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船眼睛”,噶结的后生人都会感到奇怪,船怎么会有眼睛呢?
船眼睛一路走过来从姆白到有,又从有向慢慢姆白,你勿相信咯话,可以去海边港口看看,咯腔新打的船已经看勿到船眼睛的影子了。
在阿拉象山,听讲早先海里的船是姆白眼睛的。那么,后来怎么“生”出眼睛了呢?
听讲蛮早蛮早之前,有姓陈咯三兄弟,本来是在内河打鱼的。后来,内河的鱼越打越少,听说海里鱼多,用畚箕舀都舀不完。三兄弟听叻笑眯眯,就把原先在内河的“泥鳅船”抬到海里去了。
有一日,海上无风也无浪。这只泥鳅船上得好咯却翻老了,三兄弟靠几块船舱板捡回了命。
“个风平浪静的,船咋会翻了呢?”三兄弟衬来衬去衬勿明白。隔壁有个白头发老人讲叻:“小弟啊,有时节船也会被海里的大鱼顶翻的哦!海里是大鱼吃小鱼,假如阿拉的船也会变成鱼的样子,鱼就没有胆子来冲撞了呀!”三兄弟听听有道理,于是动手在新打船的船头镶上一对大眼睛,远远看上去一条船就是一条大鱼。
这条有眼睛的船下海后,鱼还以为是同帮,都游过来嬉戏。三兄弟打了一船又一船。
后来,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海里的船都生上了大眼睛。
船眼睛的传说一直相传下来,后来,船眼睛作为一种船饰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相当长时期,阿拉象山无论是大捕船、大对船、小对船,在船首两侧全部有两只大大的船眼睛。
船眼睛,硬木制作,由船板向外成凸出的圆形。其圆木周边用白漆涂成一圈底色,中间漆成黑色,钉在船头两侧,好像是一对圆睁睁的龙眼。
每逢新船安装船眼时,还有一个相袭成俗的“定彩”仪式。即在新船造成后,择定吉日,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用五色彩带,随同充当船眼珠的圆背铁一起钉上船头。船主还用新的红布或是红纸,罩住船眼,即为“封眼”。待新船下水时,在锣鼓鞭炮声中,船主将封眼的红布或红纸揭去,意为木龙“启眼”。
其实,渔民在渔船上安船眼睛,既为装饰,更是以木龙明眼为象征物,为渔民引航,以明察海域,镇伏海妖,探明鱼群,避开暗礁险滩,保太平、求丰年。反映出渔民在未能理解自然现象时,祈求借助木龙神力,驱灾保太平的心理因素。
近30年来,渔船制造和装饰趋向简便、明快,船眼睛逐渐消失并演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起,大小机动渔船形状均为渔轮模式,船体逐渐由木质变为钢质,船眼睛就不复存在,原来的船眼睛部位也被船号取而代之。
另外,老底子赋予船眼睛保太平、求丰年的心愿,则随着海洋渔业科技的日益发达而转嫁到现代仪器设备上了。卫星导航、鱼探仪、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均被现代渔船所应用,船眼睛的消失和演化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
[ 本帖最后由 小象 于 2009-2-24 14:5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