹根雕,张德和可以算是个门外汉,虽然年少时曾经学过一点美术和雕刻。不过他没有因此打退堂鼓,一点点摸索着自学成才,没有资料可以依循,没有师傅传授经验,仅从上海等地学习观摩,回来后想怎么雕就怎么雕,竟也做出一些像模像样的作品。但那个时候,工厂出品的竹根雕都是批量生产,没有多少艺术含量,他并不满足于此。渐渐的,他越来越迫切地想把竹根雕从工艺品蜕变成为艺术品。
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张德和小时候并没有读过多少书,后来却一股脑地都补了上去,历史、美学、哲学、文学,这些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他都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吸取着。像熬中药一般,一味味地长时间地熬制,才会有效果。他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不似而似”的现代审美理念中得到启发,更多地保留竹根雕的自然特色,以体现返璞归真的情趣。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竹根雕多次参加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竹工艺品展览,屡次获国家级和省级金奖,数百件作品被国内外行家、名人和博物馆收藏。 德性和合——化腐朽为神奇 张大师老了,艺术创作也辛苦,请注意身体了,你可是象山的宝贝,也是国家级的民间艺术之宝。 又见张大师:s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