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渔文化成果 加速产业化进程
应用渔文化成果 加速产业化进程[上]――兼论中国渔文化力的构建
〔摘要〕 本文探索了中国渔文化的演进历程,在分析其体现与功能导向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渔文化力的构建与加速渔业产业化问题。
〔主题词〕 渔文化文化力产业化
以历史悠久、功能多样著称于世的中国渔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近年来,中国渔文化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应用渔文化研究成果,对加速渔业产业化进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中国渔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渔文化的起源和演变,始终追随人类发展的轨迹,折射出中华民族各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礼仪宗教、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纵观中国渔文化的发展史,依据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形态,大略可划分为萌勃期、衍生期、兴盛期和迁化期四个阶段:
1、萌勃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原始时期),是中国渔文化的萌勃期。出土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的原始人饰品――草鱼眶上骨,为我们提供了一万八千年前旧石器时代萌勃渔文化的最早实证。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阶段,作为物质文化的渔具、渔物大量出现,作为崇拜象征的鱼图进入精神社会,由信仰导致的鱼俗、构成社群文化重要方面,渔文化摆脱了形态单一、内容朦胧、结构环合的性质,分解为物质型、精神型、制度型三种人类可观察的基本文化,并趋向繁盛。
2、衍生期商周至秦汉(上古时期)及南北朝的二千二百余年,是中国渔文化的衍生期。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渔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契机,表现为形态上的多元化、应用面的扩大化,出现新的走向与功用:如商周见之于青铜礼器、餐具上的鱼饰和鱼形铭文,以及墓葬中的玉鱼、蚌鱼具有强烈的礼俗化倾向;春秋战国鱼占活动活跃,渔文化因素还见之于军阵、兵器、漆器、玩具等领域;秦汉则见之于瓦当、铜器、墓雕、壁画、灯具、百戏等方面。
3、兴盛期隋唐至宋辽(中古时期)的七百余年,是中国渔文化的兴盛期。渔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等领域全面恢弘,进入新的高峰期。在朝礼国律、婚丧习俗、建筑构件、金银饰件等方面,鱼纹大量复出。部分上古时期的文物制度得以恢复,双鱼瓶、人首鱼身墓俑等流行,体现了传统渔文化的复兴。由于外来文化因素不断注入,鱼龙合体的摩羯纹器具、灯具与铜镜、银盘等新出,保留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证。中国渔文化在此阶段,发挥了文化传承中的承前启后作用。
4、迁化期元明清(近古时期)至近现代的近八百年,是中国渔文化的迁化期。期间既有国势强盛、大规模的对外交流,亦有国势衰弱、外国列强之入侵,并经历了两度游牧民族的统治;渔文化既挟带着传统因素得以新的应用,亦在变迁中获取发展新机遇而继续创造。新中国成立、尤其是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渔文化溶入现代科学技术、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内涵迅速膨胀、功能更为显著、交流日益频繁。2004年9月首届中国渔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则揭开了渔文化研究新的一页。
[ Last edited by skyhood on 2007-1-19 at 18:31 ]
应用渔文化成果 加速产业化进程(中)
应用渔文化成果 加速产业化进程[中]二中国渔文化的体现及其功能导向
中国渔文化是我国最习见的行为模式,体现在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一)中国渔文化的体现
1、物质文化居住于松花江边的赫哲族人,喜穿鱼衣鱼套、鱼皮绑带和鱼皮鞋;鱼骨饰、鱼睛饰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直至北宋年间京师妇女还面饰鱼鳃骨、以“鱼媚子”风流一时。鱼类是人类继天然食物后的第二种“食物资源”,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自南北朝后,较多鱼类图像出现在建筑构件和居家装饰中。我国汉代画像石出现“鱼车”;一些舟船,将头制作为鲤或鲸首、将身制作成鱼形。渔文化在人类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中均得以充分体现。
