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城古称蚶城,城呈蚶子状也! 据考丹城古城彭姥村,从明代起才有此蚶城称谓
象山立县时县治设在现县城西北角的彭姥村,背青山,面大海、无城池。县城始筑于1064年,多少年风雨,多少年沧桑,象山挟大海的浩气一路走来!走到宋代县令林旦策动首建土城,城池外凿以护城河。取凿河之泥充作筑城之土,城辟有二门,东为澄瀛,西为登台,形成了古县城的框架。明时,自海上登陆侵入的盗寇不绝,土城难以为继,嘉靖甲寅春夏后开始废土城建石城,二年后建成。城周长5华里,高1丈6尺,设四门,东为“宾阳门”,南为“来薰门”,西为“迎恩门”,北为“拱极门”,各门均建有楼,城墙走向平面状如一只线描的蚶子,又名蚶城。历史上曾一度设“象山卫”。
蚶
hān
〈名〉
动物名。俗叫瓦垄子或瓦楞子,又叫魁蛤 [blood clam;ark shell],蚶属的软体动物,介壳厚,稍呈心脏形,自壳顶出隆起的放射纵线四十多条,像瓦垄。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味鲜美。通称“蚶子”
[何胤]疑食蚶蛎。——《南齐书·周颗传》
又如:蚶菜(赤贝的一种);蚶酱(蚶肉制成的酱)
蚶
hān
ㄏㄢˉ
〔~子〕软体动物,介壳厚而坚实,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称“魁蛤”;俗称“瓦垄子”、“瓦楞子”。
丹城图---真是像个海蚶,真的忘记象山方言怎么说的了,就是那种烫水可吃的,肉有血色的那种贝壳
[ 本帖最后由 下院人 于 2008-5-1 21:5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