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e 发表于 2010-7-15 08:50

读书第19期:余秋雨的机会主义

这些年,余秋雨被一些文人呛得灰头灰脸,但偶尔读到他写的《胡适传》,还是想谈谈这个人。
   《历史人物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5月出版。前面有说明:“本书是《学习与批判》丛书的一种,共收人物传记十六篇。这些文章都曾刊登于《学习与批判》杂志……”《学习与批判》是文革期间的主流媒体,余秋雨先生在该杂志1974年第一期发表的《胡适传—————五四前后》也被收入此书。
   我得佩服余秋雨的钻研精神,他那时才20多岁,能整理出这样一篇详略得当的文字,的确不易。不到两万字的传记,从1910年胡适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开始,到1922年他晋见废帝溥仪结束,基本上把这一段的事都概括清楚了。唯一不同的是结论。他这样描述胡适出国时的情景:“胡适跑到甲板上来‘赏月’。
   赏月不可无诗。按照老例,胡适也做了一首‘见月思故乡’的《百字令》。
   结尾是:‘凭栏自语,吾乡真在何处?’就是说:故乡究竟在哪儿,在美国还是中国,他有点搞不清楚了。胡适差点就说出了‘我不是中国人’这句话。”评价胡适在北大讲课的情景:“但是实际上,胡适是讲了一部被歪曲、被颠倒了的中国哲学史。例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两条战线的斗争,他完全是一个‘尊儒反法’的专家。”这些结论是当时一贯的论调,不足为奇。
   我关心的是余秋雨在文革期间的写作。他自述:“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可想而知,其处境并不好,没有什么靠山,但他的确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他能在“受尽屈辱”之后迅速被起用,在严格的政审中过关,进入核心力量控制的写作组,一下子站立在潮头,靠的是什么?知识分子靠的只有一支笔,和这支笔背后的态度。从《胡适传》里我们看不出端倪,能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模式化的余秋雨。我们只能说,在完全模式化的环境里,脱颖而出的余秋雨,一定有区别于他人的表态技能!如果把余秋雨在文革期间的崛起定性为一种生存技巧,我是认同的。举国上下声调一致,没有任何杂音,为了自保,说几句违心的话,随大流吆喝几声,又能怎么样?即使他吆喝的声音比别人更大,也不能因此判断他比别人更恶劣。但余秋雨的生存技巧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再次显现出来。他的所谓文化散文一炮走红,可谓抓住了机遇,使他再度崛起,站在潮头。这次崛起对余秋雨意义很大,证明他已顺利完成言说方式的转化,掌握了话语权。如果仅止于此,倒也无所谓。即便他坚决不承认别人给他指出的文字硬伤,即便他把所有批评他的人诬为盗版商的同谋,即便他心安理得地做一个荧屏上的“知道分子”……这些通病很多知识分子身上都有,余秋雨做得也不算最过分。
   余秋雨的再一次被关注,源于川震后的“含泪劝告”。我相信,余秋雨“含泪劝告”的英勇行为不会因为时间的关系淡化,相反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符号。因为从写《胡适传》的余秋雨到“含泪劝告”的余秋雨,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此即一个既得利益者的焦虑—————寻机表态。写《胡适传》时塑造的人格已经成型。
   年轻时为自保而表态,还情有可原,那么到了今天,是谁逼着他这么说、这么做的?不是他的良心,也不一定有来自外部的压力,而是他的表态惯性,是机会主义者的本能。虽然只是一个表态而已,但表态的技巧比以前要求更高。他已不满足于一个文化人的小利益,而是要引领话语权。这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太坏了。若他从中得利,难免一些人有样学样。且不说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是什么,起码还有人格担当吧?知识分子代言的对象是谁,这一点一定想清楚了再做。一个违背民意,只靠讨好少数几个人就能得利的时代已渐渐远去。
   他这次的担当很好,适时地把自己抛出来,做了反面的教材,让我们从另一面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警惕。