2、社群文化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鱼类就卷入仪礼制度,在祭祀、婚丧、交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始氏族社会形成的“鱼祭”,在我国民俗活动中长传未衰。以鱼为“纳采”的聘礼、取用双鱼纹铜镜作婚礼、洞房窗花的双鱼剪贴,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瓮棺葬、大溪文化中的含生鱼葬俗、周商的玉鱼从葬等,在婚丧方面遗存了不可胜数的文物。“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鱼类作为祝贺的礼物和传书的信使,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3、精神文化鱼类联系巫术事象、信仰习俗、口承文艺、游乐活动等,表现出极大张力与潜能:如“牧人乃梦,众维鱼矣”(《诗•小雅•无羊》)、横公鱼“可治邪病” (《异鱼图赞笺》)、飞鱼“临月带之,令人易产”(《古今天图画集成》),成为巫药与祥物的鱼、在文献载录和民间传习中不胜枚举。渔业活动和岁时活动中的鱼俗、鱼信,向鱼求雨、乞子和渔民禁忌屡见不鲜。鱼类化生、报恩、惩戒、预知等神话传说故事,经历代口头传承和文字载录长留至今;鱼趣活动、鱼形灯具和玩具,则广泛见之于游戏、舞乐中。
中国渔文化之所以时历千古、地传九州而不衰,持久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永不消歇的功能。渔文化的功能大多隐匿在繁复的民俗事项、奇诞的构图形式、神秘的比拟象征与多景的生活层面。
(二)中国渔文化的功能导向
根据对历时各地文献的、口头的、实物的、行为的资料处理,依照其生成方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国渔文化有三个功能导向:即始生导向、外衍导向和内化导向。
1、始生导向始生导向发生于史前的氏族社会,伴随人和物质“两种生产”而显示出来。它以人类的生存、繁衍为直接目的,以文化创造的手段肯定人类的自我价值,旨在加强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例如崇拜图腾:我国多处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具有明显的图腾性质。图腾物的人神交混性质,使鱼类摆脱了单纯自然之物属性,人鱼之间有了合体、同源、混血、互感的内聚性质,从而派生出祖先、恩主、护神、灵物的认识,产生繁殖、丰收、驱邪、护身等信仰观念。
又如信仰生殖:滥觞于新石器时期的“双鱼图”,以双鱼纹为图饰的战国陶豆、汉代铜洗、晋代铜镜、唐代鱼瓶、宋代瓷器等作为合欢与生殖象征,成了表示夫妇婚姻、求子乞嗣的意象之源;西周鱼鹰玉雕、战国鱼鸟纹铜盘、秦代鱼鸟瓦当等“鱼鸟图”,则反映了鱼为“阴物”、鸟为“阳物”的生殖观。
再如祈望丰稔:仰韶文化和马家窖文化的网鱼纹、网点纹、波点纹等,以写实或写意的鱼游入网作为丰收的瑞征;鱼画中鲫磬同图表示“吉庆有余”、鱼穿莲花表示“连年有余”。四川涪陵白鹤梁“江水退,石鱼见,部民相传丰稔之兆”(〔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录了中古以来鱼兆丰稔的信仰。
2、外衍导向外衍导向为渔文化的次生性功能趋向,是始生导向的延续与泛化。外衍导向游离于对“两种生产”的直接追求,表现对外在之物、外化精神现象的认知、思考和利用。
例如辟邪消灾:鱼佩历来是最为习见的风俗饰物,人们将其作为求吉避凶、祈福免祸、近神远鬼的保护神。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出现穿孔的绿松石鱼形圆雕;从秦朝鱼纹“连行”瓦当、汉墓中的鱼纹“连行图”,到明清建筑上的鱼形雀替、鱼形月梁,其意均在驱邪退祟。
又如沟通天地:基于“天河地川相连”的幻想,栖居于浮天载地水域中的鱼类、便被赋予构通天地的神使职能:商周玉鱼蚌鱼、春秋战国铜鱼及后代的陶鱼作为殉葬品,“鱼跃拂池”(《古服经纬》)成为丧服之制,骑鲤升天之类故事表现其“乘骑”之性质,鱼腹藏书、托鲤传书等其又成为人际交往的信使。
再如通灵善变:基于原始的“万物有灵”论,鱼类自身表现出极大的灵性与活力。在《山海经》、《异鱼图赞笺》、《三才图会》等文献中,记有大量“鱼鸟化合”、“鱼兽化合”、“鱼人合体”及“多联体”、“异类综合”异鱼;在文人笔记、民间故事、传说戏剧中,关于鱼类善变化的志怪轶闻更是不胜枚举。
3、内化导向内化导向亦是渔文化的次生性功能趋向,主要表现在人的实用性信仰观念、尤其是日常活动,关注的对象是人类自身的身体、命运、交际和游乐。
例如占验作用:占卜属于巫术范畴,是以信仰手段对自然与人生作出的认知和取舍。鱼占是借助鱼象卜知未来、探测吉凶:如见文鳐鱼“则天下大穰”(《山海经》);“黄鱼同彘肉同食,立遭雷震”(《括异志》);“凡鳗出游,越中必有水旱疫病之灾”(〔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祭祀祝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饮食之本也”(《荀子•礼记》)。在先秦时期,鱼祭成为敬神事鬼的朝礼;“猪头烂熟双鱼肥”(〔宋〕范成大:《祭灶词》)、“白羊赤鲤纵横陈”(〔明〕高启:《里巫行》),鱼作为献神的祭品;在交往中,“尺幅鲛绡劳解赠”(〔清〕曹雪芹:《红楼梦》);鱼还是婚聚时的礼品。
再如游乐赏玩:战国时期有外鼓中空的陶鱼玩具,内有石丸、摇之发音。鱼灯由来已久,“复讶鱼灯有旧名”(〔南朝〕梁元帝:《对烛赋》),汉、隋的“鱼龙曼衍”之戏十分壮观。“(小鱼)斑纹赤黑相间,里中儿豢之角胜负为博戏”(〔宋张世南:《游宦纪闻》〕,除了斗鱼外,还有养鱼、观鱼、钓鱼等活动。
总之,除了供人类食用、维系生命的基本需求外,中国渔文化作为启动文化创造的内力,充分展现在社会组织、生产活动、生活风俗、人伦观念、哲学观念、艺术创作等诸多方面,发挥其组织、教化、认知、整合、满足等一系列功能作用。
