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官员当“三陪”,是苦还是甜?

[复制链接]
skyhood 发表于 2007-6-2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日前有一篇文章说,这几年,社会上陪舞、陪酒、陪歌的“三陪”现象有所收敛,然而,另一种“三陪”,即官场上陪吃、陪会、陪玩,却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基层干部沉重的包袱,令人堪忧。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有多少基层干部将“三陪”作为一种沉重负担?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仅不会感到苦不堪言,而且会乐此不疲。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其一,有人信奉“在家不睬人,出门没人睬”;“三天不来客,自个吃起来”。接待上面来客、招商引资中的外地客商,某些基层官员几乎成了酒店宾馆的常客,有的单位干脆就在大宾馆定点,设下账户,常驻“沙家浜”。“三陪”有学问,“三陪”长学问;“三陪”育干部,“三陪”出干部;“三陪”几乎成了某些基层官员工作生活的全部。

    其二,“三陪”让吃喝成为工作。有的干部公开声称“没有文凭有酒瓶”,事业发展和个人进步全依托这只“小小酒杯”。大凡贪杯者一肚子大明白,只要与接待沾上边的,都由公家埋单、私客公待、公款大摆宴,“不吃白不吃”。

    其三,“三陪”掩盖了“灰色支出”。在黄金周里,曾有机关司机天天忙得早出晚归,七天过后感慨道:“公车,就是用公款买的私车”。其实,某些基层官员节假日陪吃陪玩的也是回乡的上级官员,这就使公车私用有了更好的借口,汽油费走起账来更加名正言顺了。在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就有一些官员利用公务招待费这个“无底洞”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从“三陪官员”到“三玩市长”,贪官落马早有前兆。

    其四,“三陪”给某些基层官员以“自信心”。曾有乡镇干部陪过省里领导后出来炫耀道,领导下来就是给面子、赏光,请都没处请,还敢有怨言?有多少倾斜政策会自个从天上掉下来?有多少资金是上面直接分配下拨的?还不都是领导下来的时候吃得好,说得好,看得好,玩得好,“感情投资”换来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难怪有一位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接待工作就是生产力!

    其五, “三陪”给了某些基层官员“锻炼成长”的大好机会。能吃能喝是一种工作能力,参与接待领导是一种机遇。年轻人勇于善于精于陪领导或与领导一起陪客人,是超常发挥的绝好阵地,是要求进步的实际行动。不吃不喝引不来项目,招不来商,交不了友,办不了事,为领导尽兴喝坏身体也是一种光荣。陪出政绩,陪出前程,陪出实惠。陪的高兴,被陪的开心,于是乎“三陪”过后尽开颜,何来“不堪重负”? (吴天朦)

不同观点: 官场“三陪”催生公开腐败

    官场“三陪”之风的兴起,主要源于基层的上级领导机关。上级领导机关中的一些人或无所事事,闲得无聊,或重形式,搞花架子,滥用手中的权力,下基层不搞轻车简从,习惯于前呼后拥,满足于听汇报、要数据、看“盆景”,喜欢接受下级超标准陪吃、陪玩以及巧立名目的各种馈赠。上有所好,下级则不得不动用大笔公款用于接待。对于这种公开的腐败,上级心安理得、心照不宣地一一接受,上级下基层成了催生公开腐败的源头。
 楼主| skyhood 发表于 2007-6-2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官员忙于"三陪"误工作因为啥又怪谁

来源:朱继东博文 http://blog.xinhuanet.com/blogIn ... 441&page=detail

     香港大公报近日发表文章说,官场上陪吃、陪会、陪玩的“三陪”,作为官僚体制的痈疽,已经成为基层官员沉重的包袱,令人堪忧。这篇文章虽然说的不是新鲜事,但认真品味,我们应该惊醒。基层官员苦于"三陪"因为啥、又怪谁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如何尽快杜绝这种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这几年,社会上陪舞、陪酒、陪歌的“三陪”现象有所收敛,然而,另一种“三陪”,即官场上陪吃、陪会、陪玩,却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基层干部沉重的包袱,令人堪忧。记者经常下基层采访,对这种事情也是深有感触。
基层“三陪”的孵化和泛滥有其一定的背景成因,其中领导机关添乱是最主要的原因。现在领导机关下基层的人越来越多,但往往只是下到农村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这个“夹层”,听听汇报,要要数据,看看“盆景”,真正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当中去的很少。有时一个电话、一份公函、一个传真、一份电子邮件就能解决的事,却非要大队人马,车轮滚滚,开进基层。而且一定要基层领导同志亲自陪,不陪就认为是大不敬,有的甚至要到边界迎送,还有的甚至到北京或省城迎接。而名目繁多的检查又为基层“三陪”推波助澜,这种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基层竞相攀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基层“三陪”,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不少时候是为了讨好领导故意为之。为了取得上级领导机关的欢心,日后办事方便些,基层领导违心地敬献殷勤。而基层相互之间又在探风摸底,在接待规格上搞攀比。你是用大中华招待,我就用极品玉溪;你是瓶装啤酒,我就上罐装饮料;你上茅台、五粮液,我就喝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你带领导逛名胜,我就再加送土特产甚至金表、宝玉。

干的不如陪的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这几年,基层领导逐步摸索到官场升迁的门道,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者明珠暗投,长期被埋没,得不到重用提拔。而经常陪上级领导吃喝玩乐的干部却因面熟、嘴勤、礼厚而青云直上。于是大家都在“陪”字上动脑筋、下工夫,以图来日官场攀升。这更应该引起警惕!

尽管如此,基层“三陪”并不是不可救治的顽症,尤其是在党中央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只要狠下决心、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上下共勉,“三陪”就能有所收敛甚至逐步消除。

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领导干部率先示范是关键。党政机关要重塑人民公仆的形象,领导干部首先应该下基层时轻车简从,不搞迎送,食堂就餐,不接受宴请,不参加专场娱乐活动。也不要转嫁会议经费危机,到基层乱设会场,给基层增添麻烦。要按章办事,不要把为基层排忧解难同“三陪”挂鈎,谨防权力嬗变为交易。只要领导干部做好榜样,“三陪”便会自然大为减少。

狠刹奢靡的攀比之风,不因接待如何而区别对待基层干部很重要。应硬性规定,基层招待上级来人,一定要遵守热情简朴的原则,提倡吃便饭,主随客便,不搞圆桌会餐。也不要巧立名目,引领导进入娱乐圈。要坚持标准,严格审计,谁出馊主意陪出新花样,就叫谁认帐、掏腰包。并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上级领导干部要任人唯贤,对基层干部的提拔任用要以实绩论英雄,不能凭陪的印象定终身。同时,严重的追究当地领导的责任,看谁还敢冒着被撤职的危险继续大肆妄为。

最后,加强监督很重要,不仅要依靠纪检部门监督,更要大力依靠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考察干部应走群众路线,尊重民意,听听人民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议论,特别是在酒楼茶肆的“闲言碎语”,掌握最原始的口碑。对忙于“三陪”而误了工作的基层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并坚决进行严处。

   基层官员忙于"三陪"必须引起我们所有人的警醒,社会各界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消除这种社会顽疾、官场恶瘤!
xuqingsong 发表于 2007-6-2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大力度啊
空子 发表于 2007-7-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惯不怪
seamount 发表于 2007-7-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去调研一次,我可是深有同感啊!
偶遇 发表于 2007-7-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认识一个海关的大哥,说他们那儿整天就是喝酒吃饭,没别的,跟他一起进去的,有好几个人被喝死的,他因为担心以后自己也会这样,就离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4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