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12年5日《人民论坛》)
弱势群体一般被认为是贫困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人。对此,这些“喊弱”的党政干部显然不是不明白,他们之所以把自己归于弱势群体,说到底还是心理的弱势,心理的不平衡。当今是社会转型期,权力与资本的不断调整,导致社会排斥性体制的形成,社会阶层也随之快速分化。由于本阶层内的分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都会形成“弱势心态”。
但是,有“弱势心态”的人,并不等于是真正的弱势。
一些官员“喊弱”,当然也不否定这部分人在特定情境时的无力感。法官穿法袍、警察穿警服到上级单位上访,这应是一种“无力感”,但这种在特定情境“无力感”的人,在公务员中却是极少数人。45.1%的受访党政干部“喊弱”,不仅仅是心灵的脆弱,重要的还是心理的不平衡,比如同在一个单位、同一种级别和职务,但由于分工不同,有的人工作轻松,还吃香的喝辣的,经济宽裕(灰收入多),有的人工作压力大,什么好处也摊不到,还常挨批,显然就觉得自己很弱势。这只是相对的。
还有,这个45.1%的群体“喊弱”,应是法制社会、网络时代舆论监督越来越强的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不能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行使特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骂谁就骂谁。监督和约束之下,难免有一种不适应,于是觉得自己“弱势”了。
10多年前,我在家乡县委工作时,乡镇干部可以打骂所谓的“刁民”,而“刁民”顶撞或反抗,就会被扣留和罚款,如今这种侵犯公民权益的事情就可能会受到处罚。比如王帅网上发帖揭批家乡政府大规模违规征地,遭到警方的跨省追捕,在以前抓了就抓了。最近的跨省刑拘王鹏案,相关人被处理,还被索赔精神抚慰金,在过去能从看守所出来就不错了。在我看来,有官员说自己是“弱势”,那是嫌自己权力还小,是对过去那种权力随心所欲的眷恋。从这意义上说,官员45.1%喊“弱势”,并不是坏事,这说明官员的特权在弱化,我们的社会在进步。
□洪巧俊(媒体人) 新京报 2010.12.6 |