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如修禅
文/shimoqiankan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对于当今风行的钓鱼活动,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在那陈旧的岁月里,除了为生存而钓鱼的外,谁要是业余时间去钓鱼休闲,常不被人们所理解,被说成是:“不务正业”招来人们的另类眼光。现在不同了,特别是近几年来,从南到北,由东到西,全国的钓鱼活动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人们走出户外,溶入山水之间,休闲娱乐,陶冶身心,尽享生活之美,更有国家体育部门及各地组织的各项钓鱼大赛,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了钓鱼队伍的行列,这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钓鱼活动也和其它运动一样,都要用科学的头脑,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大家知道,有的钓鱼人,不讲科学,不问客观规律,不分昼夜,时间地点,不顾安危,更谈不上环保意识,一味追求那水中的乐趣。到头来,不但没有钓出健康的体魄,高尚的情操,反而钓出了一身的毛病,更有不慎者还搭上了宝贵的生命。
笔者从儿时就喜欢垂钓,到后来重捡儿时乐趣,又十几年过去了,经历了从儿时玩趣到休闲娱乐,从休闲娱乐到垂钓健身,从垂钓健身到修心养性的不同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只要你有意识地把垂钓健身,垂钓修心放在首位,追求真正的钓者之境界,你就会逐步领略其中之奥妙,就会慢慢地享受到这其中之美妙意境!
大家知道,从当今的电影电视,到中国的古书秘籍,从彭祖素问,到黄帝内经,都讲到了静养修心的问题,这正是钓如修禅。什么是“禅”?“禅”是梵语,就是“静虑”的意思。所谓修禅,禅修,跌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静坐法,就是静气疗心法。我们知道,静心养气可以祛病延年益寿,只有静心才能养气和练气,也就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来达到健身目的的。
调身,调息,关键在于调心。调心是禅修的难点,他要求:忌呼吸时胡思乱想。大凡人体之气血,行于虚,滞于实,如思想散弛,气必然凝结降害,只有静心凝气,涵养身心,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心浮气燥是禅修的大忌,也是钓者的大忌,更是人生的大忌.钓鱼要不为渔所困,意在钓中,意在过程。
垂钓,我们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那就是排除杂念和入静特别快,进入状态比修禅要快的多,一竿在手,面对一片碧水,目视一点红光,杂念尽消,心不外驰,凝神静气,定势若禅,得天地之精华,聚人生之真气,一切世俗烦恼顷刻化为一种平静,一种企盼,内外兼修。这时的你,身心也进入了一个平衡状态,思想是集中的,心情是愉悦的,特别是当你上了一条大鱼,你愉悦的心情持续的时间会更长,这对你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钓如修禅,钓鱼也首先要调身,也就是说,我们的坐姿要自然端正,座位要舒适,要适合自己的身高,要轻松从容,坐钓持续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就要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其次是调息,也就是呼吸要自然,吐纳要顺畅,神情要放松,杂念要排除,更不要大呼小叫,上鱼时也是从容不迫,心平气和。
再次才是调心,调心是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垂钓来调养我们的身心,以达到合奇经八脉,脱世俗凡尘,入忘我之境界,精气神合一的目的,进入禅修的意境。这时的你,定是心胸开阔,沉稳而超俗的。
从环境上看,修禅者多是选在名山秀水,空气清新之地,这儿定是负离子丰富的天然氧吧。为健康而垂钓者也应如此,绝不能只为上鱼,不顾环境,选择空气不流畅,环境脏乱差,甚至污染的地方垂钓。只有如此,你才能达到垂钓修身养性,修心养神的目的。
我的一位仁兄,现已年近耳顺,本来身体十分强壮,从部队专业到地方,面对繁杂的工作和应酬,十几年前积劳成疾,成了医院的常客。每年都住几次院,每次少则七八天,多则个把月,就是说话都变的有气无力。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垂钓,以钓养身,以钓养性,以钓养神。现在钓的是身体强壮,精气神十足,更是与医院和药物绝缘,说话也是声若洪钟,他常说:“我这个好身体就是钓鱼‘钓’来的!”
