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学写小说悼亡儿

[复制链接]
清雅书生 发表于 2007-9-1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宁波象山,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年近古稀,惟一的儿子在部队因公牺牲。多年来,她想念儿子伤心欲绝,久久不能自拔。后来,她决心把儿子的故事写成小说,永志纪念。于是,只上过几年小学的她,在55岁那年学写小说,十余年来,笔耕不辍,呕心沥血,终于将儿子的生平事迹写成小说,并于去年公开出版。
  老人名叫李筱凤,今年68岁,说起与小说的结缘,不得不提那段令人心碎的往事。1982年,李筱凤家里来了一位部队军官,告诉她在连云港某部服役的儿子不幸因公牺牲。这个噩耗使李筱凤当即昏死过去。当时,夫妇俩已经年过半百,丈夫家是两代单传,惟一的儿子承载了他们全部的希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筱凤因思念儿子,伤心过度,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为了缓解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李筱凤的爱人参加了北京鲁迅文学院函授创作班,学习写作,从此变得忙碌而充实,心情也好了起来。受丈夫影响,李筱凤在整理儿子生前写给家里的书信及日记时想到,要是能把儿子生前的故事写出来,也算告慰儿子的在天之灵了。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但小时候只读过几年书,更没有写过什么东西,这会儿要写小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1989年,55岁的李筱凤决定脱产去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写作。当时,她还在象山粮食局上班,领导得知后非常钦佩,同意了她的请求。这年年初,李筱凤背上行李,只身来到北京,参加为期半年的文学创作普及班的学习。她一边学习,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儿子牺牲前后的情况为素材练习写作。几个月下来,她一口气写了40多万字。指导老师看了叫她进行压缩修改。半年后,李筱凤带着手稿和老师的修改意见回到家里。一年后,她从单位退休,从此把全部精力放在初稿的修改上。几百个日日夜夜伏案写作,十几万字的第二稿终于出来了。李筱凤复印了十几份,请鲁迅文学院的老师指点。大家都被李筱凤的创作热情所感动,提出了种种意见。
  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李筱凤写小说似乎找到了感觉。修改第二稿时,她从一句话如何表达到小说的谋篇布局,都有很好的考虑。由于太投入,锅里的菜常常被她烧焦。写到小说收尾阶段,她感觉不满意,吃饭在想,走路也想,想得头都痛了。一次,去医院看病,她发现医生和护士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她,一看,原来是衣服穿反了。
  靠着对爱子的深深怀念和执著精神,李筱凤从1989年到2000年的10年间,投入全部精力,四易手稿,终于写成一部7万多字的中篇小说。李筱凤在鲁迅文学院的老师和笔友看过稿样后,很多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本来,李筱凤打算将这篇小说单独出版,但考虑到经济等原因,最终决定与丈夫以前写的一些小说合起来出版。2001年4月,李筱凤和丈夫合写的小说集终于出版了。李筱凤穷10年精力写就的这篇小说取名《牺牲》,放在小说集的首篇,占整个小说集篇幅的1/3。
zhouyu520 发表于 2007-9-1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母亲!!!
空子 发表于 2007-9-1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以想象,对这位母亲肃然起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9-22 01: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