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圣人之治(三)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是粗人看不懂,
沙发还是要坐的!!
不推崇高尚贤能,人民就不会贪图名位而相互争夺功名。
不籤藏稀有的金银财宝,人民就不会贪图财富而作盗贼。
不凸显无穷欲望,人民就不会学习效法而变得不择手段。
所以圣人的治理之道是:
使大家的心灵虚静,生活务实。心志淡泊,平安健壮。
常常使大家不去刻意追求知识和欲望。
让智巧聪明的人没有特殊的目的和机会去妄为。
以顺应时机并且不住相的作为去治理,则不可能治不好。
先贤老子骑青牛出关的时候,留言告诫世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贤能的标准,是千古难下的定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也就是说,推崇贤能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许多伪装的言行。一件事也好、一个人也好,如果不是特别标榜某一标准、某一典型,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从而逐渐凸显出来;才能不足的人,也就会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标榜怎样做法才是好人,怎样做法才是好事,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好事的目标,终至于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倒使一切出现了紊乱。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12-7 13:04 编辑 ] 统治必须从“民”,即统治的基础作起。使民不争、不盗、不乱。从而从根源上消除动乱的可能性。这里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使民处于消极无为的状态,“则无不治。”这个原则的论述,就这里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不要忘记,还有完全反对老子理论的大人物存在。如近代的鲁迅,就明确提出要根治人民的顽愚本性,强心胜于强体的观点(见《呐喊》自序)。正是由于存在如此重大的理论反差,才使得类似的研究充满兴趣。由此我们虽然可以看到老子的观点是纯然反动的(“反者道之动”);那么是不是就一定要促使人民处于一种争、盗、乱的状态呢?好象不是这样的。“为为,则不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