[ Last edited by wuxingbo on 2007-1-18 at 20:07 ]
应用渔文化成果 加速产业化进程(下)
应用渔文化成果 加速产业化进程[下]三、构建中国渔文化力加速渔业产业化进程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文化力和经济力相互交融已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世纪经济就是“文化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力泛指文化所具有的一种作用力,是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和永葆先进地位、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们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决定力。在推进渔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应该科学认识渔文化力的内涵和外延,寻求文化力和经济力的充分融合,探讨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的有效途径,使渔文化力融入渔业经济、服务渔业经济、促进渔业经济。
(一)中国渔文化力的解读
任何文化都是通过人的活动而表现出来,一种文化形态不是诸种观念与价值的随机拼凑、任意组合,而是相互适应、和谐统一的整合体。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在衍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及社会制度、国家法律都是这个他们文化的反映。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行业与系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差异,不仅决定各种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也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别。中国渔文化是我国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其它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先进的文化思维理念,包括继承和发展、统一和大局、改革和开放、效率和效益、竞争和人才、信息和宣传、文化移植和创新等理念。就中国渔文化而言,物质文化是渔文化现象的外在表现;制度文化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章、准则,为民众之间、民众与外部成员进行活动提供的制度保障;精神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心理倾向,是无形却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这是中国渔文化的支柱。
文化的力量简称为文化力(PowerofCultur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力问题是一个横越文化界、经济界的跨学科问题,包括精神文化力、历史文化力、科教文化力、制度文化力、信息文化力、人才文化力、文艺文化力、社科文化力等。文化的动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人的预见能力、科学能力、指导能力、价值能力和发展能力上,精神文化力居于最高层次、起着统帅作用;文化力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和科技文化的创新所带来的影响。
正如中国渔文化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一个源远流长的分支,渔文化力是国家文化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讨论文化力与经济力交融、文化力向经济力转化,涉及文化艺术产品和精神产品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即文艺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影响力。
(二)中国渔文化力的构建
渔文化力的形成是一个多元融合、不断积淀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炼、不断升华、实现新的跨越的过程。构建渔文化力,必须从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和提高渔文化服务能力入手,在融合中培育渔文化力,在规范中沉淀渔文化力,在跨越中提升渔文化力。
1、在融合中培育渔文化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是祖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持续发展,虽经千劫百难而励韧不衰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量。