tange 发表于 2010-7-15 08:50

一本棋谱一本回忆录
朱生坚
   这是一本棋谱,也是一本回忆录。
   在此之前,收录一生之中八百多局棋谱的《吴清源对局全集》,好比年谱长编,这本《人生十八局》则是经过时光磨洗的回忆录。
   吴清源先生出过两本回忆录。一本是他70岁,从棋坛引退那一年
    1984年)出版的《以文会友》,中译本改作《天外有天》;一本是他88岁,所谓米寿之年
    2002年)出版的《中的精神》。《人生十八局》的撰写似乎在《中的精神》之前,两者同年出版,分别讲述棋盘内外,相映生辉。不知何故,两者的中译本却先后相差了七年之久。
   在《中的精神》结尾,吴清源先生如是言:围棋和易以及天文有着很深的关联。我从没有把围棋当成胜负去看待。
   当然,围棋是争胜负的竞技项目,但我觉得不能忘记围棋最初是来自阴阳思想的。说围棋也即是说人生。

tange 发表于 2010-7-15 08:51

读书的女人最美丽
朱敏
   我的老师———著名女作家夏真曾经在某个场合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晚上,她饭后散步,经过一些洗头房,看见那些倚门待客的女孩子,一律年轻靓丽,但她们望向远方的眼神,却是那么迷惘空洞。夏老师感慨说,那是缺少书卷的浸润,阅读,是一个女人最美丽的生命华光……一个朋友对我说:读书,是女人最好的美容。我深以为然。当然,这里的“读书”,并非指为了应付明天考试后天考核的那种功利性“敲门”,而是指忙中偷闲或闲来无事的“自由阅读”:唐诗宋词,中外经典。宋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女人何尝不是?一个不读书的漂亮女人,初看即使有惊艳的感觉,久看也会“不过尔尔”的,这跟“审美疲劳”无关,而跟“读书”有关。一个爱读书的女人,眼神是灵动的,见解是独特的,思想是深邃的。即使五官平平,相处久了,你也会感觉到她言语与神情的芳香。一个漂亮女人,如果又热爱阅读,就如同在锦缎上添花,在烈火上烹油了。魅力,会从每一根头发丝上发散。
   一个不读书的“码字者”,如果他或她向你吹嘘自己一天能写出多少篇的文章,即使真有这样的“成就”,我也会怀疑文章的生命力与它的厚度。因为,阅读是思想的来源。一个有成就的写字者,必是热爱阅读、痴于阅读,并且随时能从阅读里汲取自己的精神养分的。他的文章,也必如醇酒,久而弥香,能从中品咂出岁月的味道。不读书的“码字者”,语言枯燥,思想贫乏,即使偶有一二天赋,也会经岁月的翻炒,挥发殆尽。就像女人的容颜,经不起岁月的折腾一样。至于有人常用来形容女人那句的“三十有三十的优雅,四十有四十的精致”什么的,我向来坚持认为,那是赞美读书女人的。女人读书,就如在美容店里做美容:去角质是在摒弃生活的烟火所熏蒸的庸俗;做面膜是在守护与保养内心的纯真;抹精华素是在提升自己的思想与灵魂……读书,就是女人由内而外的维护与保养:疏通经脉,调节精神。读书,就是女人这样一次“由内而外”的美丽过程。
   一个我未曾见过的口碑不怎么好的女人,有次在博客里说,她经常晚上去阅览室看书。我对她顿时增添了几分好感。我甚至怀疑,那些加在她身上的许多不好的词句是否来自于嫉妒。
   一个自信满满的女人,说她每天忙得不读书,我马上怀疑起她“忙”的成果与生活的质量来。我对喜欢读书的女人心底里就有这样的几分宽容,滋生出几分喜欢;对不读书的女人,向来心存几分排斥。因为不读书,就会缺少反思与更新。而反思与更新,这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品德———这同样跟我常常微笑面对每一个人无关。
   我希望自己美丽优雅,希望自己在追求美的同时更追求着美好。所以,每天读书。

tange 发表于 2010-7-15 08:53

一个漂亮女人,如果又热爱阅读,就如同在锦缎上添花,在烈火上烹油了。魅力,会从每一根头发丝上发散。

老丹 发表于 2010-7-15 09:43

这些年,余秋雨被一些文人呛得灰头灰脸,但偶尔读到他写的《胡适传》,还是想谈谈这个人。
   《历史人 ...
tange 发表于 2010-7-15 08: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陈寅恪,马寅初。我能记得的过去50年铮铮铁骨的文人,就这两位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余秋雨和他们相比,拎包都不够格。

勿忘天堂 发表于 2010-7-15 14:29

读书的女人最美丽
:se:se:se

笑儿 发表于 2010-7-17 23:20

读书,就是女人由内而外的维护与保养:疏通经脉,调节精神。读书,就是女人这样一次“由内而外”的美丽过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第19期:余秋雨的机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