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8 新京报】
经战火流离、盗贼觊觎、“文革”风雨,百万文物在众多爱宝之人的护持下终得保全
故宫之所以让普通人流连,在于它是一座藏宝巨库,它超越了普通人对于世上奇珍的想象。
故宫之所以让收藏家迷恋,在于它是一个精品殿堂,它包容了收藏家对于稀有文物的向往。
每个来到故宫的人,都会为这里的国宝而着迷。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博物馆里,有文物100多万件,仅一级文物就有万件之多。
因其珍贵,国宝几乎注定了与劫难相伴。
也因其价值,众多爱宝之人不惜以生命相护,创造了文化史上的奇迹。
1924年冬天,当17岁的单士元脚穿单靴走进神武门时,还没有人知道,在这座居住过24个皇帝的宫殿里,到底藏有多少稀世的珍宝。
和这位北大学生一起忙着清点文物的,还有“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们。他们的职责是,通过系统点查,将昔日皇家之“私产”转化为国家之财富,昭信于国人。
10个月后,二十八册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出版,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计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法书名画等。可谓天下异珍,尽聚于此。
1931年,日军侵华,恐珍贵文物毁于战火,故宫择精品南迁。已是故宫工作人员的单士元被派留守院中,他眼见着件件书画、瓷器被捆扎在一起,数天内,1.3万个沉甸甸的大箱子被运出神武门。
南京的朝天宫成了这批文物的第一个家。但仅半年后,华东形势告急,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奉令,又将文物迁往大后方。
8年西迁,行程万里,分为南路、中路、北路先后进行。故宫国宝逶迤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面临匪盗的威胁,更要躲避不知何时就会袭来的敌机轰炸……但是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守护者们,仅以微小的损失,将国宝平安迁入后方,创下二战史上人类文化的守护奇迹。
1947年,三路“逃生”的国宝重聚南京。但不到两年,它们又再次遭遇了“两地分飞”的命运。
1948年底至1949年初,渡江战役之前,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
单士元在北京的故宫里再见到余下的国宝,已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时,他担任了主管业务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此时的故宫,首要任务即是对文物重新清点核对。让单士元和他的同事们惊喜的是,从杂物堆中找出了用草帘裹着的象牙席,也在所谓的“赝品库”里发现了赵佶的《听琴图》。这样,仅从非文物、赝品、材料库中就发现了文物2876件,其中一级文物501件。
经过大规模的清理,故宫的文物重新进行了编号,计有“故”字号和“新”字号文物近百万件。故宫成为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
“文革”到来,在大院中扫地的单士元被“革命小将”打中,在眼皮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疤。而百万文物却因故宫及时闭馆而幸免于难。
半个多世纪中,故宫还曾五次发生盗窃案,但无一文物因此流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