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根 发表于 2009-10-12 16:57

喜获葛渭康《白说还说》一书【图】


      今日去原工作单位办公室,见到葛渭康先生国庆节前寄出的新作《白说还说》一书。
      至今与葛老先生未曾谋面,却拜读过他在《联谊报》和其它报刊上的不少著作,十分敬佩他敢于说话的铮铮铁骨气;对于他《白说也说》一书中的一些代表性文章,还在同乡网上发帖转载。
      9月下旬的一天,突然接到葛老先生的电话,询问联系地址;说他有新作问世,寄我一阅。我不禁喜出望外:因为中旬回象山时,已从老友竺桂良那里得知此喜讯。
      大作在手,将细细拜读、回味,并与大家分享阅读喜悦。


      葛渭康:祭佛肚树文 
      http://www.54xsr.com/bbs/thread-27432-1-1.html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10-12 17:30 编辑 ]

百无一用 发表于 2009-10-12 17:03

岁晚偶感

星移斗转岁时除,
耳眼清明识正途。
尺素寄情怀老友,
强弓射日痛千夫。
愤多且缓离骚读,
酒少应知壶漏无。
白雪曾闻和者寡,
邓林春色好风徐。

这也是葛老的作品吧

成根 发表于 2009-10-12 18:24


                                 葛渭康:慈悲侠士(代序)



   
      葛渭康先生是笔墨之交,他给我所编版面写些杂文,一来二往,也就有了些稿子之外的联系,譬如说点闲话。那年春节前,他给我一封信,文章以外,讲到些琐事:
  “年关临近,红包、购物券又其时矣,公务员又加工资,灯红酒绿,高高兴兴。看着江西、安徽等地民工在寒风中穿着单薄衣裳讨工资要钱,挤长途回家,对比之下于心不平。
  “我的综合楼2000多平方米11月竣工,装修也将结束,宾馆将于春节前开业,而包工头自验收之日起,结账时找不到人了,50多名民工急得团团转,我本可不管,但于心不忍,只得先拿出5万元代发了工资,待包工头来结账,尽管他已无账可结,只有按合同3%的保修金(两年后可结),也不足5万元。一个人总应有同情心,屋子总是我的,我住新楼,人家冻饿回家,总觉心酸。”
  我读后颇为感动,征得老葛同意,把此信刊于报尾的《编读往还》,并加了一个编后,其中写道:尽管自己生意做得不错,葛先生并无代包工头发拖欠工资的义务,但因于心不忍,他视之为己任,虽知这钱可能永远要不回来。判断一个人好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特别对弱势群体有没有同情心。这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很遗憾现在还有讲的必要。
  报纸面世后,接到一些读者反应,有人指出: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有些人缺的是不忍之心,多的是冷漠之心。比如那位一走了之的包工头,其心如铁石。
  读者的中肯之论我也发了,老葛看到后又给我来一封信,解释此事原委,出乎我意料,是为这位包工头说项的,据他讲:“这个包工头我看他也是走投无路了。他在某县农经委有一项目垫进50余万元,该委下属公司已倒闭,经理抓起来,而项目是东阳建筑公司承包,他只从东阳建筑公司转包了一部分。东阳人从破产中拿回一部分,他却一分未拿到,债主云集,出逃。事实上他再也不会来我处,找他结账也毫无意义,总不能剥他皮。乘人之危,不是我等人干的,虽然我有理由向他要回我的辛苦钱,不应由我付而由我付,是有些冤枉,但转想到外地民工和当地一些开拖拉机农民风里雨里的苦情,当他们拿到了应得的钱,可以一家欢喜过年了,我这样做比什么都值。我的妻子儿女也都和我想法一样。”
  由此可以体会到老葛的慈悲心怀。我猜想他自己可能也遇到过类似困扰,因而深有体会。
  葛渭康先生长着两条剑眉,眼光锐利,身材可以称得上魁梧。解放之初,他17岁就参加工作,一直担任基层领导。“文革”期间,先后两次因说了大实话而入狱,改革开放后获平反,先做国企,后来提前退休自己开厂,做啤酒花,继而依托中科院的先进技术生产一种净水装置。城市扩建,把他的工厂拆了,无奈改行开宾馆。路遇不平,他往往和古代侠客一样,拔刀相助。当地曾有个复员军人出身的三轮车夫被街头恶少无端打死,起初有关部门以群殴处理,引发群体性事件,老葛出面与各方沟通,并替车夫出钱请律师,使案子得以公正了结,亦维系了当地社会的平安。他的行为与其自幼习武恐怕有关,因为那不只是功夫,其中还渗透着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类似义举,我知道的还有:设法帮助城郊失地农民维护合法权益、保护当地若干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等等,所有这些,对生意全无好处,因为要得罪既得利益集团,还有不小风险,但老葛自恃武功和正义,并无畏惧。
  虽然经营不错,加上这一波地产行情,葛先生的资产陡然增值,但他生活节俭,出门在外,总找便宜的旅馆住,从来不摆派头,但需要用钱的地方,却毫不吝啬。
  坊间高高低低地,这些年总有“仇富”的声音传出。其实完全不能用钱多钱少来衡量人的品行,就像早些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那样。然而中国的企业家中,如果有更多葛先生这样的侠义之士,不同阶层间的关系无疑会和谐得多。
                                                                                                作家赵健雄

      (本文发表于2008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冰点人物”栏,和央视《朝闻天下》)