如果你在垂钓的过程中,知道了如何调身,调息和调心,克服在垂钓过程中的自身不足,摒弃一般垂钓者那种为鱼而渔,不讲科学,不问规律,不看环境,不顾身体,忘记安全的做法,并在垂钓的过程中逐步的去实践,去体会,去思考,你定会钓出健康的体魄,脱俗的气质,进入真正的钓者之境界!
钓鱼,本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两家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庄子的《渔父》和屈原的《渔父》,乃文学史上最早以垂钓为题材的作品。
唐代,佛学发达,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钓鱼又带上了佛禅的文化意味,致使这一时期的钓鱼诗词具有了不同于初盛唐同类诗歌的创作旨趣。初盛唐的钓鱼诗大多比较质实,主要描写垂钓的环境和垂钓者怡然自得的情致,以及由垂钓而触发的人生感慨,从而形成一种轻快明净的调子。而中晚唐的钓鱼诗词却不同于此,禅宗不执著、随缘旷放的生命哲学,与道家自然无为、自由逍遥的人生智慧不谋而合,促成了中晚唐士人颓唐、放达的人生态度,诗酒留恋,渔歌畅情,成为士大夫风雅生活的内容之一。
佛与渔的相通之处,被发挥到极致。这一时期的钓鱼诗词具有浓厚的佛禅意趣,具体表现为:任运随缘的人生态度;不加外求的佛学禅理;大钓不钓的开悟境界。而从文学映现生活的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心理期许和人格精神。
庄子《渔父》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
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
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
“侯王之佐与?”
子贡曰:“非也。”
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
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
客曰:“嘻!甚矣夫子之好学也!”
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
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
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
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之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矣。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
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股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
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
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今渔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人矣,渔人何以得此乎?”
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仪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
屈原《渔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李中《渔父》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
稚子争窥犬吠声。
苏轼《渔夫》四首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李煜《渔父》(二首)
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二、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纳兰性德《渔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
吹入芦花短笛中。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阮籍《咏怀》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
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
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牛山,
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
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
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
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
乘流泛轻舟。
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何处春深好,春深富贵家。马为中路鸟,妓作后庭花。
罗绮驱论队,金银用断车。
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
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
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
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诏借当衢宅,恩容上殿车。
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方镇家。
通犀排带胯,瑞鹘勘袍花。
飞絮冲球马,垂杨拂妓车。
戎装拜春设,左握宝刀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刺史家。
阴繁棠布叶,歧秀麦分花。
五疋鸣珂马,双轮画轼车。
和风引行乐,叶叶隼(旗其换繁体与)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学士家。
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蜡炬开明火,银台赐物车。
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女学家。
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
御印提随仗,香笺把下车。
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萦骢马尾,蝶绕绣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轮立驻车。
入班遥认得,鱼贯一行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
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
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
为忧(服鸟)鸟至,只恐日光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经业家。
唯求太常第,不管曲江花。
折桂名惭郄,收萤志慕车。
官场泥铺处,最怕寸阴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隐士家。
野衣裁薜叶,山饭晒松花。
兰索纫幽佩,蒲轮驻软车。
林间箕踞坐,白眼向人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渔父家。
松湾随棹月,桃浦落船花。
投饵移轻楫,牵轮转小车。
萧萧芦叶里,风起钓丝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潮户家。
涛翻三月雪,浪喷四时花。
曳练驰千马,惊雷走万车。
余波落何处,江转富阳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家。
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
铺啜眠糟瓮,流涎见麴车。
中山一沉醉,千度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妇车。
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
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
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
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博弈家。
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
鼓应投棋马,兵冲象戏车。
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
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
转烛初移障,鸣环欲上车。
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娶妇家。
两行笼里烛,一树扇间花。
宾拜登华席,亲迎障(巾宪)车。
催妆诗未了,星斗渐倾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
兰麝熏行被,金铜钉坐车。
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
白居易《九日醉吟》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沙发来了;P 偶坐地板慢慢学习~学习~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