生态文化是关注人们衣、食、住、行的一种文化,“在生态文化上,每个人都成了文化承担者和文化的执行者”(余秋雨:《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文化》)。严格地说,中国的生态文化是在改革开放后被重新开始、作为一种文化来对待,在社会生态文化的活力与书面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的萎靡中不断增长。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在衣、食、住、行上开始有所动作了,却并没有多少人去论述生态文化,其理论滞后。书面文化只有加入新的生态文化,才会重新找到它的活力。
相对于书面文化而言,近百年来我国民间文化不仅一直不被重视,而且破坏得十分厉害。民间文化中固然有封建、落后、愚昧的东西,但是人们在反封建的过程中、往往一股脑儿将它抛弃。其实,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间文化所起到的作用更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文明的成果具有共享性,应以观念的通融彰显个性,在融合中培育渔文化力。
2、在规范中沉淀渔文化力改革不仅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也是一种文化观念上的创新。制度文化的创新和变革,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整个国家的面貌。改革开放后,我国渔业冲破旧的管理体制束缚、打破产量长期徘徊局面,迅速建成融养、捕、加、工、商、贸、科、教、研一体的产业体系,发展为举世瞩目的渔业生产、贸易大国;渔产品从长期短缺到供应丰富,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制度文化变革的强大力量。
然而,渔业组织化程度尚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脆弱,尤其是伴随产量高、增长快而引发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捕捞强度过大、渔业资源衰退,水产病害频发、经济损失增大等问题,使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困难。
要规范行业行为,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在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充分应用渔文化成果,将渔文化力的内核注入渔业经济结构之中,将传统渔文化精髓融入渔业产品开发之中。通过进一步树立行业意识、形成行业行为,使渔文化与经济融合所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催生品牌亲和力、孕育企业凝聚力、提升品牌形象力、增强产品设计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使渔业发展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造福百姓,使群众获得实惠、全面发展。
3、在跨越中提升渔文化力 渔文化力的形成是一个多元融合、不断积淀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炼、升华、实现新的跨越的过程的。
在现代企业中,文化力不仅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出现现代产业文化圈与传统民俗文化圈从激烈冲撞向兼容、协调、和谐转化发展的新趋势。国内一些现代产业强势集团致力于文化工程建设,资効或聘任专家、学者对重大文化课题进行研究,以优秀的成果为其创造惊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持久的美誉。然而,这种趋势尚未引起现代产业集团的普遍关注。
我国耕海牧渔六千余年的浙江省象山县,扬起渔文化产业风帆。国内首家渔文化研究会的创建,为培育、沉淀、提升渔文化力提供有力保障:散布各地的渔文化旅游景点、海防遗址、民俗风情被串连起来,形成生机无限的滨海渔文化通道;散落在渔区海岛、渔民生活中渔歌、渔舞、渔号、渔俗等渔文化元素,通过发掘、梳理、整合、演绎、提炼,产生了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文化特质;八届中国开渔节的成功举办,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独特的渔文化和精神品质形成的强大动力,打造出新一轮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偏僻落后的边陲小县跻身全国百强县、位列68位的,令世人刮目相看、惊叹不已!
内涵丰富、功用广泛,渗透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中国渔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历时久、应用广、功能多、民间性强的文化长链。渔文化要在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繁荣与发展。各地也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渔文化力,力促渔业文化经济化、渔业经济文化化,为加速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吴成根]
[本文刊于<浙江渔业>和<渔文化>刊物.]
[ Last edited by wuxingbo on 2007-1-18 at 20:08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