成根 发表于 2009-10-12 18:27


                                    葛渭康:请问于丹




      现在于丹红得发紫,号称论“孔”专家。唾沫飞溅于央视百家论坛,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被当权者请去,给芸芸众生讲什么《〈论语〉》心得》。用似是而非的话来忽悠民众,鄙人脑袋花岗岩做成,无论如何不能被点化,却要提几句疑问,向于丹请教。
       于丹说:“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困境和问题,把它说出来,在《论语》中找到一种朴素的化解方式,让人们生活更自信,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这就是我讲《〈论语〉心得》目的。”“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和内心相连。”“当一个不幸降临,最好的办法,让它尽快过去,从《论语》中找到你内心的宁静”。不必多引。于丹的司马昭之心已露,骗术高明,麒麟皮下有马脚可寻。请问于丹,你的父母,是个小摊贩,被城管踢翻摊位,小秤被折断,物品被没收,关系一家老小糊口生机被剥夺,你能够“从内心找到快乐和幸福吗”?你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粮田被强行征收搞“开”而“不发”五年十年荒芜、满目蒿莱。而被逼流浪街头成为赤贫,你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吗?你家的房子被开发商强拆,又受到开发商雇来的黑道打手殴打,你向政府上坊,又被当作“精神病”关起来,你能“从《论语》中找到一种朴素化解方法,提升幸福感吗”?你是一位农民工,干活干到年底,却讨不到工资,或者遇到工伤,弄成伤残,瘫痪在床,而老板又一脚把你踢出工厂,令你生不如死,你于丹博士能“去找心的平静吗”?这是“与贫富无关吗”?你这一套为当权者逻辑。分明是在说,每一个人如遇到不平、不公,甚至不人道对待造成的困境时,不必求助于法律和社会公理,只要到《论语》那里去找逆来顺受,就会感到幸福。我再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的熟人,李武挺,象山丹城人,一个手艺精湛的木匠,企业转制时他退休了,患糖尿病,不能报销医药费,前年我碰到他,正好他被丹城一家医院赶出来,令我心里非常难过,今年我忽然听说,老李死了,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请问于丹,李武挺一生低工资,高积累,为社会主义创造的积累和财富去了何处?他最后死于贫病交迫,他从那里去“体会幸福”“找心中平静?”所以,于丹博士,你的妖言,能骗得了谁!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10-12 18:30 编辑 ]

成根 发表于 2009-10-12 18:34


                                  葛渭康:什么叫做人的权利



  
      最近从一份杂志上读到一则外国故事,使我心中一亮,从中懂得什么才是做人的权利。
      北爱尔兰有一位流浪汉,叫哈里海洛斯,30多年,从新西兰到澳洲,再到非洲最后把欧洲各国都流浪个遍。之后回到伦敦,在一所疗养院旧址上找到了一个9平方米的角落。作为落脚之地,虽然享受社会保障,但他还是以捡破烂为生。一直到2005年,哈里在这里已经持续生活了20多年,这个疗养院旧址卖给了房地产商,投资8000万镑,在此建造英国最昂贵的公寓。竣工后这座公寓和周围地皮总价将高达1.3亿英镑,哈里和他住处的9平方米地皮成了富商眼中钉,频频派人上门拜访他。哈里说,我明白你们的来意,无非想赶我走,我住在这里20多年了,我不怕任何人,没有人能赶我走。
      哈里把此事告诉了他常去的一家免费的公立医院医生,这位医生为哈里请来了为穷人打官司的免费律师,律师告诉哈里,根据《居住者权利法》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超过20年而无人提出异议,他就拥有这块土地,但前提是必须证明你自己居住的年限。比如自来水,电费帐单等。哈里拿不出。可是法院来人调查时,这里的街坊邻居,包括这里医院工作人员,社区和公园管理员,甚至巡逻警察都纷纷站出来为哈里做证。2007年3月7日,法院将一份由伦敦地政局颁发的编号为ZG1870156的地契送到哈里手里。开发商只好用高价来向哈里收买这9平方土地,但哈里拒绝了开发商40万英镑的巨款(约合500万人民币),而坚持要住在这里。
      一个流浪汉,既不能替地方提供税收,又不能为城市增加光辉形象,同时又是有损官员面子的“捡破烂”,却享受到那么多社会的优质服务。做人的权利得到如此充分保障。哈里的故事,感动了在伦敦留学的中国学生,前去拜访他。对他说你就像我们国家的“钉子户”,你不怕他们派人来骚扰你吗?对付像你这样一个无钱无势的孤独老人太容易了。哈里说,什么钉子户,拜托!我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在我地盘上,开发商才是钉子户呢!
      哈里的做人权利,真叫中国留学生羡慕。这不,哈里的故事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让我这个孤陋寡闻的野老,也开了眼界。
                                                                                           (原载《杂文月刊》2008年12期)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10-12 18:36 编辑 ]

BAOMAMA 发表于 2009-10-12 18:39

这本书,我看过。很有意思。我也敬佩他的精神。:s5 :s5 :s5 :s5

[ 本帖最后由 BAOMAMA 于 2009-10-12 18:46 编辑 ]

成根 发表于 2009-10-12 18:50


                     葛渭康:菊

               
                气节高标自不凡,群芳摇落我才开。
               秋山喝醉重阳酒,不请雅人纷自来。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10-12 18:51 编辑 ]

迷路的孩子 发表于 2009-10-12 19:34

:s2 葛老,早知道大名了,我老妈说她也认识的

BAOMAMA 发表于 2009-10-12 20:07

我老爸认识。这本书是他送给我老板的。

disksound 发表于 2009-10-13 08:27

俺啥都不知,能否多多介绍?

zdxu 发表于 2010-3-19 19:45

呵呵,葛老师的书我也有啊,象山的文化耆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获葛渭康《白说还说》一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