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son 发表于 2008-12-5 21:51

道德经-----美之为美(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哆菈A夢 发表于 2008-12-5 22:30

回复 #1 hudson 的帖子

阿拉看不懂:lol

成根 发表于 2008-12-7 12:54


       當天下都認為『美』是『美好』的時候,『喜美厭醜』的分別、著相、偏頗之心就產生了;當天下都認為『善』是『良好』的時候,『喜善厭惡』的分別、著相、偏頗之心就產生了。
       實在的真相應該是:『有』跟『無』是相互共生混同的,『難』跟『易』是相互輔助混同的,『長』跟『短』是相互襯托混同的,『高』跟『低』是相互依附混同的,『音』跟『聲』是相互配合混同的,『前』跟『後』,是相互追隨混同的。
       所以聖人用『不住相的態度』(無為)去行為處事,用『不住相的言論』(不言)去教化大眾。
       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刻意加以主導或推辭。
       生養萬物,而不佔有。化育萬物,而不自傲。功成萬物,而不居功。
       正因為不居功,所以永遠有功勞。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12-7 12:56 编辑 ]

西楼 发表于 2008-12-8 02:11

什么是“美”?什么是“善”?这无疑也是古代所有的哲学家们“苦苦”思考的重大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最高问题就是“善”。
对于这个似乎要使很多哲学家穷终生的精力来思考的问题(例如孔子,“朝闻道,夕死可以”),老子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即“恶”,而“善”即“不善”。接着,老子作了解释,“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恒也。”
那么是不是只是因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所以老子才认为二者是本质同一的呢?或者说,是不是因为二者在时间上的这种先后关系而被认为是同一的呢?不是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恒”这个字。就是说,这里还没有“变化”可言。正因为二者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使它们在变化以前就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了。或者不如说,正是这种“事前”的同一,才使“变化”成为可能。
听老子说,所谓的“美”,原来竟然是“丑恶”的。是不是这样呢?很难说“否”!例如“食色性也”,“食”是什么?动物或植物的尸体,所以尽管孟子远离厨房,可还是不能改变食尸的命运;“色”是什么?女人或男人而已。因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什么才是“真理”呢?恒也。就是说,不论你喜欢也好,憎恶也好,食物就是食物,男人就是男人,如此等等。
这里还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即究竟什么才能够被认为是“善”和“美”。一般人们自然对这个问题感到“吃惊”。但在社会以及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成为重要的了。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结论。例如韩非就鲜明地反对墨和儒,把“侠”与“儒”列为“五蠹”。总之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但例如孔子当然不这么看。孟子甚至主张“善战者服上刑”。等等。
所以这里有必要谈谈“意识形态”的问题。从某种极端的观点来看,意识形态必然与自由相反。就是说,凡是特别强调意识形态的,必然会对个人的自由起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真正自由的人是不需要什么“意识形态”的制约的。“自由”本身就是唯一的“意识形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美之为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